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曾国藩看成功之道

 心路360 2011-02-23

从曾国藩看成功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6日09:22  常州日报

  对成功者说

  在曾国藩留下的1000多万字当中,有许多东西今天依然被人们奉为修身齐家的经典,比如曾国藩的日记、家书、诗篇等,都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启示。特别是曾国藩的诗,至今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曾国藩曾经给志得意满的弟弟曾国荃写了一首七绝的自律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他这是在警告他的弟弟,当你人生的左边书写上了功绩的时候,对于你的诽谤、攻击乃至威胁也就从右边伴随而来;当你获得了大成功,这时成功背后所蕴含的危机也就到了。荣辱、进退、得失、穷富都是没有定数的,都是祸福相依的。人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应该怎么做呢?这时你就该去好好效仿一下楚国人屠羊说。吴国灭楚时,屠羊说是当时楚国的一个杀羊屠夫。楚昭王失国后,他一直伴随着楚昭王,为他献计献策,直到楚昭王复国。当楚王想封他大官时,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重新去杀羊。人们非常不解,说你杀羊只不过是糊口,若是做官的话,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他却说,“我当时之所以陪着楚昭王是因为楚国灭亡了,亡国了我就没有杀羊的地方,也就难以糊口。但今天楚国复国了,我已经重新有了维持生计的手段,我又何必去做大员呢?”可见,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十分淡泊。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屠羊说奉为急流勇退的一个英模。人一旦有了屠羊说这样的思想和境界,就会知道所有的功名利禄如同世间浮云尘埃,其实都是很缥缈的东西,不要太看重它。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成功在即、志得意满的朋友们来说,这首诗的自律应该说折射出曾国藩对人、对事以及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他的人生大智慧。而这些东西对我们今天的效仿意义特别大。

  父亲的一次态度

  和曾国藩的终身立志

  曾国藩是一个立志坚卓的人,这是他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从立志开始的,曾国藩也是这样。曾国藩从道光28年,也就是他20多岁进入翰林院开始,一直到同治3年做到两江总督,在这漫长的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都十分重视立志,每一个活动都和他立志有关系。在他的一生中,一旦目标设定后,他一定会矢志不移。曾国藩说,无论做何事,若能立下坚卓之志就一定会成功。这是曾国藩一生中对自己的总结。

  曾国藩只要目标设定,他就没有不完成的。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是他到北京以后,拜了两个礼学大师做老师。他们修身极好,告诉曾国藩修身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每天写日记,叫做“吾日三省乎己”,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曾国藩从那一刻开始写日记,也就是20多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临死的前一个晚上。当然,现在曾国藩的日记,中间有些地方没有,主要是由于战争使他的很多日记包括书信都散失了。但是他一生都没有中断过写日记,这是很不容易的。

  二是曾国藩发誓一定要考中科举,但在考科举的路途上备受煎熬。他一共考了三次,尽管看起来次数并不算多,但每一次考试他都付出了全部心血。他第一次进京赶考,与成功的距离太遥远了。一个来自湖南山区的农家子弟,所见京城的繁华让他眼花缭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所以这次科举考试,他大败而归。之后他就在考虑是否回家,结果他看到很多湖南人留在北京重新读书,于是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说不回去了。因为那一年正好赶上道光的母亲过60大寿,按照惯例要加恩科一年,也就是第二年还有一次科举考试。所以曾国藩觉得,与其往返路途费时费钱,不如留下路费在北京再呆一年,争取再考一次。这一年,他和很多湖南举子共同切磋,开阔了眼界,有了很多收获。但是这一次科举考试还是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回家了。归途中,他几乎没有了路费。当他走到徐州附近时,遇到了一个同乡。这个同乡知道他的境况后慷慨地借给他100两银子,作为路费。于是他拿着银子直奔南京,买下了回家的船票。可是之后他在鼓楼市场发现了一套精装的《二十三史》,需要100多两银子。而此时他身上的钱又不够了,于是他一咬牙,把自己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以外的所有东西全都当了,凑够钱正好买下这套《二十三史》。但他在路上就开始后悔了,因为偿还这100两银子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一项巨大的家庭开支。所以,回家后他不敢直接跟父亲说太多。父亲看着出门两年多的儿子回来了,自然十分欣喜。但看到儿子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只带回来一套《二十三史》,父亲并没有埋怨他,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借下的钱我给你还,我只希望你每天读书”。曾国藩被父亲这样一句话感动得难以形容,于是他立下志向,每天读10页。曾国藩读书是很慢的,和我们一目十行不一样。每天读10页,他整整在家坚持了一年。当他第三次去科举考试的时候,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已经胸中有底了,曾经在北京的一年又开阔了视野,结下了朋友,同时还有两次考试的经验,所以第三次他科举及第,但是他考得不好。中国古代科举及第有三个不同的水平,第一个是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非常重要的前三甲。然后是进士出身,属于第二等。还有第三等叫同进士出身,这和第二等进士出生的差别很大。如果说进士出身相当于现在研究生毕业的话,同进士出身就相当于有研究生学位而没有研究生学历。所以在那个时候,这往往是受人白眼的。同样是科举及第,但是档次要低一些。所以,曾国藩科举考试考了一个第三等的同进士出身,是他的软肋,他非常难过。他一度想回家,等来年再考。但是转念一想,三年了,他一定要给家人争气。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考进翰林院,经过复习,他重新整理了思路,在殿试的时候,他考为一等第三名,总算扬眉吐气。

