分享

国家图书馆关于杨守敬等《增订丛书举要》出版说明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4-25


《增訂叢書舉要》八十卷附二卷,是民國初年集大成的一部叢書目錄。楊守敬原編,李之鼎補編。民國七年南昌宜秋館排印本。

楊守敬(一八三九—一九一五),字鵬雲,號惺吾,別署鄰蘇,湖北宜都人。楊氏是清末民初的文獻大家,在版本目錄、金石、地理等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詣。楊氏在目錄學上成就頗著。晚清學者譚獻稱讚他“方今目錄之學,聞見之博,南北交舊無與抗手”(《復堂日記》卷七)。在版本目錄方面的代表作有《日本訪書志》十六卷補遺一卷、《歷代經籍存佚考》不分卷、《水經註疏要刪引用書目》四十卷、《鄰蘇園藏書目》不分卷等。叢書目錄是楊氏編訂的目錄中頗具特色的部分,主要是《增訂叢書舉要》八十卷。該書楊氏原編爲二十卷,題名爲《叢書舉要》,且已寫成待刊。後楊氏因年老無力刊刻,交由李之鼎增編。李之鼎先增爲六十卷,後增至八十卷,改用今名。

李之鼎(一八六五—一九二五),號振唐,江西南城人。著述甚富,有詩詞七卷、《宜秋館詩詞話》一卷,其所撰書目著作有《宋人見於繫年要錄目》四卷、《宋人集目應徵》六卷、《書目舉要》(與周貞亮合編)一卷等。喜藏書,藏書處爲宜秋館、舒嘯軒。還樂於刊刻書籍。《宜秋館彙刻宋人集》收錄宋代近六十人之詩文詞賦,使天水一朝之典籍得以保存、流佈,實爲惠澤學林的盛事。

李之鼎於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增補《叢書舉要》爲六十卷,“未幾,書已告罄,索者尚繁”(《增訂叢書舉要序》),民國七年(一九一八),李氏又將幾年來所得予以增訂。據李氏序言及凡例,可知李氏此次增補得王秉恩、徐乃昌、周貞亮、熊羅宿、李證剛諸人之助,《增訂叢書舉要》遂成八十卷本之大觀。

王秉恩(一八四五—一九二八),字息存,號雪澂,又作雪丞,四川華陽人。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舉人。張之洞深器之,曾主持廣雅書局。宣統間官欽廉道員、廣東提法使。著有《養雲館詩存》、《文稿》八卷等。王氏藏書滿家。辛亥革命後,寓居滬上,家境頗艱,昔日藏書多出以易米,所藏遂散。精於目錄校勘之學。光緒五年(一八七九)貴陽重刻本《書目答問》改動原書四百多處,作了不少糾謬補闕工作,具有重要價值。這番校正即出於王秉恩之手。《增訂叢書舉要》八十卷本尚存王氏所刻之《石經彙函》(見卷一)、《元尚居彙刻三賦》(見卷九)。

徐乃昌(一八六六—一九四六),字積餘,號隨庵,室號積學齋,安徽南陵人。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舉人,官江蘇淮安知府、江南鹽法道兼金陵關監督。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赴日管理留學生事務及考察學務。民國三年(一九一四)主持修纂《南陵縣志》,歷十載而成。又曾出任《安徽通志》總纂。著有《續方言又補錄》二卷、《南陵縣建置沿革表》一卷、《積學齋藏書記》四卷、《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十八卷、《至聖林廟碑目》六卷等。徐氏是著名的藏書家,其積學齋藏書之美富,著稱一時。借助於豐富精善的藏書,徐氏一生刊刻古籍二百餘種,叢書居多,其中如《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見卷三十二)、《積學齋叢書》(見卷四十九)、《鄦齋叢書》(同上)、《懷豳雜爼》(同上)、《隨庵徐氏叢書》(見卷五十七)、《隨庵所著書》(見卷六十四),均載於《增訂叢書舉要》。

