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红梅薛宝琴
——是曹雪芹叙述家世、抒愤言志的代言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安排薛宝琴闪亮登场,回目用白雪红梅。试想: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一剪红梅傲寒怒放,映入眼帘,何其亮丽。“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梅花品格早为世人称许,更为文人名士所接受。且看该角色下一步如何演绎。
薛宝琴初入贾府惊艳四座,光彩照人。对于薛宝琴之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略有不同:贾宝玉见了自笑自叹,竟形容不出;袭人听了便不肯去瞧;探春与晴雯说:“连她姐姐并所有这些人总不及她”;贾母见了,甚是欢喜,命王夫人认作干女儿,那件用野鸭子头上毛制成的金翠辉煌的斗篷,痛爱到无以复加的亲孙子贾宝玉无福享用,亲孙女迎春、探春、外孙女林黛玉、娘家孙女史湘云也都无福享用,独独赐予了刚到不久的宝琴,以至发展到后来有提亲之请。(后被薛姨妈打断,曹雪芹也说有婆家。)
令贾宝玉暗暗纳罕的是林黛玉赶着薛宝琴叫妹妹,直是亲姐妹(直是原笔)。
在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中,薛宝琴更是出彩,史湘云联句极敏捷聪慧,而薛宝琴则抒发出“吟鞭指灞桥”的豪情,在红梅花诗句咏出“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大有唐王勃遗风的佳句。
紧接着,第五十一,第五十二回仅有十一首诗(第五十一回十首七绝怀古诗,第五十二回一首五言律诗)均冠在薛宝琴名下。
《红楼梦》诗词中的佳句也好,精华也罢,均是曹雪芹(至少前八十回)根据故事中人物、情节等需要量身定制的。但曹雪芹毫不吝啬地如此高调着墨,重点描写薛宝琴,这十首怀古诗说了什么?又想借薛宝琴之口表达什么“言外之意”呢?
一、薛宝琴十首怀古诗浅译。
读十首怀古诗,我觉得有五大特点:
1、都是七言绝句,总计只有40句,不像《红楼梦》中有的长诗一首就有四十多句;
2、文风朴素,生癖字用的极少,朗朗上口,几近于白话文;
3、所选题材历朝著名诗人词人留下若干名篇,如李白、杜甫、杜牧、皮日休、刘禹锡等,有的诗意接近,有的诗名干脆相同。读之似曾相识,不至陌生。
4、与政治、权势、名利有关。
5、内容多涉及著名的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马援南征、韩信平齐、大运河开凿、金陵六朝旧事、昭君出塞、马嵬被缢等。
现在从第一首怀古诗开始,了解十首怀古诗的意思: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数英魂在内游。
赤壁位于湖北省南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后,为完成统一,挥师南下,在赤壁遭到孙刘联军的抵抗。周瑜在三江口火烧曹营,曹操折戟沉沙,伤亡惨重,退回北方后再也无力南征,此战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首诗的大意是:战争十分惨烈,折戟沉尸于江中,而江水为之阻塞,曹军败退后,不见一兵一卒,空空的战船上只飘扬曹家旗号。周瑜一把大火真烧得鬼哭狼嚎、胆颤心惊,无数英雄豪杰命丧黄泉。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鉄笛无烦说子房。
交趾,古代地名(今越南),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八千镇压交趾郡人民起义取得胜利。在交趾立两根铜柱记事,以起警示教育作用。
这首诗的大意是:铜铸铭文,宣扬王法整顿王纪,警示少数民族的人不得造反,王师一到,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有马援这样能征惯战猛将守卫四方,楚汉战争中何必要请出谋臣张良用铁笛演奏“四面楚歌”,涣散项羽部队的战斗力,才能够取得胜利。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钟山,今南京(故称金陵)东北的紫金山。
这首诗的大意是:你什么时候追逐过功名利益,贪图过享受。平自无故地被皇帝命令迁出平时居住的地方。迫害连累,今后可能难止难休了,即使世人冷嘲热讽,人走茶凉,也没有怨恨的情绪。
淮阴怀古(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韩信,淮阴人(今江苏省淮安人),西汉开国名将,战功卓著,汉初三杰之一,曾被封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
