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重点学科介绍

 抱朴守拙169 2016-04-27

国家重点学科,又称全国重点学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门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进行详细考核后,择优确定并计划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是评定二级学科的最高等级。

    国家重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学术队伍:有在所在学科学术造诣高、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

    3、人才培养:培养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于全国同类博士点前列;

    4、科研研究:已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特色,取得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且承担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

    5、条件建设:科学、科研条件居全国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与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能力和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先进手段;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

    迄今为止,教育部已经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三次评估,分别是第一轮:1986年至1988年;第二轮:2001年至2002年;第三轮:2006年至2007年。

    由于一小部分一级学科下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即此一级学科等同于二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有若干个二级学科。考虑到可比性,下表列出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后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

 

名次

学校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

省、自治区、直辖市

所属地区

1

北京大学

131

北京市

华北地区

2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113

北京市

华北地区

3

复旦大学

86

上海市

华东地区

4

浙江大学

70

浙江省

华东地区

5

南京大学

61

江苏省

华东地区

6

中国人民大学

58

北京市

华北地区

7

武汉大学

46

湖北省

中南地区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5

安徽省

华东地区

9

南开大学

44

天津市

华北地区

10

四川大学

43

四川省

西南地区

11

上海交通大学

41

上海市

华东地区

12

北京师范大学

40

北京市

华北地区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40

黑龙江省

东北地区

14

厦门大学

38

福建省

华东地区

14

中山大学

38

广东省

中南地区

16

华中科技大学

37

湖北省

中南地区

16

西安交通大学

37

陕西省

西北地区

18

中南大学

33

湖南省

中南地区

19

吉林大学

32

吉林省

东北地区

20

天津大学

29

天津市

华北地区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8

北京市

华北地区

22

中国农业大学

23

北京市

华北地区

23

山东大学

22

山东省

华东地区

24

大连理工大学

21

辽宁省

东北地区

24

同济大学

21

上海市

华东地区

26

东南大学

20

江苏省

华东地区

27

第二军医大学

19

上海市

华东地区

28

华东师范大学

18

上海市

华东地区

29

重庆大学

17

重庆市

西南地区

30

北京理工大学

16

北京市

华北地区

30

东北大学

16

辽宁省

东北地区

说明: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