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现代汉语调值描写试探
2016-04-26 | 阅:  转:  |  分享 
  
1996年,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通讯》发表



现代汉语调值描写试探

谭晓燕

现代汉语以较少的音节数目表述丰富的语言内涵,而且对应这些音节的汉字数目也不多,却丝毫也不影响其表意功能,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语种所不能企及的。不过也由于这一特点,音节数与汉字字数数量上差异太大,导致同音字、同音词较多。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共整理出412个音节配合,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字计算,平均每个音节配合下辖汉字17个。由于汉语语音注重音乐性,有些音节更多的被汉字使用,如“tan”音节下就有20多个汉字,而“jian”音节下有40多个汉字。为了在语音上增加区别,现代汉语运用固定声调的办法增加音节数,是现代汉语音节数理论上达到4x412个,实际使用1282个。由此可见,声调在现代汉语语音中起了很大的辨音别义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对声调调值的描写都未加以重视,或者是没有找到科学、实用的方法,这成了汉语语音讹异复杂的主要因素。古汉语时代,由于注音符号机械,又缺乏辅助的图表说明,也无法拥有现代化的工具,汉字读音主要靠“口口相传”。在漫长的“口口相传”过程中,语音谬变特别严重,以至于使用的文字相同,但发音却差别巨大,这是汉语几大方言区产生的根本原因。其中缺乏声调调值的描述方法是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同一方言区内部语音差异的主要因素。概说起来,不同方言区之间的差别在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声母、韵母)的不同,而同一方言区内部的差别在于声调调值把握使用不一致。

现代汉语采用国际音标拼注汉字读音,并利用图表加以描写说明,特别是有声媒体的作用,使得汉语语音在声母、韵母上的差异日渐微小,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在语言实际中,汉字读音在声调上的差异却并未有效地缩小。以“电视机”依次为例,在同一方言区中,声母韵母的差异已经很小,但调值上的差异仍然很大。普通话的声调被当地方言的声调降服、取代。调值不准确的这种现象在另一领域更明显:外语种中的人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时往往声母、韵母发音标准,但声调调值往往不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现代汉语声调虽然有“-/∨\”声调符号,但对其调值的描写较为抽象且无法利用辅助手段。二、现代汉语四声调的排列顺序与实际音高相矛盾。现代汉语用无度标记法描写说明声调的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这一描述不能给人以准确、清晰的信息,即使将它记得烂熟,对于准确把握四声调值也无济于事。实际上现代汉语的调值是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描写说明的准确可感些的。

从声音的本质上看,语音和乐音在频率上是同性的,其基频的形态以及包络线型态是可以通融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包络线的峰脊线平滑程度不同而已:语音崎岖,乐音平滑。这一区别表现为发声体的物理特性、形状、频率变化速度决定的。一段话套上音乐乐谱唱出来,汉字的声母、韵母及其发声方法未变,但是声调发生了改变,汉字的字音转而以唱名的调值唱出来,从本质上分析,具体地就是汉字的发音的频率改变了。但我们仍能听懂歌词的意义。由此可知,汉字的调值与音乐的唱名值是可以相互参照的。

另一现象更可以证明这一点。音乐学上的音阶名称,无论是古代的“民族五声调”还是现代音乐中的“十二等分”原则,都是对自然界声音特别是人所能听到、发出的声音频段的分析。键盘乐器中音区正是人类所能自然的发出的声音区域。音乐唱名的调值和人类语音的调值即有这样的亲缘关系。完全可以互相参照。

键盘乐器的各个健具有相对固定的声音频率,这是按定音器的标准调试出来的。但是每一个健均可以作为“1234567”中的任何一个唱名,其它健则与此对应,所以在音乐中就有了C、D、E、F调的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一个原理:音乐唱名并不是标明发音的频率,而是标明唱名之间的阶程,即相邻两个唱名之间相差十二等分之一(半音)或者十二等分之二(全音)。这一原理可以解释现代汉语声调的调值:四声调并不是标明声调调值的频率,而是标明声调调值所包括的频段以及声调之间的频段差异。看看下列歌曲片段就可感受到这些原理。

6121▕322▕565▕3532▕123▕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从现代汉语调值角度去比较,大部分字音的调值都被乐曲唱名的调值取代了,但其中的“浥”字的发音似乎保留了本身字音特点。再拿现代汉语的两组词语的读音和乐曲比较一下,简谱的组合与汉字字音的调值基本相应:

1613316133

眯迷米秘诗词语录

用音乐的简谱唱名来描写汉语语音的声调通俗易懂好记,且符合语音的本质特点,能以相对固定的尺度标示声调,并且还有乐曲(特别是弦乐器)作辅助。

比较而言,现行的“五度标记法”没有描述声调的频段,只是反映了字音的起伏特点。而且在“五度标记法”四声调中,阴平(第一声)“55”、阳平(第二声)“35”、上声(第三声)“214”、去声(第四声)“51”这个排列顺序不符合四声的实际频段高低的顺序。真正四声调频段的低高派力顺序应该是:第三声第二声第一声第四声,即“上、阳、阴、去”。频段最低的是“上声”,最高的是“去声”。

这里本文谨依据上述理由将现代汉语四声调用简谱唱名描述于下:

第一声,标为“-”,描述为(1);第二声,标为“/”,描述为(61);第三声标为“∨”,描述为(3);第四声标为“\”,描述为(3)。

(发表于1996年《语文教学通讯》刊号ISSN1004-6007)























4









献花(0)
+1
(本文系ouyang45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