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嫁衣依然鲜艳——记汕尾传统婚嫁习俗演变

 中王 2016-04-27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婚嫁习俗。古老传统的红嫁衣趟过了历史的长河,抛却了一些赘饰,新绣上了“文明之花”,如今,愈加的明艳动人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以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不少传统婚嫁习俗已经改变或者遗落,人们的婚礼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些摩登,却少了些传统色彩,这里面有进步也有遗憾。

  怎样才能少些遗憾多些进步?怎样让我们的传统婚嫁习俗的糟粕得以去除,精华得到更好流传?这些问题的解决前提是要对传统婚嫁习俗、文化有一定的考察和认知。在此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旧时汕尾的充满渔民色彩的传统婚假习俗。

  旧时汕尾婚俗的程序很多、很繁杂,具体的习俗程序:



订婚:

  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时机已成熟。彼此互相通知双方父母“相睇”,订下这门亲事。一般地,相亲必须挑个好日子。双方家长“鉴定”后彼此没有什么意见,就可以以协商结婚事宜了。在此之前,还免不了排排男女双方的“八字”。“八”字吻合,可以婚娶,那这门亲事算是定下来了。然后,就是请一个先生排个婚礼的好日子。值得一提的是,迎娶新娘,举行婚礼的良辰吉时,都在晚上或凌晨进行。海陆丰有一句这样的俗语:半夜新娘进门来。


穿衣打扮:

  新娘出嫁之前,要请一个长命婆(村里儿孙满堂年岁很人的老妇人)为其梳妆打扮,咬胭脂,抹水粉,绞脸毛。长命婆给新娘子梳头还要念念有词,俗称做四句“一梳直梳到底,二梳白头如意,三梳三男二女……”。穿嫁衣必须坐在娘家的“湖感” (圆形状竹状编制品)中央,一般穿五件衣服,第二件必须反面穿上,第三件为白衫,俗有死人打扮之说。


哭嫁:

  上轿之前,新娘必须对着父母嚎淘大哭。即表达出嫁对父母亲人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也反映出为人媳妇的焦虑与悲伤,有民谣:鸡安仔,尾弯弯,做人媳妇真艰难,晚晚睡,早早起,到厨房,碗筷洗,出客厅,清桌椅……


镖青:

  青为榕树树枝做成,由陪轿的“好命婆”把新娘家一路带来的“青”,镖上新郎家的房顶,预示好兆头。


入屋:

  新娘到新郎家门口,如果这时入门的良辰吉时还未到,对不起,夫家人搬张凳子,新娘只得在外头坐等吉时,等到良辰吉时方可入屋。一般人家在门口放置火盆,新娘要跨过“火盆”,以五行之火“去煞”。新娘万万不能踏上门槛石,若踩上,便会给这场婚姻笼罩上预后不祥的阴云。


圆房:

  一般地,头天晚上,新娘子不能入洞房,也不能坐在新床上,更不能与新郎圆房。当然这是受旧时海陆丰重男轻女思想影响。




  现在,婚礼习俗已经发生了大变化。在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及西方婚礼习俗的冲击下,以及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指导的影响下,旧时从订婚到圆房这一系列过程,省略了很多迷信和荒谬的程序,婚礼的程序也中西合壁。

  但也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晚上迎娶新娘、汕尾渔民家的儿女结婚上要对唱渔歌……渔家婚礼一般在两艘船上举行,两船相隔十几米,中间以一尺半横木板相连。对完渔歌,新郎过木板把新娘背回自己家的船上,开始他们幸福的生活。



来源|新浪博客

图片|百度百科

编辑|小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