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在哪里,母校就在哪里

 zhangsanshi211 2016-04-25



L老师:

首先,我们支持中央的群团改革,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变思路,使群众性团体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全团着重思考的课题。但问题是,群团改革落实到中青院头上,是不是一定就意味着停止本科教育,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待讨论。中青院本科招生三十年来,在全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毕业生,而且在本科教育评估中获得优秀,从这个角度讲,中青院是一所优秀的大学,一旦轻易停止,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实在遗憾且无法挽回,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如何继续巩固本科优势,并发挥中青院在国民教育领域的特色和功能,或者探索与中央团校的促进与合作,才是多赢的途径。

 

 M老师:

从1986到2016年,中青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努力,终于成为社科类比较齐全的知名大学,在全国文科综合类排名前七、八十位;在全国一千多所高校排名前三、四百位,突然就有消息说要要本科停招,作为一个普通老师,心理上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虽然这个本科停招的消息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校方认可,但是已经对学校声誉、未来生源,以及全体师生和校友的感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有传言说要将中青院外迁到河北等地。

大学外迁容易,外迁之后要办好则很困难,在留住原有优质师资、维持学校的历史积淀方面都存在问题。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好的大学搬到外地,最终办得一塌糊涂的现象。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搬到保定,当年河大在天津与南开天大齐名,搬了后,很多老师不愿走外迁,纷纷加入天津各大高校,优质师资流失,造成河大的没落。

 

N老师:

尽管今天气温30度,我还是要穿成这样给大家上课,以表达我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0年本科教育的尊敬!

为人师表,德以行彰。


O老师:

改革,理应使团中央“瘦身”,使共青团真正成为群团组织。对于中青院来说,团中央的“领导”和“主管”已然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绳索与桎梏;团中央理应“放鸟入林”、“放虎归山”,使中青院更加尊严地立于当代中国的大学之林。中青院自成立以来,就是享用的纳税人的血汗钱,就是服务于全国的考生和整个国民的大学教育。改革,理应使它轻车简从,更加雄健地行进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行列中。谁曾野蛮地裁撤、践踏中国的大学教育?一是“日本侵华”,一是1952年的“大学院系调整”,清华、北大、南开的千里迁徙和燕京大学的销声匿迹,便是明证。如今,有人要步“曰本侵华”和“院系调整”的后尘吗?中青院,我的大学,会像燕京大学那样悲壮地倒下吗?我要说:不!我要像一个站立的音符,永远鸣响在中青院“光荣与梦想”的交响曲中。


P老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每个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没有几个人为稻粱谋出卖学生的利益。那些小人们,你们潜伏进群偷出的截图为什么不敢放老师关于学生利益的讨论?!为什么不敢告诉不知情的同学,我们要求保留本科,但如果不能像现在这样保留,则必须优先保证现在校学生的考研和就业?!


某退休老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据传,有人要以改革的名义,取销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本科教育,使它回归到1986年以前的状况(轮训团干部)。这就是有朋友形容的“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八六前”。

我是1986年6月来中青院任教的,至今整整三十年了。我见证了这所大学在强手如林的北京高校中艰辛跋涉、扎实成长、赢得尊严的过程,看到了它明亮的未来。我不知为什么有人要将它送进历史博物馆。这些天,我正和一些朋友行走在伊朗高原,时时记念起我的学生和同事,心情忧伤而沉重,耳边竟响起了那首著名的俄罗斯歌曲《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让你这样伤心?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你看那匹可怜的老马,他跟我走遍天涯,可恨的财主要把他买了去,今后苦难在等着他。”

中青院,我的大学,为什么有人在你正朝气蓬勃地成长的时候要取销你的大学本科教育?今后苦难在等着你吗?

