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万里相思一夜中

 梦里忽闻地瓜香 2016-04-27

本文参加了【重阳话亲情】有奖征文活动

作者  李志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句千古绝唱,道出了千百年来多少游子的怀亲思乡之情。每当看到年终车站那人山人海的春运场景,有人兴奋地挥着车票向焦急等待的妻儿奔去;有人喜悦地站在寒风中拿着手机向家人报着平安;也有人因买不到车票愁容满面地蹲在角落发呆,此时的人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回家与亲人团聚!还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幅照片:照片中有一个女孩哆嗦站在风雪中,双手提满了行李,嘴上紧紧叼着一张车票,全身落满了雪花,但红彤彤的脸上却是布满笑容。这画面深深地震撼着自己,不管路多远,雪多大,都难以阻挡回家的那份渴望,回家过年已经成为背井离乡游子们难以磨灭的烙印。

从自己穿上军装踏上军旅生涯起,恍然间已有四个年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当拿起电话告诉母亲今年又回不去时,换来的总是电话那头母亲许久的沉默,一声轻轻的叹息过后,母亲总会说到:“没事的,你要听从部队的安排,安心工作,不要挂念家里!”每次听到这里,自己心里仿佛像打翻五味瓶子似的,此时的眼泪竟是如此的廉价和不争气。母亲是一位朴素的农村妇女,没念过书,也不懂得“自古忠孝两难全”等大道理,但她深深明白“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那份牵挂。老家有一个风俗:大年三十那天,各家各户要抱一大捆稻草放在家门口点燃,在火势最旺的时候,家中所有的男性成员逐一从火堆上跳跃进门,连男婴都必须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没能回家的男人则由在家的兄弟代替跳过。当了四年兵,大哥也已经帮自己承载着家人的美好愿望从火堆上跳过了四次。自己深深明白,作为兄长的他承载着何止只是那一次次象征性的仪式而已,我想更多的是在默默地帮我承担着原本属于我的那一份责任。

小的时候,过年仅仅只是因为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有许多好吃的东西、还能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可以不受大人的约束,自由地和小伙伴们放鞭炮、游花灯。慢慢长大后,越觉的过年的乏味,总认为过年只是小孩子乐趣的另一个代名词。醉过才知酒浓,直到自己真正远离故乡亲人,独自在除夕夜发呆思念的时候,才懂得过年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弥足珍贵。原来,这种情结也悄然无息地在自己心中打下了烙印。看着大街上琳琅满目包装精美的糖果零食,总会怀念以前过年的时候,母亲会用花生仁,麻花等小零食在铁锅里裹着热糖水,几个小孩子屁颠屁颠地围着炉灶焦急地等待着的场景,那是种难以磨灭的味道。

突然想起了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在冬季……

文章已发表于《北海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