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在发现与体验中成长

 329525 2016-04-27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知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吃饭时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又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仍然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于是,父母的手越伸越长,也越来越习惯这种处理模式。


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跟伙伴们相处、学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将来要从事什么行业……孩子的每一步,父母都想要掌舵引航。他们就像秃鹫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俯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问题,生怕他们行差踏错、多走弯路。


但事实上,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生命,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这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教育孩子是从父母改变自己开始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让孩子自由地去尝试与发现


一个中国爸爸在德国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在海滩上玩。旁边有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中国爸爸非常着急,他走上前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那位母亲感觉很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中国爸爸愕然,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家长都绝对会阻止孩子。


家长会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前者,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难以深刻进入孩子的生命;后者,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会让他永生难忘。


差别就在体会上。因为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甚至有时候,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他们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该做得,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小孩子擦完桌子之后去洗抹布,会观察到“抹布比以前白了”,“水变成黑色了”,并为此感到开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成人看来理所当然,但孩子却是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了事物的变化。如果父母对孩子说“别抓抹布”、“水都黑了,不能洗手了”,那么他就无法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的。


孩子的成长无法替代,父母往往太急于帮助他们,或者要求他们一出手就是正确的。可也正是这样,父母剥夺了孩子发现、体验的机会,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打击了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尊自爱,自尊自爱的成年人才是充满自信、洋溢魅力的人。


孩子是在群体交往中长大的。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发现,80%的城市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种攻击性需要并不一定是暴力的,比如打人骂人。而是说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当中,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说话很刻薄、伤人,而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因为他心里没有别人。”


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群体性。也就是说,孩子是在群体的交往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都不能代替伙伴。


然而,对独生子女来说,这却是个难题。


甚至孩子打完架就没事了,转眼又玩到一起,可家长总是难以释怀。不少父母会在有意无意间干扰孩子和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比如,当孩子发生争执后,家长一般都坐不住,他们会袒护自己的孩子,或不问缘由地苛责自己的孩子。


在另一项调查中,81%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75%的父母对孩子交朋友有严格的要求;71%的父母反对孩子有亲密的异性朋友,反对孩子和一些学习不好的人交朋友等。


这同样是过度干涉。孩子的朋友不是按照分数划分的,也不是根据父母列出的标准按图索骥,他们按照性格、兴趣选择喜欢的朋友,有时候是互补,有时候是性格相投,孩子有交友的自由。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朋友,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制定各种条条框框,对他的朋友们指手画脚。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明白如何与他人交往,丰富交流技能,提升出解决冲突的能力。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家长更应该是个协助者而非主宰。


道本教育邀您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