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茯苓」不传之秘

 凡乐仙缘 2016-04-27

导  语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因其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故古人谓之为“四时神药”。那么,茯苓在临床应用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临床中药学专家郑虎占教授今天就来讲解您不知道的中药茯苓的临床应用!




茯苓的性能特点是主“下行”而培脾土,熟悉此特点,是合理应用该药的关键。


茯苓的整个生命过程都伏藏于地下,不外透生苗,无枝无叶无花无果,其气集中于下,故药性主下行。因为性善下行。因入肾、膀胱经,可以利小便;入心经,可以宁心安神。


茯苓为利水渗湿的要药,举凡水肿、小便不利、身重难以转侧者,皆可用其下行渗利之性加以调治。如治疗水气停蓄之小便不利、口渴,常与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大腹皮、车前子、瞿麦等同用,如五苓散。治疗水肿兼阴虚之小便不利、心烦等,可与猪苓、泽泻、滑石、阿胶等配伍,如猪苓汤。治疗水气在四肢之四肢肿重,配伍黄芪、防己、桂枝、车前子、丝瓜络等,如防己茯苓汤,其中茯苓用量应为黄芪的二倍。我在临床用防己茯苓汤为主,治疗四肢沉重肿胀,多取佳效。


茯苓善利小便,若小便自利的患者,应慎用。正如《伤寒论》96条及316条所云,“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小便利者,去茯苓”。


茯苓利水的作用,以茯苓皮作用最佳。我每用茯苓皮15g,大腹皮10g,五加皮6g,陈皮10g,生姜皮15g,即五皮饮,治疗水肿,肿在上半身者加苏叶、杏仁、荆芥、防风等,肿在下半身者加粉防己、木通、赤小豆等,每有显效。


茯苓药性下行,还体现在安定心神方面,可治疗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健忘、烦躁等,常与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远志、酸枣仁、当归等同用,如归脾汤。我常在临床应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定志小丸(生晒参、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加入桃仁、桂枝、大黄、百合、甘草等,治疗精神分裂症表现为间歇性的烦躁、妄言、妄听、妄觉等,有一定疗效,供参考。


茯苓药性趋下,又可引阳下行。《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六味回阳饮的方后云:“若虚阳上浮者,加茯苓二钱。”但这一功用,临床往往易被忽略,临床医师应予注意。


茯苓的另一个药性特点是培脾土。茯苓伏藏土中而生,禀土气至厚,故能培补脾土,健脾益气。加之本品具有利水之功,水湿去则脾自健,所以茯苓是一味健脾利湿的常用药。可以用茯苓配人参、白术、炙甘草,组成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配人参、白术、薏苡仁、山药、莲子、桔梗等,组成参苓白术散,主治脾虚湿盛之泄泻;配藿香、厚朴、陈皮、苍术、滑石、神曲等,组成加减正气散,治疗湿盛伤脾之泄泻、腹胀、纳呆、舌浊;配半夏、陈皮、炙甘草,即二陈汤,治疗湿痰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配桂枝、白术、炙甘草,即苓桂术甘汤,主治痰饮,若加入泽泻、瓜蒌、薤白、丹参等,治疗水饮上凌心神之心悸、胸闷、脉弦等有效,现在可用茯苓治疗冠心病、风心病。


此外,我还时常外用茯苓,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润肤、保湿之效。正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六》所记载:“治肤色粗陋,皮厚状丑方:白蜜和茯苓粉,敷之,七日愈。”可供参考。


茯苓为干燥菌核入药,菌核自内而外,分为四个部分,即茯神、白茯苓(茯苓)、赤茯苓和茯苓皮,分别作四种药物使用。茯神居于中间,长于安定心神。白茯苓既能安神,又可健脾,且能利水。赤茯苓药性偏凉,功能清热利水,主治湿热内盛之小便不利。茯苓皮在最外层,皮可达皮,功擅利水消肿。

茯苓与猪苓,均可利水渗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但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而茯苓兼有宁心安神及健脾之功,是猪苓所不具备的。


茯苓入煎剂时,应先煎或打碎入煎,以促进有效成分的煎出。《中国药典》规定,茯苓常用量为9~15g。孕妇及阴虚患者慎服。


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免疫功能,保肝,降低转氨酶,抗溃疡等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