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朝诸侯国选6

 庶民临风 2016-04-27

51,荀国

荀国,也叫郇国,周代位于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一个诸侯国。春秋初期晋国分裂,荀国曾经参与讨伐曲沃 ,当时的曲沃伯正是后来的晋武公。后为晋武公所灭。晋武公将其地赐封给大夫原黯,是为荀叔,又称荀黯。

周成王初年,荀国被封于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之临汾故郇城;荀国后为晋国所迫,沿汾河流域南迁至今山西省临猗县之故郇城。

 

52,随国

随国,上古时期华夏族(汉族前身)在湖北建立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后为楚国的附庸国,最终亡于楚国。

相传早在女娲开天辟地时,就有一个名为随的人,他的后代以随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随国,爵位为侯爵。周末,亡于楚,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

另外,春秋战国时,原陶唐氏之后杜伯的玄孙士会在晋国担任士大夫职务,以随为食邑,史称随会。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东,子孙留居于此,也姓随。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随姓人大都随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主体。


自从牧野之战武王灭商,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这种分封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到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时也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唐、蔡、应、息等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国封邑宽广,大致以随枣走廊为中心,北抵新野,东邻应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这一带经过夏商先期开发,生产发达,文化先进。遍布随州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它们都是临河高地,据险而守,由村寨、贵族坞垒、都城组成梯次社会布局。这种布局,与我们今天的村、镇、市(县)何其相似。已发现发掘的春秋时期随(曾)国贵族墓分布于新野、信阳、安陆、京山、枣阳等地区,在随州发现发掘的则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东城等地。这说明随(曾)国在春秋时期处于高度文明阶段,综合国力相对强盛。加之随(曾)国世代沿袭“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内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于屡抗楚锋,成为抵御楚国东进北伐、问鼎中原的前沿堡垒。

随国自从西周早期登上历史舞台始,便同楚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随国史,就是一部随楚关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而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其任务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以拱卫周疆。

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学术界大都认为,“安州六器”所载,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分析,昭王的这次大规模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这说明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周室东迁以后,诸夏大一统、小分裂的局面已改变为小统一、大分裂。周王丧失了军事盟主的实力,周公东征、昭王南征之类赫赫扬扬的壮举已没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着为来自中原的威胁而担忧了。然而,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随国则依然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于是,楚武王末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 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但由于楚国势力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左传·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楚堵敖三年(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是为楚成王。楚成王即位后,布施恩德,与诸侯修好结盟,向周天子进贡以巩固王位,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先后灭亡弦、黄、英、夔等国。楚成王三十二年(鲁僖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随国依靠汉水东边各诸侯的力量背叛楚国。同年冬天,楚国的斗谷於菟率领军队进攻随国,讲和以后回国,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

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左传·哀公元年》杜注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个中奥秘,随人已有揣测:“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而未灭,“楚实存之”。这段话虽然是吴师入郢前随、楚关系的写照,也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进入战国后汉东唯随国独存的缘由。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随国灭亡编辑

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争霸称雄已成大势所趋。楚武王三次攻打随(曾)国都未成功,特别是公元前690年随(曾)楚下溠之战,楚武王病死军中,不得不结盟退兵。此后楚人绕开随(曾)国锋芒,转而攻占随(曾)的周边小国,迫使随国逐步向随枣走廊腹地退让收缩,择地迁都。均川镇镇区以西为随(曾)国贵族墓地,以东为楚的势力范围就是例证。

春秋中期以后,“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随(曾)的周边邻国,完成了对随枣走廊的战略包围。随(曾)国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转为亲楚附楚,成为楚的战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当楚昭王避难于随(曾),随(曾)人不仅保护了楚王,还配合秦军助其还都。所以在曾侯乙死后,楚惠王不仅以铭文 钟相赠,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车马陪葬。

虽然楚国在楚昭王和以后的几个时期里对随人在危机时刻的救援感恩戴德而没有消灭它,但大国一统的形势终究不能逃避,到了战国初年,在楚人对随人曾经的恩惠渐渐淡去的时候,这个小小的诸侯国也最终难逃被楚人灭国的命运,消失在了历史的版图中,而它的历史,只能留给后人寻味了……