  所以,看曾国藩的一生,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立坚卓之志。当他到北京学习后,他曾在自己的书房里挂上这样的条幅,叫做“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论耕耘只问收获”。他的目标是非常高远的,立志坚卓给他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成功。曾国藩常说,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对他而言,只要立下坚卓之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所以曾国藩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使自己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功,就不足为怪了。

  与其求圆满

  不如留点缺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中还有一个就是求缺心态。人人都是追求美好的,但如果一个人背上了求圆满的心态,就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求,这将成为人生的大失败。而曾国藩的求缺心态正好给了我们对人生的非常大的警示。

  曾国藩常说自己最崇尚的一句话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未全开表明的是一种不饱满的状态,它仍有上升的趋势。月未圆的时候,人们会渴望它全圆的那一刻到来。一旦花全开了,月全圆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命的快速衰竭。因为花一全开之后就迅速枯萎,月一旦全圆后马上就会发生亏损,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所以,我们很难看到,人生走到极致后,还会一直朝着极致的方向走,往往是达到极致后,人生就会有所转变。因此,曾国藩常常不追求圆满,他常常是追求缺陷的。他的书房就叫做“求缺斋”,他的日记就叫做“求缺斋日记”。我觉得这种不追求圆满,求缺的心态是非常好的。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人生不可能总是达到圆满和极致,所以在曾国藩的生活中,他常常以求缺心态表现在方方面面。

  曾国藩一生十分节俭。他吃东西很简单,人们常常称他为“一品丞相”,一来是因为他官至一品,二来是他每天吃饭只有一道主菜,多半还以豆腐为主,吃得很简单。他穿的一条裤子曾经30年没换,30年里这条裤子有事的时候拿出来穿,没事的时候就放起来。在他临近去世的时候拿出来,裤子还像新的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嘱咐妻儿一定要自己动手,几乎他穿的所有鞋都是夫人给他做的。他一直不苛求太多富贵,求缺使他心态非常平衡。

  另一个,他对待子女的教育依然如此。儿子不学别的东西而学数学,他是允许的,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很难设想,在三四百年前,有一个中国孩子蹲在苹果树下,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进而考虑苹果是怎么掉下来的。在中国社会,孩子启蒙就是读社会科学,《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必读的,我们很少用自然科学武装自己。在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下,儿子要学数学,他的父亲依然能够允许,这就是一种求缺心态。他知道儿子做官这方面不行,与其让儿子不能圆满,还不如满足儿子的愿望和想法。所以,这种求缺心态成全了儿子的爱好。这种心态在那个时期的封疆大吏心中,在一个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一个人心中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

  曾国藩最大的一次求缺是当他人生走向顶峰的时候,他能自断羽翼来保全自己,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功。天京城攻下之后,皇帝最大的威胁解除了。此时,功高震主的英雄如何自保是非常关键的。曾国藩在上报有功人员名单时,位列第一的不是他弟弟,而是写的湖广总督官文,这样可以淡化自己弟弟的功劳。同时,在呈上他的弟弟时也将左宗棠、沈葆桢等名列其中,进而淡化所有的功劳。其次,自减羽翼。当时庞大的湘军对曾国藩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威胁,而此时,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裁掉湘军。这样做意味着他没有了后台,没有了军事依靠,皇帝自然而然就放心了。再次,他让已经被封为江西巡抚的弟弟回家去修整,不让他弟弟去上任巡抚。这样几件事情做完之后,朝野上下都感到来自他的威胁已经淡化了。于是,所有的谴责、批评都没有了。正是这样一种求缺心态,让他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所以,不追求完美使得曾国藩能够在一生的官场打拼中,躲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急流险滩,这是曾国藩成功之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注重自律,自律也是曾国藩求缺心态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曾国藩在一生当中,时时警戒自己,尤其是警戒盈与满所带来的灾难问题。与其让上天来惩罚自己,远不如自己一点一点地警戒自己更好,曾国藩常常就以这样的想法来约束自己。所以,他一生始终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不会因为宠权恃大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权力过高而骄倚蛮横,他做事都相当会把握分寸。因此,他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现代启示。

  机遇过来的时候,好像是这样一个人——

  前面披着头发,后面是秃子

  审时度势、趁势而起,是曾国藩一生中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翻开曾国藩的家书你会发现,他说话是很谨慎的。人们常说曾国藩说话语迟,他坐在那里常常不发一言,但是不露自威。

