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二哥哥2008 2016-04-25

南怀瑾先生自幼习武,当年曾在杭州国术馆主办的全省国术比赛中,获得冠军。他在青年时期喜寻师问友,遍访高明,凡有一计之长,即拜师叩求其艺,其间也遇过一些高人异士。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在四川鹄鸣山,见到一位名号王青风的道士,是四川境内传说的剑仙。一次站在山上,为先生演示,挥手一指,数丈外对面峰上一颗老松即应手而倒,神乎其技。在川期间,南先生还结识了以厚黑学闻名的李宗吾先生,经李宗吾引见,拜访乡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据称这位老人得武当真传,能踏雪无痕。因老人的师傅是浙江人,故欲觅一浙江籍弟子,传其衣钵,以报师恩。南先生是浙江人,又好学武艺,所以李宗吾代为牵线。

见面后,老人见南先生对其持怀疑态度,一笑之后,也未见运气作势,疾行一里多而返。当时新雨初晴,乡村土路泥泞,老人一双白底新靴,没有一点泥痕。又张臂贴壁,也无任何预备动作,人已升高。老人说此功仅有七十二字诀,循序渐进,愿住三年,即可示教。南先生自思,现在科学昌明,枪炮炸弹都已发明,学这些剑仙,飞檐走壁,一无所用。而且动辄就要几年的时间,志趣不坚,恐百事无成,故而婉辞了。承诺替老人寻觅可传之人,竟一直没有找到。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后在成都,又遇一河南籍拳师,授其从太极拳演变的十三大法,此拳不刚不柔,然而招招可致人死命。因这种拳术太过狠毒,动辄取人性命,毫无道德修养可言,即使学成也不敢使用,所以竟没有学。这些都是南先生年轻时所亲历,可见中国武术确实可练到很高很奇妙的境界。详见南怀瑾著《太极拳与道功》。

中国的传统武术,一种情况是弟子想学,而师傅由于保守等原因,不肯教,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李洛能在戴家学艺两年,只学了劈拳和半套连环拳。后来戴母寿诞,众弟子凡有一技之长者,均需演示。戴母见李洛能只练半趟,问其究竟,认为李忠诚朴实,可以教之。戴龙邦先生本是孝子,得母面谕,遂尽其所能,悉心传授,李洛能拳艺才得以大成。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空怀惊人绝技,却难以找到传人,就像南怀瑾先生讲的情况。过去学一门功夫, 动辄要花几年以上的时间,跟定一位师傅,心无旁鹜。现在一般人有几个花得起这个时间和精力,吃得起这个苦,除非有特殊的缘分。况且社会变革,以前出门必会的防身手段,或在危急关头下一招制敌,甚至一招取人性命的绝艺,学成之后可能永远也用不上。

不论古人今人,学任何东西都有他的目的性,苏秦悬梁刺股,吃苦发奋,为了学成后能取得功名富贵。而传统武术的许多独门绝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失去了必要性,实用价值也大为降低。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乃至金钱,学了用不上,当然没人愿意学。而师傅一死,这个拳种技艺也就消失了。所以许多现在看来神乎其神的功夫,失传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功夫也会过时,一旦过时了就和其他事物一样,会被淘汰掉。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据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退休教授于志钧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的师伯投宿关内一家旅店,看见店主娘儿俩练功,他和店主女儿过招,发现对方身手浑如鬼魅。当时不觉得怎样,第二天早起浑身都是青紫的掐痕。这就是点到为止,就像水浒传里的杨志和周瑾比武,用布包裹棍头,蘸上白灰是一个意思。若真打实斗,取人性命,岂不易如反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武术研究院搞了一次普查,那时就没人再见过这个拳种了。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现任海南省海口市特警大队副大队长,总教官的刘成庄,少年时在河南随师惟新道长学习南无拳。1992年在山东举办的华源杯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上,获65公斤级冠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海南服役期间,配合公安参加抓逃任务,在民风强悍的儋县, 曾被不明真相的上千名村民执械围攻。刘成庄独自一个,徒手将其中64人打成休克,震慑住了局面,荣立三等功。也因此被海南公安部门接纳,进入公安系统。刘成庄是南无拳的唯一传人,后来他回河南公开传授此拳,如果他敝帚自珍,此拳也必成绝响。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由于解放后,大的环境下,社会安定,政府主张偃武修文,逐渐取消武术的技击性,提高艺术性,使中国武术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武术也开始以锻炼身体,修养身心为主要目的,技击性和对抗性反倒变得次要了。专业的武术队训练也以套路表演为主,武术表演开始追求高难新美,变成了让人诟病的“武舞”。然而要知道武术表演只是中国武术的形式之一,现在有些人把武术表演当成了中国武术的全部,认为中国武术只是花架子,根本没有实用价值,不能打人,这就如同盲人摸象,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了。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而中国武术如果只强调艺术性和美感,缺失了作为核心的技击实用性,就会变得像一些人写的所谓书法作品一样, 看似龙飞凤舞,结果不知所云。中国武术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状况,今后的发展也不容乐观。

中国武术不能打?这是为什么?(著名的环球大嫂书法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