这首诗的大意是:韩信是平民时,无用武之地,曾受一年轻屠户“胯下之辱”,平定三齐被封为齐王,却预示着大祸即将临头。世人不要轻视他,像他这样在富贵时“一饭千金,不忘漂母”,正是知恩图报的典范。
广陵怀古(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若得纷纷口舌多。
广陵,今江苏扬州市,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古运河,用5年时间,拓宽浚深可直达杭州。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的大意是:大运河两旁树上蝉和乌鸦的叫声此起彼伏,过去人山人海站在大运河的两旁看隋炀帝下扬州,多么喧闹。可现在又怎么样呢?风流皇帝杨广动用数十万民工,用五年时间开凿大运河,为了去扬州游玩,至今骂声不绝。
桃叶渡怀古(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叶渡在今南京淮河与清溪合流处,这里指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城,史称六朝古都。明朱元璋曾建都在此,后来朱棣迁都北京。
这首诗的大意是:深秋季节,浅浅的池塘边几蓬衰败的枯草,还有几朵要凋零的小花,在秋风中摇曳着,桃枝上光秃秃的,不见桃叶,一片萧条景象。六朝古都繁华之盛,有多少帝王将相驻足墙壁前,趾高气扬,意气风发,挥洒豪情题词画像。可现在,一钩残月下,破烂不堪的墙上,题字早已模糊不清了。
青冢怀古(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青冢是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
这首诗的大意是;王昭君死后葬在黑河岸边。塞外的寒冬,河水已经冰冻,人们觉得是为她哽咽而不流。一阵阵寒风声,人们仿佛听到的是昭君外嫁之时怀抱琵琶弹奏的悲惨凄凉曲声。汉室和亲制度真让人叹息,只以一个官女来应付单于,不成才的皇帝应该万年感到惭愧和羞耻。(樗是臭椿树,味臭。栎树,干了开裂。这两种树不能做家具,这里意指皇帝不成材,无才能。)
马嵬怀古(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天宝十五年(公元765年)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携杨玉环惶逃四川。至马嵬驿,杨玉环被用绳子勒死。
这首诗的大意是:当听到缢死自己时,泪水汗水流下,弄坏了化妆的脸,脸上毫无生气。曾经的海誓山盟,无限恩爱顷刻之间付之东流。而杨玉环当年的风流,使得她的遗物至今还散发着香气。
蒲东寺怀古(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蒲东寺,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故事发生地。今山西永济县境内有蒲东寺。
这首诗的大意是:小红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婢女,在知道张生和崔莺莺互生情愫后,瞒着老夫人偷偷摸摸地牵线搭桥。虽然受到委屈甚至遭到拷打审问,但最终成全了张生崔莺莺之间的爱情。
梅花观怀古(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梅花观,是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故事发生地。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有梅花观。
这首诗的大意是:未依傍在梅的身旁,却在柳的身边,想知道这中间究竟谁得到了画里的婵娟?团圆时不要去回忆春香已来到面前,寒风一过,转眼又是相别的一年。
二、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都是她一人所作,集中亮出,在《红楼梦》通篇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份量之重。
曹雪芹若只放一至两首诗,读者兴许会一扫而过。这里一下子放了十首,读者是回避不了的,显然“别有用心”,其中又颇有一些疑问:
1、年代无考吗?
首先薛宝钗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第三首《钟山怀古》诗有史有据可考?后二首无考吗?后二首虽然是戏剧,还是有出处的呀。蒲东寺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或唐代元稹《莺莺传》)的故事发生地,在山西永济县境内。梅花观是明汤显祖《牡丹亭》故事发生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境内。唯一剩下《钟山怀古》没有历史可考,难道薛宝钗说错了?
