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记忆诀窍 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

 江山携手 2016-04-26

中国古典诗词记忆诀窍
 
两个原则

  一、相对统一原则
  1.点面结合。也就是总与分的结合。一些作品在叙事和抒情时是按照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与分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来进行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上片写景纵横千万里;下片论史上下几千年。上下片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具体分析,又会发现,上片和下片都是按照总—分—总的方式来抒写的。上片“北”(谐音为“百”)“千”“万”是总,以下则是分,最后三句是总。下片则是按照总(“无数英雄”)—分(列举英雄人物)—总(“数风流人物”)的方法来写。
  2.同类结合。在许多作品中,诗人所用的字或词前后是一致的,或者就是完全一样的。如唐代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头一个字都是“嫁”;第二、第三句头一个字分别是“朝”与“早”,而这两个字单独来看又是同义词。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其中“茅”与“花”、“一”与“两”也是同类之词。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该词除了前后两句,其余每一句都有一个“吴”字,组成了“吴宫”“吴酒”和“吴娃”三个同一类的事物。
  二、纵横交错原则
  1.纵向是时间顺序。有些诗词是明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很容易被读者看出。如杜甫的《石壕吏》,从“暮”到“夜”再到“天明”,时间顺序非常明显。
  2.横向是地点转换。不少诗词是运用地点转换的手法来写的,这是相互对应的写法,更能增强诗词的情感。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先写自己,再写远方的兄弟,两地相思,历历在目。又如杜甫的《新婚别》,通过两地的情感交流,线索明朗地把女子和丈夫对应写来,情真意切,格外感人。另外,杜甫的《月夜》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也有一些诗词综合运用了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手法。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在时间和地点上进行了置换,形成了时空交错的特点。“宅里”“堂前”“江南”,地点改了,隐含着江北与江南的对比;“寻常”“几度”“落花时节”,时间变了,揭示了今天与昔日的变迁。

三种方法

  一、寻找关联字词
  在每首诗词中寻找关联的字或词。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上片第一句的“水”与第二句的“泪”有关系。流“泪”是因为有“山”的阻隔而不能看到故乡。下片第一句的“山”与上一句的“山”紧密相连,但“山”阻挡不住水“流”,表明相信祖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坚定信念。最后,写作者空有报国之志而无法实现,所以在“江”(与上片的“水”相关)边发愁,听到了深“山”(与上片的“山”相联)里鹧鸪的鸣叫。这里的鹧鸪叫声暗示了作者归乡心切。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
  二、寻找内部规律
  诗词所写的内容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应该学会寻找其中的规律。如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这首词是围绕着重阳来写人生的感慨的,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惆怅,更有对重阳节战地风景的赞美,也表明了作者的必胜信念。词中,开头的“人生”与“岁岁”有联系,接下来的“重阳”与“黄花”(菊花)有联系,“秋风”与“霜”有联系。
  三、寻找前后线索
  有些诗词是按照作者的行程或视线的远近等顺序来写的,因此,读者要想办法理清其中的线索。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此诗是围绕着钱塘湖春行的路线来写的,其线索是:从“山”到“水”,再从“树”到“家”(房子旁边有树是司空见惯的),然后从“家”把视线转向四周,看到了“花”“草”,最后落到自己最爱的景点——“湖东”的“沙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记忆原则和方法是分开来说的,这样便于对它们的理解;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联系、彼此融合的。因此,使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一个,或两个,甚至要多个同时运用来记忆诗词。当然,以上所说的记忆原则和方法,只是记忆诗歌的诀窍,而无论诀窍怎么适用,都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即可,因为这些名词不容易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切忌“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例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2007年高考江苏卷)
  译文:姓刘的先生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例1就犯了专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这里的“刘公”可不译,如要翻译也应用其名“刘牢之”替换。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例2: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2007年高考江苏卷)
  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以义为朋友而死,儿子以忠为国家而死。
  例2的译文就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这里的“以义”“以忠”应译为“因为仗义”“因为尽忠”。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译文: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这里的译文就犯了盲目地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妻子”在古汉语中应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
  四、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例4:冉氏以是颇患苦狗。(2007年高考辽宁卷)
  译文:冉氏因此很担心这条狗。
  这里把“患”错译成了“担心”。结合语境,当时应是“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患”应译为“厌恶”。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如:
  例5: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007年高考天津卷)
  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能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例6: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2007年高考上海卷)
  译文: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例6句首省略了主语“仲长统”,句中“与”字后省略了宾语“他”,翻译时补充出来,译文才算完整。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句子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所以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语序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例7: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高考辽宁卷)
  此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吾向之隐忍而不杀之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应翻译为“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8:从衣文之媵七十人。(2007年高考湖南卷)
  古汉语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加以调整和补充。本句可译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七法”
 
作者:范利萍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12月 点击数:67 更新时间:2008-10-13 16:18:25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90%以上,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其词义(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这里的文意不符。
  二、通假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就是实词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借助通假关系,找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根据同音通假求得词的意义。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若解释为“一倍,加倍”便无法理解此句的意思;但是“倍”与“背”的读音相同,“背”的含义是“违背”,由此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得出“倍德”就是“违背恩德”。又如“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中的“孰”,“孰”若解释为“哪一个”“谁”便无法理解此句的意思,不过我们要是能由它的读音想到“熟”,便可以把它解释为“仔细”,“孰视”就是“仔细观察”。
  三、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实词,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熟知的成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可以轻松推断出其词义为“招致”。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中的“薄”,可以借助成语“日薄西山”,推得其词义为“迫近”。
  四、整齐句式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应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样的对应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和词义。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见”和“被”词性相同,词义相同。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的“以”就是“用”的意思。再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比,与“忧劳”义相反,“逸豫”就是“安逸享乐”的意思。
  五、语法分析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往往能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依据。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释的词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形容词充当等。试比较下面几个句子中的“信”:“烟涛微茫信难求”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作谓语,“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楚王贪而信张仪”中“信”作谓语,后面接了宾语“张仪”,由此可以断定“信”作“相信”讲;“信义著于四海”中的“著”作谓语,“信义”则是句子的主语,而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六、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完全采用逐词逐义排除的方法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两句话中,第一句话的语境是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的表述上不够详细,由此可以推知“言”是“叙述”的意思。第二句联系全篇的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的命名原因,只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不能记载下来,因此“言”可以解释为“记载”,而不能解释为“说”。
  七、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判断四个选项中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又恰当者即为正确答案。如“一日一夜与虏相及”中“及”的义项有:“①赶上,追上;②到,至;③趁着;④如,比得上;⑤和,与。分别代入,可以发现,将“一日一夜与虏相及”翻译为“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追上了敌人”最为合适,所以这里“及”应解释为“赶上,追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