53,黎国

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

黎国:是华夏最古老的地方,也是华夏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黄帝之前,没有国的称谓,都是原始部落。在部落时期黎国称“伊”,伊之后,又称作“耆”,之后又称“黎”。 “伊、耆、黎”在黄帝之前仅是一种语言,黄帝的使官仓颉是根据语音的含义而创造文字的。伊:初始。耆:岁月古老。黎:黑发人。这明显地传递着老祖先的语音含义,即:黎国是黑发人的发详地。黎国是不是黑发人的发详地,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然而,仅从“伊、耆、黎”的语音含义讲,说明黎国是华夏最古老的地方之一。

“黎国”的称谓,是黄帝时代开始的。黄帝为解决部落与部落的互相侵犯与争斗,故而 “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见《精编廿六史》)。少昊金天氏执政时期史志就有“九黎作乱”的记载。这一点足以说明在黄帝画野分州时,就有了黎国。而且,此前“黎”仅是语音,并没有文字。

历史编辑

滁黎(上古至商末)

源于炎帝建立的耆国,即滁黎,后出自上古尧帝裔孙大由之封地。“滁”,即今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带地区,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浊漳河)。古滁黎位于太行山腹地,山多川少,境内北部有海拔2012米的桦树凹山,西北部诸峰海拔皆在1700米以上,还有山势高矗雄峙、奇峰突兀,令人登顶而有开胸广志之感的古滁山(今广志山)。由于古滁黎既是古代该地区最早见到日升的地方,又是最早培养和种植棃(黎米、黄粘米、粘糜子)的地方,且其著民肤色偏黑,因此又称作“棃”,后统一为“黎”。

  在商王朝时期,尧的裔孙大由就被分封于古滁黎,其族被称为“滁黎”、“黎方”。到殷商晚期,大由的后裔传承之国被称为黎侯国,为殷商的附属国。另据子姓黎氏家谱记载,商代盘庚迁都于殷,庚封其堂叔文魁于山西的西南,建立地方国家——黎国,也作梨国,子姓,侯爵国。此黎国商末为周武王所灭,周武王另封朝歌殷商遗民到黎国开垦,其后有黎侯丰舒。春秋时,黎侯为狄所逐(公元前661年)迁都于山西黎地,亦今山西黎城县。

西伯戡黎

商末,由于黎国(耆国)强大,而商纣残暴荒淫。所以,黎侯则不象小国那样服服贴贴听指挥。《辞海》释耆曰:①耆,老。②强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不懦不耆’。”可见黎国在商纣时期,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由于黎国人口众多。所以,古人竟然把 “黎”字作“众多”之义解。如《经义述闻·卷士》:“黎者,众也,多也。”

由于黎国人口众多,国力强大。所以给西伯(周文王)以及西伯的儿子西伯发(周武王)蓄意伐纣的谋略形成极大威慑和心理障碍。他们会认为纵然克纣,也难以克黎。所以,借“黎侯不从王命”(见《精编廿六史》)之机,冠冕堂皇地采取了替纣伐黎的办法,对黎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杀戮。应当说“西伯戡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无辜的杀戮。《诗·大雅·桑柔》曰:“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杀戮之残可谓鸡犬不留。此后,黎人四方逃散,远走他乡。

黎侯国(西周到春秋)

西伯戡黎之后,原先域括整个上党的大黎国,实质上已不复存在。当然,黎人不可能全部被杀。《诗·大雅·云汉》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就说明了这一史实。《吕氏春秋》曰:“武王封尧后于黎”。这说明在周武王建立了西周之后,虽然大黎国已不复存在,但毕竟老弱病残者尚未死绝。公元前1050年之后,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黎被改封给予帝尧的后裔,赐侯爵,称黎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黎侯国虽然复立,但是此国的疆域却只是今天黎城县这弹丸之地。而历经战乱的黎人不敢再称黎氏,纵然有人返回新的黎侯国重建家园,也会隐氏更名与那“黎”字割断关系,这就是今天的黎城县竟然没有黎姓的原因。