  语迟,就是说话极慢,曾国藩告诉儿子也要语迟。因为很多人说话是很快的,说话快有的时候可能话没有经过大脑就直接说出来了。这样的话常常会带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有太多的率真成分,是不理智的,所以要通过大脑考虑之后再说话。曾国藩就嘱咐他的儿子,说话不要太快,与人答话的时候要沉吟片刻才说出下一句话,不让他的儿子去抢话说。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很中规中矩,也掷地有声。可见,曾国藩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一个很慎重、很谨慎的人。再比如,曾国藩治军是非常谨慎的。他每次选择扎大营的时候,一定要离水和大陆很近,这样就便于迂回,便于出军,便于撤退。每次驻军的时候一定要挖壕寨,要筑墙,要有很多士兵去站岗,这样他才能够安下心来。而且每次睡觉的时候,他的枕头底下必定要放上一把宝剑,随时准备自卫。

  当然,曾国藩一生谨慎,但有时也会冒险。审时度势是曾国藩成功的特点,同时趁势而起恰恰又是他的另一面。韩国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人们与机会之间的关系。他们说机遇来的时候,如同前面披着头发、后面是秃子的这样一个人。当它过来的时候,前面披着头发,你没法辨认清楚是不是机遇;可当它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突然意识到这是机会,但因为后面是秃子,你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到。所以,我们可能在一生中会失去很多机会,而留给曾国藩成功的机会其实也不多。但是,他却能够抓住。一生中能抓住几次这样的机会就足以促成他的成功。

  曾国藩的成功就源于这样的趁势而起。曾国藩有几次在北京扬名、引起大家注意的机会,靠的就是几次大家所不敢做的事情,让他在京做官的口碑极佳。咸丰帝继位的时候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特别想有所作为,所以他命令朝廷所有官员要对朝廷的未来大业提意见。这个时候,曾国藩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很多人是不敢提意见的,即便有些大臣写谏言,多半也是一种类似于吹捧、恭维的语言。而曾国藩与别人不同,以知识分子那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支撑着他,趁势而起,连续上书十几份。其中最致命的一份直指圣德背后所存在的一些社会流弊,言词激烈,引起朝野上下的轰动,让大家都知道了曾国藩敢言。这就是曾国藩的胆量和胆识,他敢趁势而起。所以,他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朝野上下的大臣们没有不知道他的。这是第一个趁势而起,是决定在关键时刻皇帝能想到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趁势而起,就是太平天国起义时,咸丰帝任命了长江沿线一共43个团练大臣,组织民兵去配合正规军打仗。而曾国藩刚好在老家湖南,就被任命为湖南的团练大臣。这43个团练大臣,10多年下来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因为曾国藩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他决定组建一支与常人不同的团练,那就是湘军。他从农民中寻找士兵,一定要找两脚踩着泥的乡野之人,然后给他们以非常高的军饷。同时,给官员的军饷也很高,让士兵和官员之间拉开差距,使所有人都能有较强的斗志。就这样,43个团练大臣中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到底,这是他趁势而起、坚韧不拔的重要表现。其实43个人都有机会成功,结果只有曾国藩一个人成功,就是因为他既能够趁势而起,又能够抓住机会。

  成大事者,最终要靠坚韧

  曾国藩的成功原因还包括血诚之志。曾国藩的忠心令人难以想象,他所具有的坚韧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在湖南,曾国藩有这样一句话,说“打脱了牙和血吞”,这表现在曾国藩一生当中咬牙坚持的许多方面。他绝不把自己最软弱的方面暴露给别人。他常给朋友、给家人讲湖南人有一种坚韧之志,就是一旦手被毒蛇咬了,那么可以断腕留臂,他说这就是湖南人坚韧的血诚之志。所以,曾国藩一生中遇到困难无数,但凭借着他的坚韧能够把事情做好,一直坚持到底。

  曾国藩一生中最难以坚持的事就是在天京城下。经过近10年与太平天国的鏖战,曾国藩灭掉了安庆,把安庆以西几乎所有的太平天国士兵全部挡了出去,只剩下孤城天京里的太平天国。这时,他发起了一个计划,叫“五路合围”,就是大家兵分五路,共同围城。可是没想到,他的弟弟曾国荃仰仗哥哥是湘军统帅,恃才傲物,不等另外四路大军准备好,就一个人单兵独进,一下子冲到雨花台下,直接和太平天国对峙。大家一看,曾国荃的大军先上去了,头功肯定是他的,所以四路大军都不配合。此时,曾国藩无论怎么做都非常艰难,因为这个时候撤兵,无疑是功亏一篑;如果不撤兵,只有他弟弟的两万大军在那里,他弟弟有可能会死在城下。于是,他不断写信,嘱托左宗棠,嘱托所有人赶快出军。但大家都望着兄弟俩笑,找各式各样的理由不出军。所以这个时候对于曾国藩来说,是遇到了人生中最难的一次考验。15天的时间里,他在安庆几乎彻夜难眠。不得已,他沿着安庆顺江而下到天京去考察。当他发现弟弟安营寨扎比较结实,士兵也比较有斗志,他才放心做了一番嘱托后,不断调兵去保持他弟弟的兵力。没想到被包围的天京城池太坚固,一围就是半年,依然攻打不下来。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瘟疫和断粮。曾国藩的另一个弟弟曾国华就死在这次瘟疫中,所以他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没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坚韧是很难做到的。而后来曾国藩做官一路顺风顺水,他也从不依赖别人,全靠自己,靠自己坚韧背后的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