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这个故事,才知道澳新军团日原来这么感人!

 我图书馆文木今 2016-04-27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事发生在一战时期的法国西线战场,两名新西兰士兵被困在敌军阵线后方,正想方设法回到安全地带。


泥泞的战壕里,他们隐约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循着声响他们发现了这个幸存的婴儿,死去的父母将孩子保护在自己身下。


其中一个士兵不想搭救,寂静的战场上,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吸引敌人的注意,更不要说一个无法控制的婴儿。

抱着一个啼哭不止的婴儿犹如怀抱一颗“不定时炸弹”,不仅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最后可能连孩子也无法保全。


另一名士兵Paddy无论如何也不忍抛弃,对他来说,这是对战争之恶的救赎,也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铁汉柔情,两名士兵在战壕里展开了一场人性的拉锯……

《Poppy》   时长 10:38

影片解读

观影过程中,婴儿的哭声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明亮的啼哭与黯淡的战场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一个幼小的生命面前,战争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我们的注意力和故事主人公一样,都聚焦在这个襁褓中的孩子身上。



襁褓中包裹着的是生命,军装遮盖下的难道就不是吗?“春秋无义战”,生命面前,试问又有哪一场战争称得上正义?

战争没有胜利者,无论胜败都建立在无数涂炭的生灵之上。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和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大约1500万死亡2000万受伤,整个死亡人数包括1000万士兵700万平民

其中,有一些远离家乡,到加利波利半岛作战的新西兰人,而我们熟知的澳新军团日( Anzac Day)就是为了在每年的4月25日,纪念他们的英勇牺牲。

1915年4月25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于在加利波利半岛(Gallipoli Peninsula)登陆,战役伤亡惨重,共造成超过130,000人阵亡,其中包括2779名新西兰军人


我们纪念这场战役,不论成败,而是有感于军人们保卫家园、为国捐躯的信念,是为了提醒世人珍惜和平、礼赞生命!

红色罂粟

短片中,Paddy为了保护孩子倒在敌军的刺刀下,鲜血汩汩而出,在泥泞的战壕里像极了一朵火红的罂粟……


当天夜里,幸存的士兵抱着孩子蜷缩在一辆报废坦克旁,远方的战火在地平线上连绵,冰冷的战争机器竟然成为生命的庇护所。

地上开满了星星点点的红色罂粟,士兵温柔地摘下一朵,将花轻轻放在孩子的颈边。


红色罂粟象征着两名新西兰士兵的人性光辉,也象征着生命可贵、希望之美。短片结尾,士兵将婴儿托付给了一名修女,他告诉她,这个孩子叫Poppy……


关于短片

David Coyle写下这个剧本时还是一个18岁的学生,他的曾祖父就是短片中的两个军人之一。

导演James Cunningham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决定制作一部CGI动画短片。

James Cunningham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是一个大背景下的小故事,故事本身短小精悍,而动画就是一种直击本质的表现形式。同时CGI比普通动画更具潜力,结合一个强大的故事,可以把很多叙事上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来源:新西兰天维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