另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这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春秋时,黎国迁都于今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 距离赤狄潞子国不远。周宣王十五年(公元前812年),晋国灭了黎侯国,随即又复其国。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年),潞子国攻灭了黎侯国。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国大将军荀林父灭了潞子国,又把逃在异乡的黎侯后裔请回来,重建了黎侯国,不久又为晋国所吞并。

 

 

54,郑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

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华县。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迁都郑州荥阳的京襄城遗址,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郑州新郑的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0君,建都郑州新郑395年。郑国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郑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的诸侯国。郑国的第三任君主郑庄公,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使郑国称霸中原,“天下诸侯,莫非郑党”。郑国名相子产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郑国以商业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郑国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郑国是千乘之国,军力总体较强,楚国和晋国一直想灭掉郑国,但一直未能如愿。郑国在内乱和外敌入侵的夹击下逐渐衰落,最终被韩国所灭。

雄才大略的郑庄公,勤政爱民的子产,淡泊名利的列子,是郑国的代表人物

 

郑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

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不与周室共存亡。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只有“济、洛、河、颖之间”(济水、洛水、黄河、颖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桓公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之在东方的立足点。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和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郑国由畿内诸侯成为畿外诸侯。

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0君。

早期

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不与周室共存亡。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只有“济、洛、河、颖之间”(济水、洛水、黄河、颖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桓公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之在东方的立足点。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和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郑国由畿内诸侯成为畿外诸侯。

鼎盛

郑国的东面就是鲁、宋,西北就是成周、卫、晋,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正如《国语·郑语》所说:“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周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庄公知道后,责问平王,平王竭力否认,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并进行战争。周天子的权威已扫地殆尽了。

郑国充份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郑国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国。它还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衰落

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公子突是为郑厉公。郑昭公逃到了卫国。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谋杀祭仲。事泄,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高渠弥逃回。祭仲与高渠弥迎公子婴于陈,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南方的楚国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齐国则实行了改革,齐桓公开始称霸。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七穆执政时期,只有子产(郑穆公之孙,又称国侨或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712年,郑、秦、晋三国伐许,许国战败,退居原许国东偏。前697年,东偏的许国趁郑国内乱,夺回故地。但是不久郑国于前665年和627年,郑国两次伐许。之后前588年、前577年和前576年,郑国三次伐许,许都以割地请和。前576年,许国长期为郑国所逼,只好远离旧许,迁至楚方城外的叶,寻求楚的保护。之后许虽然在其他各国帮助下复国,但是最终于前504年为郑国所灭。

灭亡

进入战国,郑国仍然得以苟延残喘。此时郑国最大之敌人已经是新兴的韩国。然郑国仍内乱内斗不止。郑哀公为国人所杀,共公、幽公相继而立。韩国攻郑,杀幽公。于是国人立幽公之弟公子骀为君,是为郑繻公。韩非则称郑国发生了太宰欣取郑事件,此事详情已难以考证。郑繻公在位时,与韩国的战争互有胜负,而且形势曾一度好转。繻公十五年,韩伐郑,取郑之雍丘;繻公十六年,败韩于负黍;繻公二十三年,围韩阳翟。前375年,郑国灭于韩国。

在韩即将灭郑之际,郑国再次内乱。郑繻公杀其相子阳,而子阳之党又杀繻公。郑国这时根本不需要外国来灭也会自己灭亡。子阳之时,郑国已经一分为三。郑君乙二年,郑负黍反,归韩,十一年,取阳城,二十一年(前376年)韩灭郑。

 55,芮国(芮,汉语拼音ruì,同瑞),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公元前前11世纪,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山西省芮城县,另有说法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经过专家考古发现,确定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昝村镇梁代村为芮国墓地,并不能算是诸侯国。 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芮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职务。 春秋时期,秦穆公灭亡了芮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二十年(即公元前640年)灭芮国。[1]而《路史》记录了秦穆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灭芮国的说法。亡国后,芮国君主宗室以国为氏