周貞亮(一八六七—一九三三),字子幹,號退舟,湖北漢陽人。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進士,後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歸國後,歷任郵傳部主事、黑龍江檢察長、審判廳廳丞、法政學校提調等職。民國初年任教於南開大學、輔仁大學、武漢大學。著有《目錄學講義》、《梁昭明太子蕭統年譜》、《退舟詩稿》、《漢魏六朝詩三百首》等。積書甚富,惜插架圖籍,及身而散。

周氏曾與李之鼎合編《書目舉要》,此書可謂書目之書目,收錄歷代書目二百七十餘種。周氏《目錄學講義》云:“近時吾友南城李之鼎,承吾鄉 楊惺吾先生之傳,復集成《叢書舉要》一編。往余購得其書,爲之增訂補入數百種,李君丐人借去,複印爲《增訂叢書舉要》。”則周氏對李之鼎《增訂叢書舉要》一書亦頗多助力。

熊羅宿(一八六六—一九三〇),字浩基,號譯元,江西豐城人。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舉人。曾執教於京師大學堂,後於北平設豐記書莊,收集許多珍本古籍,尤以翰林院鈔本《舊五代史》及元刻《資治通鑑》爲最。其藏書之豐富,版本之珍貴,在近代江西藏書家中不可多得。

李證剛(一八八一—一九五二),名翊灼,以字行,江西臨川人。著名佛學家、易學家,敦煌學首創者之一。歷任江西心遠大學、東北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諸校教職。著有《西藏佛教史》、《心經密義述》、《印度佛教史》、《金剛經講義疏輯要》等。《增訂凡例》言“釋家部仍託李證剛校勘”,知《叢書舉要》六十卷、《增訂叢書舉要》八十卷之釋家部均由李證剛校勘。之鼎所託,甚爲得當。

由上可見,《叢書舉要》的兩次增補,李之鼎功績最著。其友人王秉恩、徐乃昌、周貞亮、熊羅宿、李證剛,或證其異同,或補其闕佚,或校勘文字,用力雖異,然諸位之功,不可湮沒。

 

                              二

古書散亡,十不存一。所幸叢書彙刊,網羅散佚,古人著述,賴以保存和流通。叢書內容的豐富、精專,可使從事學術研究者,方便地擷取資料。叢書之價值,已被學界公認。隨着叢書數量的不斷增加,爲滿足讀者查檢的需要,叢書目錄也應運而生。

顧修所輯《彙刻書目》是第一部叢書目錄,收叢書二六〇種。此後,吳式芬、陳光照、傅雲龍、朱記榮、朱學勤、羅振玉、楊守敬、李之鼎、劉聲木等先後補續、新作。其中李之鼎《增訂叢書舉要》可謂集大成之作。

從數量上看,《增訂叢書舉要》雖以“舉要”爲名,但搜集範圍甚廣,務求完備,收叢書一六〇五種。之前朱學勤增補、王懿榮重編的《彙刻書目》收書數量最多,有五六七種,尚不及《增訂叢書舉要》之半。

在編排體例上,自顧修《彙刻書目》以來,大多採用四部分類,《增訂叢書舉要》的分類編排集以前諸書目之大成,是四部分類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依四部分類,設經、史、子、集部類;另一方面又按時代、作者,設立前代叢書、近代叢書、自著叢書等綜合性叢書類目;同時,隨着叢書的發展,分設郡邑叢書、彙刊書目、釋家部、道家部等類目。這樣,使各類叢書適歸其類,形成一個較爲科學的分類體系,後來的叢書目錄多有借鑒。

由此可見,無論從收書數量,還是從編排體例上,《增訂叢書舉要》在當時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叢書綜錄》是新時期叢書目錄的代表,收叢書二七九七種,還有書名和作者索引,規模宏大,體例完善,使叢書目錄的編纂達到了新的高度。不過,即使與《中國叢書綜錄》相比,《增訂叢書舉要》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首先,兩書著錄的叢書,子目數量上有多寡之別,書名也有出入,二者各有短長,可相參證。陽海清編撰《中國叢書綜錄補正》,着重考訂與補正《中國叢書綜錄》的錯誤、不足之處,其中利用《增訂叢書舉要》一書甚多。如《抱經堂叢書》條下,陽氏云:“據《增訂叢書舉要》,本叢書尚有下面三種子目:《廣雅註》二卷、《周易註疏輯正》十卷和《讀史札記》一卷。”《金陵叢刻》一條,陽氏云:“據《增訂叢書舉要》,光緒三十二年作了第二次彙印,至少是重新編了目錄和刷印封面,增入‘客’、‘戇’二書,並改名《金陵叢刻》。”

