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越多会越孤独。但同时,读书越多就越明白—— 在时间长河里,人的深浅不同、姿态不同,闭气潜入苦水的时长不一。有的人忍不住上岸了,继续做一个饮饱吃醉的人;而有的人潜而不逃,他们,终究成龙。 上周,我们发布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读书》一文后,许多馆友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读书故事,我们感慨并也坚信,国人的日常不仅只有手机与网络,还有每一本能升华心灵的书籍陪伴。 以下提到名字的馆友,将姓名电话地址私信给国馆君吧,国馆有小礼品送出~ 他们与读书不得不说的故事 ▼ 读此文,勾起往事回忆。适逢读书年龄,遇“文革”,当“知青”,进工厂,忙生计,碌碌大半生。也未曾真正“补读生来未读书”。如今退休,巳感岁月不多,又逢结识国馆,喜欢上了传统国学。如今虽是“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也甚感欣慰和快乐。 ——先模 一个初中未满的农民,今天能拿着手机用微信来读国馆知识它也是来自读书的力量,读书是超能,人蠢要读书,人穷要养猪,这是一句老话。 ——莲姐 60岁的我老花300度,所以读书须精选。中国出版界这些年出的好书不多,汤的汤却举目皆是。只有温习自己书架上80年代读大学时买的读的商务、三联经典,心里才觉安然。 ——叮叮糖 退休后忙于家务,好久好久不读书,自从国馆这里获赠《曾国藩》,闲暇时又读了起来,并认真做些读书笔记,写下每一章概要,对于曾国藩的人品,作为肃然起敬。感谢国馆带来的正能量! ——秋之韵 我的儿子在读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生,而他大学本科学的是跟计算机丝毫不沾边的生物,今天的成绩是他自学的结果。儿子曾感慨地问我:“妈妈,您是怎样培养我读书的兴趣的?我很感谢您”儿子自小至今书不离手。这也是我教育儿子最成功之处啊。腹有诗书气自华! ——宇平 我记得一句名言十几年前在繁华的高楼广告上,我当时记住了,把这名言当生日礼物写在卡片上,寄给了上大学远离家的女儿——“富不读书富不长,穷不读书穷永久”,我很喜欢这句话,今天在去那里,换了广告,希望这样的广告继续存在…… ——朝华月夕 不方便随身带书时,会用手机阅读,但遇到特别喜欢的,电子版看完后,一定会买纸质书,一直没觉得多读书挺好的,可家里大人却说我是书读多了,所以不了解这个社会的残酷,其实很多事都懂,也看得透,只是觉得没必要将工作中不好的事告诉家人,让家人担心,就一直装作像还没走出象牙塔,喜欢书,大概一辈子也改不了了。 ——kristenyi 他们的手边书 ▼ 《我这一生——林语堂口述自传》 ——来自馆友:Mr.Q 《溪山琴况》——来自馆友:牧雲山人 《不可复制的精彩》等——来自馆友:猫咪 《解忧杂货店》——来自馆友:韩韩 《瓦尔登湖》——来自馆友:lemon 「书,是人生的挚友」 让我们找回阅读的快感 做沉浸书海无法自拔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