芮国是从商代晚期便已见诸于史籍并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一个小国,《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早期芮国的一起长达八年的政治动乱事件。《左传·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1]  《左传》疏引《世本》:“芮、魏皆姬姓。”当是芮伯姬万的母亲将其逐走,姬万便出奔到同姓的魏国。《左传·桓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为芮所败,故以芮伯归,将欲纳之。”同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水经注·河水》引《纪年》:“晋武公八年(公元前七0八年即鲁桓公四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路史·国名纪》:“桓王十二年冬,(即桓四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显然,发生于桓三年的“逐君”是一起恶性的政治事件,姬万被逐后“芮更立君”。幕后的操作者显然系太后芮姜,故事与“郑伯克段于鄢”的背景似乎如出一辄,所不同者,芮国正式的君与郑国不同,他失败了。

芮国的动乱又受到了国际政治势力的重视。次年,秦国便与芮国政变后的新政权发生了战争,只是因为小视这个小国而战败。同年的冬天,在周王室的主持下由周王朝、秦国、虢国三股势力包围了姬万出奔所居的魏国(今山西芮城)。显然是为了扶立姬万和消灭芮的叛乱势力。

 

56,谷国,上古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湖北建立的一个嬴姓诸侯国,故地在今天的湖北谷城。后被齐国所灭。

谷国,初被分封时爵位为伯爵,嬴姓,与赵、秦同一个源流,都是黄帝的后裔,至舜的时候,被赐姓为嬴。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被周王封于秦谷,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

 57,贾国

西周时,周康王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姬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共公,作为周朝的附庸国。爵位为伯爵。因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公元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取了晋地,贾国的领土被吞并

贾国被晋国所灭,老百姓们纷纷逃亡。

林回是贾国的一位贤达之士。他放弃了一块价值千金的玉璧,只背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跟着人群逃出了城外。有人问道:你是为了图钱财吗?婴儿并不值钱啊,你是怕受拖累吗?带着婴儿逃难多麻烦,你丢弃了价值千金的玉璧,却背着初生的婴儿逃跑,这是为什么呢?

林回回答说:“那块玉璧是因为值钱才与我有关联,而这个初生的婴儿,却是与我骨肉相连啊!”

凡是因为钱财利益相联系的,遇上祸患或灾难就会互相抛弃;凡是因为骨肉情义相连的,碰上祸患或灾难就会互相救助。互相救助和互相抛弃,两者相差太远了啊。

 

58,南燕国为姞姓,始封国君伯倏为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姞伯鯈所立之南燕国,地在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小地名“城上”。此南燕国与姬召公后代的北燕国不同,北燕国姬姓,其地在河北、辽东,原称郾国。姞姓南燕国是个小国,发祥地在浚水河畔。唐代著名古籍专家、学者孔颖达(574-648)解释说:“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鯈。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也。”[1]  《左传》记载春秋时史事,南燕国的出现还要早于北燕。南燕国的灭亡年代无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最早也要在鲁定公十年(西元前500年)之后被灭,因《左传》中最后一次提到南燕国即为此年

西周、春秋时为燕。后人为了区分定都在蓟的燕国,常称为南燕,而北京的燕为北燕。《史记》列出的诸侯国无南燕国,可见历史上的南燕国实为春秋小国。秦统一全国后,改南燕国为南燕县,后隋文帝又将其改为胙城县。唐武德二年,设胙州,又改原胙城县为南燕县;唐武德四年,撤销南燕并入胙城,行政概念上的南燕国自此消失

这个姞姓燕国,在古籍上已发现有如下几款记载:

《左传·隐公五年》(公元前718)记载:“卫人以燕师伐郑。”说的就是卫国人用姞姓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郑国。

桓公十二年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十三年公会纪侯、郑伯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十八年王子克奔燕。

庄公十九年卫师、燕师伐周,二十年郑伯执燕伯仲文,以其伐周之故,

《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记载:郑文公娶了姞姓燕国的女子“燕姞”,梦见燕国开国国君姞伯鯈以天使身份赠给兰花,“燕姞”就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子兰”,成为后来的郑国国君郑穆公。“梦兰之喜”,就成了喜得贵子的吉祥话,一直流传到现代。