其次,《增訂叢書舉要》保存了爲數衆多的按語,全書三百餘條按語包含了豐富的信息。有的側重評價版本,如卷一《唐石經》,有楊守敬所加按語:“此書日本有縮刻本,寫刻頗精,闕字以圈識別,甚便翻閲,惜版已毀。”卷五十八《玉函山房輯佚書》,熊羅宿云:“此書原刻甚佳。光緒初年濟南重刊,較可。又長沙重刻大小兩本,小本稍勝,現歸思賢精舍,大版則訛謬極夥,板式亦蕪。”有的介紹版片流傳和版本源流,如卷二《詒經堂續經解》,按語註:“此書編定後未刊,原本今藏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卷十九《三唐人文集》,註:“原版後存常熟興賢橋邵氏。遇火,孫可之、皇甫持正二集已燬,惟李習之版從火中救出。嘉慶間補刊印行,同治間南海馮焌光重刊。”有的介紹版本異同,如卷四《春秋三傳折諸》,註:“《四庫》所收,《左傳》作三十卷,《公羊》、《榖梁》各七卷。”卷七《錢飲光所知錄》,按語簡單明瞭:“《荆駝逸史》所收衹三卷,與此異。”有的重視對叢書本身之價值的說明,如卷二十三《聲畫集》的按語,指出此書保存題畫詩的價值:“此集所錄皆唐宋人題畫之詩,計分二十六門,其中所收之詩,頗多已佚之帙,賴此而存。”有的則介紹作者,自著叢書部此類按語頗多,如卷六十二《傳經堂叢書》條下按語:“洪氏兄弟爲詁經精舍高才生,又久客於孫氏平津館,故所著書皆有典據,其校正古籍頗似王懷祖、錢竹汀也。”卷六十四《春在堂叢書》,品評俞樾之學問:“俞氏論學宗法高郵王氏,精核處亦頗不讓。唯著書太多,不能割愛,反爲累也。”有的按語還對作者加以考辨,於舊說頗有商榷,如卷十二《諸子彙函》附註:“此書成於書賈之手,題名歸有光,恐係托名。”以上僅略舉數端,不再贅述。按語中大量的信息,是《中國叢書綜錄》有益的補充,對目錄版本研究、古籍整理等也極爲珍貴。

 

                             三

《增訂叢書舉要》一再增補,篇幅龐大,難免粗疏,刊印亦不免訛誤。八十卷後附《校誤記》一卷,雖訂正多處,仍有微瑕。

書中雖有“互見”一說,難免重出之例。如日人近藤元粹編《螢雪軒叢書》,既見卷三十集部,又見卷五十九近代叢書部。《葉臺七種》已入集部,但分列卷二十、卷二十八。

民國三年至六年間新出叢書,《增訂叢書舉要》亦加補入,然以年月所限,其子目或未必全備。如卷二十二著錄李之鼎自刊《宜秋館彙刻宋人集》有小字註:“自乙卯(一九一五)陸續付刊。”以及卷四十八劉承幹編刻《求恕齋叢書》、《嘉業堂叢書》等,其書至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尚未刻畢,僅以所梓者入錄,情有可原。

本書每卷前原有目錄,今據正文編總目於卷首,原書錯誤之處用方括號[]註明,闕衍之處以單書名號〈〉區分。爲便檢索,特編製叢書書名和子目書名索引,以拼音爲序,是爲第七冊。本書自卷十一始,間有手書文字,或有益於讀者,未加刪落。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杜澤遜先生念此書之價值頗高,惜其傳本日稀,推薦影印。先生又惠賜底本,手書跋語。在此謹致以誠摯的謝意!本書的編輯整理得到了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李軍先生、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孫玉珠女士的鼎力相助,一併致謝!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歷史文獻影印編輯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