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J指标的参数设置 KDJ指标参数设置的核心原则:设置参数既需要因人而异,也要因行情而异。 在一般的分析软件中,KDJ指标的默认参数是(9,3,3)。从实战的角度来看,由这一参数设置而成的日K线KDJ指标存在着波动频繁,过于灵敏,无效信号较多的缺陷,也正因为如此,KDJ指标往往被投资者所忽略,认为这一指标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但事实上,如果把KDJ指标的参数进行修改,可以发现这一指标对判研价格走势仍然具有比较好的功效。 1.以(6,3,3)为参数而设置的KDJ指标 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得到加强,它变动的频率非常高,适合于短线投资者寻找买卖点。一般来说,KDJ三条线在超买超卖区的每一次交叉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操作时点。 2.以(18,3,3)为参数设置而成的KDJ指标 具有信号稳定而且灵敏度不低的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比较适用。按照这一参数设定的KDJ指标,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操作原则就是:在指标处于20超卖区以下,并且指标出现底背离时,应该买进;而在80超卖区以上,指标出现顶背离时应该卖出。 3.以(24,3,3)为参数而设定的KDJ指标 在更大程度上排除了价格波动所产生的虚假信号,用它来寻找价格的中线买点或者是中线卖点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参数设置后需要注意的要点: 1.以参数(6,3,3)设置而成的KDJ指标 由于在价格运行中会出现多次交叉,容易产生信号失真,因此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实战经验,初学者一般不要轻易尝试。 2.以参数(18,3,3)设置而成的KDJ指标 在使用中必须遵循这样的操作原则: (1)指标的交叉必须是出现在超卖区或者超买区时才是有效信号 (2)在底部发出交叉时,出现两次交叉应视为良好的买进时机 (3)在高位出现交叉时,出现两次交叉应视为良好的卖出时机 3.考虑设定炒买炒卖区 无论是大盘指标还是单支股票,寻找中线买点或卖点时应考虑设定炒买炒卖区的问题。传统的KDJ指标理论认为,当KDJ值在80以上是超买区,应当作卖出操作,而当KDJ值在20以下是超卖区,应当买进操作。事实上,以(24,3,3)为参数设置而成的KDJ指标的超卖区应当在10以下,而不是20,而超买区应当是在85以上,而不是80。 用KDJ指标看大盘的顶和底 条件: 1.KDJ指标参数为(9,3,3) 2.用于大盘判断 3.只能用于周K线图 研判: 当KDJ指标的J线从负值到+10时,买进;当KDJ指标的J线从100以上下降到90以下时,卖出。用此方法,基本上能抓到大盘的顶和底,准确率颇高。但是,并非每一次行情都能抓到,有时,KDJ的J线不回落到负值就调头上升,或者不能上升到100以上就回落,一些行情可能错过。 从理论上讲,KDJ是短线指标,尤其J线比K线和D线更为敏感,但应用到周K线上时,该指标就对中线非常敏感。敏感性和稳定性得以兼顾,所以,理论上比较可行。 注意事项: 一、J线达到100以上或者达到负值,市场都到达相对极端的状况。所以当市场不在极端状态时,有可能误过某些行情。 二、这种方法用于大盘比较准确,但用于个股时,情况差距较大。不同的股票股性不同,获利状况要视选股的效果而言。 KDJ指标选股方法 一、四线合一选股法 1.先将所有的KDJ月线指标进入超卖区个股选出来,加以归类 2.再从中选出KDJ周线指标中J值已经上穿0线,并且周线指标 K、D两值出现低位金叉的个股 3.对于KDJ日线指标也几乎同时发出买入信号的个股,投资者可以 选择其中量能持续放大的积极买入 4.实施具体买入操作时,可以选择15分钟的分时随机指标进入卖 区的时候,在盘中较低的位置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选股的有效范围,投资者对于月线指标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只要达到超卖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发出买入信号。但对短线指标的要求必须严格。 二、捕捉'底部起涨点' 用KDJ捕捉'下跌三浪底部起涨点'。首先是设定技术指标参数,将周线移动平均线参数设定为5、13、21,将KDJ设定为5,将月线移动平均线参数设定为3、6、12,将月线KDJ参数设定为6。研究KDJ用的是周K线和月K线,而不是日K线,这样效果更好一些。如果一只股票在连续下跌过程中符合了以下条件,那就说明该股的跌势已尽,随之而来的是一波非常理想的上涨行情。 条件: 1.股价的下跌完成了'下跌--反弹--下跌'的三浪过程,并且在第三浪下跌时创出了新低 2.股价在第三浪下跌过程中,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成交量逐步萎缩,并保持在一定水平 3.5、13、21周移动平均线呈空头排列,或3、6、12月移动平均线呈空头排列 4.在以上基础上,KDJ发生黄金交叉,并且交叉时收的是周阳线(或月阳线) 在决定究竟是用周线还是用月线选股时,其依据是看哪种K线的浪形比较清楚,如果周K线的浪形比较清楚,那就用周线,否则就用月线。另外在数浪时,不必过分拘泥于波浪理论的束缚,只要周线或月线的下跌轨迹基本符合三浪形态就可以了,没必要过多计较其间的小波动,以至于'因小而失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