《左传·宣公三年》还记载: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姬、姞两姓联婚结为配偶,他们的子孙一定繁衍昌盛。姓姞的人,是吉祥的人。姬姓始祖后稷的正妻,就是姞姓的女子。如今郑子兰是姞姓的外甥,或许是上天要是他光大,他一定会成为郑国的国君,他的后代必然也会繁衍昌盛的。

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四月,郑国入侵卫国,卫国以燕国军队讨伐郑国。

鲁桓公十二年(前700年)七月丁亥日,与鲁桓公、宋庄公会盟于谷丘。

鲁桓公十三年(699年)二月己巳日,鲁国和纪国、郑国会盟,并与齐、宋、卫、燕四国大战,败齐、宋、卫、燕四国军队。

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周公黑肩想杀了周庄王,立王子克(周桓王子,周庄王弟)为天子。辛伯把此事告诉了周庄王,并与周庄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逃奔到燕国。

鲁庄公十九年(前675年),燕国与卫国、周惠王的叔叔王子穨(王子颓)一起讨伐周惠王,周惠王逃到温,王子穨即位为周王。

鲁庄公二十年(前674年)春,周惠王向郑国告急,郑厉公率军攻打王子颓不胜,擒获了燕国国君燕伯仲文。

 

59,滑国是周朝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与郑国相邻。据《重修滑县志》记载:约公元前1000年,周康王执政时,封周公第八子封于滑,为滑伯”。滑国先是在今河南滑县,后迁至河南偃师府店镇。

滑国就在以今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为中心,偃师东南巩义市西南以及登封市北部一带,它的国都就在府店村北一公里偏东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古滑国都城所在地,流经这里的一条小河就叫滑城河

公元前678年,滑国君主参加了霸主齐桓公组织的幽之会。之后,由于靠近强盛的郑国,滑国成为了郑国的与国。但这样的政策也有过改变。公元前640年,郑国因为滑国的背叛而攻入滑国都邑。于是滑国人服从郑国,但郑国军队回国后,滑国再一次倒向卫国。因此公元前636年,郑国再一次讨伐滑国。周襄王为滑国求情。触发周王室和郑文公的矛盾,导致周郑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627年,秦国东征郑国的军队灭亡滑国,撤军回国,途中为晋国军队全歼,是为秦晋肴之战。秦国虽灭滑国,却无法占领其土地。滑国土地之后由晋国所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晋人语:“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可证此处所论姬姓滑国,最终为晋国所取。[1]

滑国灭亡编辑

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准备进攻郑国,但是上了牛贩子弦高的当,以为郑国真的早已得知消息,有了防守准备,所以不敢再攻打郑国,可是又怕回去无法向秦穆公交差,就顺手灭了滑国,抢了不少玉帛、粮食和男女人口,装满几百辆大车,取道而回。四月十四日,他带领的军队到了地势险绝的崤山地带(今河南陕县东),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晋军杀得全军覆没,他自己和西乞术、白乙丙两名副将也做了俘虏。晋襄公打算把他们几个押到太庙里,宰掉当祭品。幸好孟明视回了秦国。

 

60,曲沃

《东周列国志》:却说晋国姬姓,侯爵。自周成王时,剪桐叶为珪,封其弟叔虞于此。传九世至穆侯。穆侯生二子,长曰仇,次曰成师。穆侯薨,子仇立,是为文侯。文侯薨,子昭侯立,畏其叔父桓叔之强,乃割曲沃以封之,谓之曲沃伯,改晋号曰翼,谓之二晋。[1]

有说法翼国方面之所以改称翼侯,是因为曲沃伯称晋侯了,徐伯鸿《晋侯墓葬用鼎制度考》认为曲沃桓叔于前739年称晋侯,《今本竹书纪年》认为始自前731年曲沃庄伯继位,王恩田《“曲沃叛王”与晋公戈年代》则借由晋公戈的发现,证明最晚在晋武公四年(前712年)曲沃国君不仅已经自称“晋公”,而且已经开始使用自己的纪年和历法了

 