我知道,在这块土地上,无权无势的书生与学子常常任权势摆布和宰割,但我还是盼望中青院的教师和学生携手并肩,保卫自己的讲台与课桌,保卫自己的权利与尊严,使我们的大学跃上葱茂,在中国的大学史上继续书写芬芳而明媚的篇章。

“老师在哪里,母校就在哪里”,我们的学生说得多好啊!诸位同事,我们是为大学生而存在、因大学生而蠃得尊严和荣耀的堂堂正正的大学教师,是该挺直自己的脊梁的时候了!大学教师的人格与智慧,就是一所大学的品格与境界。




外校老师A:

高校不是政治工具,是教育场所,应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规范,实际上,中青院建立之初,或许的确是为政治服务的,但一旦发展出完备的教育体系或系统,就已经跃出政治治理的范畴,应还原于教育自身的尊严和规则。

如果我们今天对中青院的事情不关注不发声,就意味着教育者默认了政治干预的合法性和特权,有朝一日,任何高校都可能沦为政治的鱼肉任其肢解宰割。


外校老师B:

其他的不了解,但中青法学院的师资是很强大的,很多毕业生在学界也都有不俗的表现。而这两点是任何大学本科评估排名的核心指标。在这两个方面与中青院相差很多的本科院校仍然在办,而停办中青政的本科,这个停办标准实在是过于任性了。

 

外校老师C:

老实说,我并不是很了解贵校将被裁减本科的消息究竟处于何种状况,因为我并不是校内中人,个人距离组织生活也比较遥远。

我的感受,只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判断,学校是教育机构,而不是政治工具,即便它在成立之初有明确的功能设定,但经过几十年的演进与发展,它已完全具备整体性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换言之,它已经是一个完善的教育机构,应遵循“教学”自身的发展规则。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在该校任职八年。当初,她是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受老师同学喜爱的学生,因为她的选择,以及贵校对她的录用,让我意识到,中青院也许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是一所意识形态占主导缺乏学术自主性,服务功能占主导缺乏教学研究的高校。后来,通过跟她的沟通,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相信,贵校的老师与学生和其他高校的师生并无“性质”上的悬殊差别。

因此,贵校作为一个教学机构,我不会对它“另眼相待”。     




微博:


以实际利益考虑,目前不管是维持原状还是独立办学,其生源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学院也将枯死。

其实最好的结果是以院系分别并入其他高校,或者像岭南学院并入中山大学那样的结果,学历要是并入学校的学历,而如果以整体院校并入降格为二级学院则不明智,最后如果坚持取消,那么我们死也要死的悲壮一些。

在这场战斗中至少要表现出我们自己追求权利和正义的精神,表现出我们的人文素养,表现我们所受到教育的成功,表现我们中青院的校风,要让旁观者看到我们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仅有的误解!

@勒庞康德

 

生于耀邦的改革年代,在“全面深改”的年代终结,中青院的变化,是这个时代权力序列深度变化的注脚和标志。

@看局

 

宁愿自己人黑它个天荒地老,不愿听无知者多说一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从看到网上录取的灯亮了的那刻起,我已经有了作为中青院学生的觉悟,无关'政治',也无关情怀,我明白终有这么一天,命运会和学校的未来密切相关,但我尊重自己的选择,哪怕舆论排山倒海,哪怕真相惨不忍睹。

@猞猁入梦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取消本科# 顺便带一句,中青院的学生,每一个都是一本过线五六十分考进来的,在无知的人眼中成了什么,这里的每个老师都是有学识有傲骨的,多年来师兄师姐在外闯出的声誉也是极好的。现在学校停办,我们自己人为它战斗,旁人可以冷漠,但是也决不允许你们贬低! 

@我是你的红泥小火炉

 

#中青院将停办本科#团中央的职能不是国民教育,这并不能证明撤销一个生源、教育质量都没问题的本科学校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团中央尊重中青校友的感情和学生来上学、教职工来求职时与学校之间明示或默示的契约条款,觉得办本科院校不符合自己职能时,那就把我们给教育部啊。我们并不稀罕中央团校的牌子

@IVVII

 

当年就应该保留中央工艺美院,抽调人员另组清华美院,以避免将一个老字号的无形资产彻底丢弃。如今又要搞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其实,把团校职能从学院中分离出来不是很简单吗?