2、是制谜吗?曹雪芹把贾府塑造成制谜与猜谜高手云集之地。第二十四第五十四回有大量谜语,是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出现的。上至贾母、贾政,下至宝玉,惜春 。高至元春,低至贾环等乐此不疲。如元春所作爆竹、史湘云所作点绛唇耍的猴儿谜底,贾政,贾宝玉均能一一破解。《红楼梦》出现制作再高超,意境再隐喻的谜,是难不倒众人的。按现代人说法他们已达到可以抢答水平,这十首怀古诗若是制谜游戏,何至一问三不知?又何须隐瞒?
3、诗粗鄙吗?薛宝琴在与众姐妹联句诗时大放异彩(脂砚斋语),咏梅诗独占鳌头(宝玉语)。五十二回《真真国女儿诗》,场景波澜壮阔,“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两句壮丽无比,可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之作媲美。“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寓意更深,与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月,再与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之月,均系有感而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后诗作高调哄托,展示才华,却在怀古诗中平铺直叙,虽如“私掖偷携强撮成”等句值得玩味外,表面上四十句整体相较简单,言简意赅,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
4、是暗隐俗物吗?宝琴说了两次,第一次说这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第二次说暗隐俗物十件。且看十首诗是什么朝代发生事件和故事:(1)东汉(2)东汉(3)[待定](4)西汉(5)隋(6)东晋或东吴、宋、齐、梁、陈(7)西汉(8)唐(9)元(10)明。
如指俗物,众姐妹中至少可以说出二、三件,不至于说一无所知?
如指俗物,以薛宝琴(曹雪芹)之才肯定会按顺序排列井井有条,不至于朝代顺序混乱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5、为什么怀古诗的主基调反差如此大?前八首诗与后两首诗基调可谓泾渭分明,前八首以悲怆、愤懑、凄凉、怨恨为基调,如“悲风冷”、“牵连”、“盖棺”、“咽不流”、“曲中愁”等。后两首诗则以明快、欢乐、喜悦、希望为基调,如“撮成”、“同行”、“团圆”、“一别西风又一年”(指西风一过春天就要到来)等。
我想,大观园中众姐妹何等聪明,肯定是看懂了才说自然新巧,如看不懂何能称奇道妙?“大家猜了一回,皆说不是”,只能心知肚明,“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警幻语)为什么不能说呢?清朝康雍乾三朝残酷的文字狱长达133年之久。康熙二年五月,在杭州因《明史辑略》一案,凌迟处斩文人名士七十多人。雍正四年主考官查嗣庭用《诗经》上“维民所止”这一句做考题,被人诬告“雍正无头”全家被杀,亲属流放,连“圣主”、“十全老人”乾隆还查办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摧残文人名士达到巅峰时代,把四亿人民变得鸦雀无声。曹雪芹所说实有其事,假借汉唐,就是出此考虑。故众姐妹胡乱一猜,不敢说出真相而已。
宝钗等众姐妹知道这十首怀古诗奇妙,读者们能否读懂才是曹雪芹要关心的大问题,难道十首诗还不过瘾?或是少了一首不成?答案显然不是。原来还有一首《钟山怀古》诗年代未交待清楚,这个不清楚岂不全盘尽谜?
曹雪芹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在第五十二回另赐一首五言律诗《真真女儿国诗》,由薛宝琴口述,“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昨夜朱楼梦是朱明王朝唱的戏已经谢幕,今宵水国吟已轮到了水国粉墨登场。水国是什么国?真真国是什么国?真正国又是什么国?答案应该是大清国。曹雪芹还善解人意地利用薛宝钗再次点题、破题。薛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哪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指这首诗不知放在箱子里什么地方,可众人已等不及了,由薛宝琴口述)请看这段话里面的两个清字,是大有深意的。
至此,十首怀古诗的年代问题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