曲沃桓叔说编辑

《制度考》:翼人立其子孝侯于翼,只得更号为翼侯。孝侯何以要更号为翼侯?推测起来,此时曲沃愈加强盛,孝侯比昭侯更加微弱,为了自保其身,只得放弃晋侯称号,屈称翼侯以示对曲沃的避让。是时,桓叔便依仗自身的势力,堂而皇之地自称晋侯了。

  晋侯喜父器铭载:“隹(唯)五月初吉庚寅”,验诸《张表》,我们选取公元前739年五月历日与器铭历日对勘。查《张表》,公元前739年子正五月戊子朔, 初三庚寅,是月为小月,初三新月始出合于初吉,是年为平王32年,也就是晋昭侯七年。《史记·晋世家》载:“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

  《诗经·唐风·扬之水》以文学的语言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这件事。

  《唐风·扬之水》透露,此时,桓叔已穿起了红边衣领的中衣,俨然以诸侯自居,并暗中发布了政变令。 恐怕就在这个时候,桓叔铸造了晋侯的礼器,并自称晋侯了。自此,晋国二侯并立,事实上已二国分立,所谓“别为沃国,不复属晋”。[3-4]

曲沃庄伯说编辑

《今本竹书.周平王.四十年》: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鱓立,是为庄伯。(原注:自是晋侯在翼,称翼侯。)[3-4]

晋武公说编辑

王恩田《“曲沃叛王”与晋公戈年代》--

  晋国国君称“公”是晋国春秋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确定晋公戈的年代至关重要。

  据《晋世家》曲沃君第一代称曲沃桓叔。第二代称曲沃庄伯。第三代即改称曲沃武公。桓、庄、武均为谥称。而据《左传·隐公五年》春“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武氏、尹氏助之,翼侯奔随。”而在当年的夏季,“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国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这里的“王”即周桓王。“曲沃”指曲沃庄伯。据《路史·余论五》“春秋用周正”条引《汲冢纪年》:“晋起自殇叔。至庄伯十一年,鲁隐之元年也。”鲁隐公元年当曲沃庄伯十一年,则鲁隐公五年,当庄伯十五年亦即周桓王二年(前718年)。

  关于“曲沃叛王”的内容,史籍失载。从庄伯之子改称武公看,所谓“叛王”,应是不经周王册命,而擅自称“晋公”。【庄伯十五年称“晋公”。(这句话莫名其妙的,乱入?)】据《年表》庄伯称公以后两年的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庄伯卒,子称立,为武公。”则晋公戈铭文的四年,不可能是庄伯纪年,而只能是庄伯之子武公及其以后曲沃一支国君的纪年。而据《史记·年表》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周,因命武公为晋君,并其地”。次年“晋武公称并晋,已立三十九年,不更元,因其元年”。《晋世家》:“晋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厘王。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列为诸侯。於是尽并晋地而有之。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左传·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以一军为晋侯。”鲁庄公十六年为前678年,继武公而嗣位的晋献公元年为前677年,献公在位二十六年,死于前651年。

  如上所述,从晋公戈的形制看其年代下限应是前710~前689年,可见晋公戈的晋公不可能是武公之子晋献公,而只能是晋武公。晋世家所说的“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列为诸侯。……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是前679年。武公为晋君后的第三年(前677年)即已死去。因此晋公戈的“四年”不可能是周“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侯”以后的四年,只能是武公即位的四年(前714年)。武公之父庄伯死于鲁隐公七年(前716年),武公元年应是前715年,武公四年应是前712年。

  由于武公之父庄伯已经“叛王”,武公不可能再使用周王纪年。也不可能再使用周正,而只能使用夏正。查张培瑜《春秋朔闰表》前712年夏正六月庚辰朔。丁亥为八日,与戈铭“四年六月初吉丁亥”相符。应该指出:上引《晋世家》“更号曰晋武公”说法是错误的。“武”是谥称,不是生称。所谓“更号”是周王朝更改了称号,承认的“曲沃叛王”自称“晋公”的事实。

  晋公戈的发现证明,最晚在晋武公四年(前712年)曲沃国君不仅已经自称“晋公”,而且已经开始使用自己的纪年和历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