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火分析(3)| 君临城:君士坦丁堡在欧洲人心中的倒影?

 静雅轩345 2016-04-26

   

文 | 猫斯图

无论原著还是电视剧,《冰与火之歌》当中的城市,首屈一指的应该就是君临城。君临城可谓是集七国粉黛于一身,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没有之一。君临城是由坦格利安家族通过征服维斯特洛的征服者伊耿,在黑水河口建立的城市。看中这块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它属于七国其他诸侯势力尚未触及的地方。这使得皇家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


《权力的游戏》第6季剧照,詹姆的船从多恩返回到君临城


这座城市一旦建立,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民、商人,很快就建设成了一座极为宏伟庞大的城市。由于人口众多、人员密集,这座城市的治安和卫生条件都非常差,这也是欧洲历史上中世纪城市的通病。据作者马丁老头自己介绍,这座城市当中约有50万居民,比中世纪时候的伦敦或者巴黎都要大。但是比另外两座巨型的都市:君士坦丁堡和罗马要小一些。管理这样的人口规模在当时来说也算是行政高科技难题了。



君临城远景复原


君临城的英文名字叫“King's Landing”。熟悉西方中世纪史的读者就会发现,这个名称多么像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是的,马丁老头也已经承认了,这君临城的原型就是中世纪时令欧洲人无比心酸的古都、也是欧洲文明最后的桥头堡:君士坦丁堡。由于东西方语言的差异,西方人一看到“君临城”便能马上联想到它的原型,但对于中国人则联想难度要稍大一些。



伊斯坦布尔地标:圣索非亚大教堂


1543年,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攻占,从此欧洲基督教文明楔入阿拉伯世界的一颗钉子被拔除。历史学界往往认为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欧洲的中世纪也就画上了句号,基督教作为一种制约世俗的力量开始走下坡路。在欧美的游戏、电影、小说等流行文化中,君士坦丁堡更是以各种种类繁多的面目出现。它甚至成为了描述中世纪欧洲历史图景当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典型要素。



游戏《刺客信条》中远眺的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筑城工作于公元330年完工。当时君士坦丁大帝发现,自己治下的罗马帝国由于疆域过于庞大,对于其东边领土的控制力很弱。罗马城在意大利,位于帝国的中央,已经无法让军令顺畅地传达到东境了,于是他决定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兴建一座都城。在君士坦丁一世之前,有很多的罗马皇帝已经在东部建立了若干陪都。但在考察了帝国东部之后,君士坦丁大帝没有使用这些已经完备的建筑,而是最终将自己所要新建的都城选择在“拜占庭”这个地方。这也是后来我们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的原因。当时东罗马帝国的人并不会将自己称为拜占庭人,因为他们仍然认为“罗马”这两个字是荣耀的象征。



君士坦丁一世铜像


和小说当中的征服者伊耿一样,君士坦丁一世也选择了这样一块无主之地。主要的原因是看中了拜占庭险要的地势:三面临海,在西边居高临下俯瞰一片平原,算得上是易守难攻的宝地。君士坦丁大帝可谓是集全国之力,经过6年的营造,终于造成了这座可以与罗马相提并论的大都城。皇帝高兴地将其命名为“新罗马”。当时的东方世界甚至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大城市。“新罗马”的繁盛吸引了很多阿拉伯人和小亚细亚的居民,他们迁入了这座城市,其规模急速的膨胀,很快就达到了50万之多。同时代的中国东晋的都城南京,也不过二三十万人,可想而知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管理难度之大。


尽管官方称其为“新罗马”,下里巴人的市民们却以皇帝之名荣耀这座城市。他们称其为君士坦丁的城市(Kōnstantinoupolis),后来的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就是从这个敬称中演变而来。


由于地处基督教文明的最东极、阿拉伯文明的最西边,这座城市从建成开始就埋下了宗教冲突的伏笔。在历史上它曾多次受到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的骚扰和攻击。由于其城墙十分高大坚固,所有的攻击终告无效。1453年,奥斯曼帝国运来了匈牙利工程师提供的大炮,在此之前,这座城市竟从未被冷兵器时代的军队攻破过,这简直是人类古代史上的一段神话。这段历史也给当时进攻君士坦丁堡的阿拉伯人留下过非常深重的心理阴影。


如果你还记得权力的游戏当中非常惊心动魄的黑水河之役(君临城攻防战),就会对“野火”这东西印象深刻。当然,这个战术武器的源头并不是马丁老头的异想天开。“野火”的原型是在君士坦丁堡守城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防御武器——“希腊火”。这是一种以石油为底料的易燃物,点上火星就变成了一团可以在水上燃烧的大火。公元674年-678年和公元717年-718年,君士坦丁堡曾经被阿拉伯人两次包围。在人数极为劣势的情况下,东罗马帝国的水军使用了会喷火的划桨船和配方极为保密的燃烧性手榴弹,大败进犯的阿拉伯海军。根据当时阿拉伯海军的记载,君士坦丁堡海军的船会从船头的雕像当中喷出火焰,把阿拉伯的战舰焚烧殆尽,这和黑水河之役当中小恶魔所使用的招数何其相似!



希腊火的威力对于当时的木船来说简直无解


电视剧中,小恶魔在黑水河两岸的哨塔直接拉起了一些铁链,以阻止史坦尼斯的军舰驶入。其实这一招也并不是马丁老头的独创。1453年,君士坦丁堡受到奥斯曼帝国包围时,君士坦丁堡内的守军也使用了这个方法。他们将自己的锁链拉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重要港口金角湾水面上,甚至和旁边的一座中立城市达成共识,在两座城墙之间拉着铁链阻拦苏丹的旗舰。这座中立城池害怕奥斯曼帝国的威力,却又首鼠两端地在君士坦丁堡一方下了一点注,接受了他们的提议。



君士坦丁堡围城战奥斯曼方简图


电视剧当中,史坦尼斯非常实诚地将船直接开进包围圈,最终被击败。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要聪明许多,他命令自己的海军将船放在油脂木头铺成的道路上拖过山顶,直接绕到了君士坦丁堡的背后下水。这使得君士坦丁堡那个被锁链保护的内港全部暴露在奥斯曼海军的火力之下。从此基督教世界藕断丝连的一点补给也失去了卸货站,大大削弱了守军的士气。后来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跟这次极具独创性的大突破有着很大的关系。



《权力的游戏》中兵败如山倒的史坦尼斯一方


当然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最大的悲剧还在于它是冷兵器时代最坚固的城市,却遇上了热兵器时代的开端。在小说和电视剧当中,史坦尼斯的联军没有能够攻破君临城,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攻击力还是局限于投石机和弓箭之上。但是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围城战当中,奥斯曼帝国可是拥有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猛、口径最大的大炮。重炮的轰击之下,君士坦丁堡的坚固城墙像是纸糊的一样不断倒塌,以至于后来君士坦丁堡内守城的居民只能用木头糊上耶稣基督的圣像来作为城墙抵挡。


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便被划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城市,其中最大的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也被改造成一座清真寺。后来立宪成为共和国的土耳其也将这座城市保留为自己最重要的首都。不过有很多人不知道,今天土耳其的首都并不是伊斯坦布尔而是安卡拉。根据笔者的一位土耳其朋友介绍,土耳其政府将都城设置在内陆城市安卡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重蹈当年拜占庭帝国的覆辙。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大陆,城市中间是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一旦发生战争,对方的海军很容易从此处登陆并迅速搞定伊斯坦布尔。对于游客们来说,少了政治中心的色彩纷扰倒未必是坏消息,伊斯坦布尔仍是一座非常值得一去的世界名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