@祝东力

 

谁无肝胆,谁无热诚?中青院师生更希望学校进行进步改革,但不是一纸令下裁撤本科教育。行动多于思考,果断多于议论,感性多于理性,置充分民主于不顾。于此,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保护这所学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希望三十年后再看,这能是次“立德、立功、立言”的改革

@伊维卡不言败_CYU

 

我不支持团、校分离。现在我们是一本提前批,若分离,学校改个名字,还能保持一本提前批的地位吗?本来这个学校就很多人误会是二本专科,若分离,万一真把学校放到二本去了,那我们学生怎么办?用985的分数领一张二本院校的毕业证,是否太不公平?一起复读,约吗?

@怀旧是一种经典的病

 

中青院取消本科是什么情况,还有待学校官方给出确切解释。但是,这一话题延伸出对该学校的非议,我倒是不太能理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两块牌子不错,还有一块是中央团校,但是它仍然是一所大学,大学是学术性的,如果您认为它有政治性,那么请拿出实据。来大学为当官?可怕。

网上一些来大学当官的言论,不管出自哪都是可笑的。大学是学术性的,并不是政治性的,而且如果一个大学都能让你当官了,那这个大学一定很火,因为相当于在这样一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有了分配工作的好处啊!我实在不知道说这话的人,脑子的回路是怎样的。

中青院遭非议不过是因为它另一块牌子“中央团校”以及公务员录取情况等。别人认为它是当官的学校。那么我想请所有非议这所学校和其学生的人,在一周中的任何一天的晚上十一点左右(十一点半教学楼自习室封闭)来学校看看,它凭什么要被你们这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非议!

@HZB文武双全

 

学校传达团中央机关改革动员精神,可我们不是机关啊。我们应该提出一个问题:团中央改革是机关改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事业单位并且是教育机构,把机关改革的人员裁减思路和教育事业单位的改革思路混同是不是不对?  学校和它们无关,实在涉及可以把学校给教育部直属啊!

@圣子想远行

 

网上有各种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偏见,以为这是个特殊学校。澄清一下:我是北师大文艺学博士,人大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博士后,正常就业途径找到这家学校,三本学术专著当了近十年副教授,评职称却比一般高校还难。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我不是党员,只是一般群众。

@中青院即将下岗女教师mermaidyu

 

因为事件的发酵,发现我们校友的许多声音被阻断,母校的名誉也被许多不了解我们的人抹黑。相对于无力感的无处疏解,更不能忍受的是对母校与师生的轻蔑。事实上,必须理直气壮的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这块牌子,不是专科,不是官僚学校,不是为了专门培养干部,在我们学校,同样有好的老师,厉害的专业,优秀的学生。我们堂堂正正地考进来,规规矩矩地念完四年本科,我们毕业后走向社会自食其力。世界上的确什么样的人都有,好的,不好的,每一个地方都不例外。无论如何污蔑,更多的人依旧会了然,我们依旧要为母校正名,而无论如何,大学四年,我无悔。

我们依然爱你,永远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Baek晓晓

  

青年政治学院被停招,这个消息令我震惊。这所学校,在北京的高校群里,还是不错的。为何说撤就撤?即使要撤销共青团,也不该撤这个学校。它已经不是团校,变成一所普通院校了。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网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要停招本科生。倘若停招本科生而只保留研究生,中青院离彻底关停也就不远了。虽然作为中青院主管部门的团中央无事生非,天怒人怨,应该改革,甚至关停,但整改团组织,不应祸及其主管的中青院。作为全日制普通高校,中青院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

@周泽律师


其实应该如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那样,中国政法大学那类其他部委所辖的院校交给教育行政部门。中政大当年也还有一个牌子: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

@十年砍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