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著名篆刻家简介

 芝润斋 2016-04-27


 

清代著名篆刻家 <wbr>简介

清代著名篆刻家 <wbr>简介


清代著名篆刻家简介

 

汪启淑(17281800)清代篆刻鉴别家.字慎仪,号秀峰,,安徽歙县人.官兵部职方可郎中.酷爱印章,自称印癖先生.侨寓杭州,家有「开万楼上藏善本书数千种, 搜有周秦至元明印章数万钮.与同里丁敬,黄易,金农等极为友善.辑有《飞鸿 堂印谱》五集,《汉铜印丛》十二卷等多至二十馀台.另有《续印人传》八卷,《水曹清暇录》,《小粉场日记》等.  

 

潘西凤清代篆刻家.字桐冈,号老桐,别号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侨居扬州. 约创作活动於乾隆(17361795).为王良常弟子.与郑燮,等友善.精篆刻, 古拙有致.并擅刻竹制印章,分贻戚友.子封,字小桐,亦善刻竹印.

 

桂馥(1736-1805) 清代篆刻家,文字训诂学家.字末谷,号冬卉,别署渎井复民,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登进士,宫云南永平县知县.藏书甚富,好考订文学源流.篆刻宗秦汉玺印,刀法挺拔,不求时尚,非至好不能得其所刻,作品流传至少.研究语言文字之学,取《说文解字》与古代诸经典文义相参校.著有《缪篆分韵》五卷,《续三十五举》,《说文义证》等。.

 

乔林 清代篆刻家.字翰园,号西墅,晚号墨庄江苏如皋人.善篆隶书.篆刻师法许容, 颇负时誉;善刻晶,,瓷何等北各臻其妙.侧款作行草,间亦刻隶.亦工画.子昱,字丹辉,号锦潭.篆刻承家学,兼长水墨兰竹.

 

张燕昌(17381814)清代篆刻家.字芑堂,号文渔,一作文鱼,别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优贡生,举孝廉方正.篆刻拜丁敬为师.工篆,,能飞白,擅金石文字考证.昼兰得陈古白意.著有《金石契》,《飞白书隶》,《石鼓文存》及《芑 堂刻印》。.

 

鞠履厚清代篆刻家.字坤皋,又字樵霞,别号一草主人.奉贤(今属上海市).篆刻工整秀丽,功力极深.与其表兄王玉如,均为云间(今上海市松江)篆刻名手著有《坤皋铁笔》二卷。.

 

董洵(1740-?)清代篆刻家.字企泉,号小也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今绍兴).曾官通判,弃官后,落拓京师,卖印为生.与同时人余集,黄钺,赵秉冲,罗聘等友 ,为罗聘刻印独多.所作虽事法秦汉,但结构多变化,无妍媚之态,别有新意. 刻款亦潇洒自然.善书,工兰竹.嘉庆十七年(1812)尚在世.著有《小池诗钞》, 《多野斋印说》,《石寿轩印谱》.作品欣赏。

 

陈克恕(17411809) 清代篆刻家.字体行,号目耕,又号吟香,健清,妙果山人 ,浙江海宁人.善篆隶书,篆刻学.其篆刻颇为工稳,惜较板滞,缺少变 ,流传作品不多.著有《存几希斋印存》四卷,《篆刻针度》八卷,《篆 学示斯》二卷,《篆体经眼》二卷等.

 

蒋仁(17431795)清代篆刻家.原名奉,字阶平,后得「蒋仁」古铜印,乃更名,号山堂,别号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篆刻师法丁敬,参以已意,於流利中见朴茂,且以颜体行楷刻侧款,别有风致.与丁敬,黄易,奚冈齐名.为「西冷八家」之一.兼善书法.作品欣赏。

 

邓石如(17431805) 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原名琰,又字顽伯,一件完伯,别号 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精四体书.篆书得汉碑篆额及唐李阳冰《三 坟记》等篆字的体势笔意,沈雄朴厚,自成面目,一洗刻板拘谨之风.曾书《黄 鹤楼诗轴》,《晚眺峻爽楼诗轴》,《四体书屏》,《沧海日长联》等.篆刻得力於书 ,苍劲庄重,流利清新,使当时局限於取法秦汉玺印的风气为之一变,世称「邓 派」,亦称「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子传密,原名尚玺,字守之, 号少白,亦工篆,议和篆刻,能传家法.作品欣赏

 

巴慰祖(1744-1793)清代篆刻家.字隽堂,晋堂,号予籍,又号子安,莲航等,安徽歙县人.生於乾隆九年,卒於乾隆五十八年.富收藏,工书画.篆刻初宗程邃,后於书体章法,有所改进,所作构 思精密,用刀挺秀,自具面目.尝摹刻《顾氏集古印谱》,将其中部份秦汉印辑 成《四香堂摹印》二卷,精心细作,几可乱真.复有《百寿图印谱》一卷.

 

林德树清代篆刻家.字德树,号雨苍,别号桃花洞口渔人,晚号晴坪老人,福建福州人. 篆刻结构工稳,章法安详,侧款作行楷.著有《印商》二卷.

 

黄易(1744-1802) 清代篆刻家,书昼家.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仁和(今杭州).篆刻醇厚渊雅,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冷八家之一.擅山水,笔墨清篇,亦写墨悔.曾作《看潮图「《溪水清远图》,《李竹懒诗意图》,《墨悔图和《仿元人观瀑图》等.传世画还有《悔花图》,《开河舟中诗意扇》等,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工隶书,沈著有致;兼喜集金石文字.官山东济宁府同知时,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并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与丁敬,蒋仁,奚冈齐 .

  

奚冈(17461803)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名钢,字纯章,号铁生,又号萝龛,蝶野子,别署鹤渚生, 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原籍安徽新安(今歙县),寓浙江杭州西湖.擅篆刻,宗秦汉,师法丁敬,并有发展,风格清隽,为浙派印人之杰出者.与丁敬,黄易,蒋仁齐名,为杭郡四名家;再加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为西冷八家.。亦工诗善书,长於绘事,性孤介, 非其人不予.书兼工四体,真书法褚遂良,古隶笔意超逸,高出流辈.山水潇洒 清润,得董其昌法.老年入李流芳一派.花卉有恽寿平气韵,兰竹亦超脱,为浙中昼家巨擘.曾作《溪山素秋图「《蕉竹幽兰图》,《春林归翼图》等轴.传世画还有《蕉林学书图》卷,《题襟馆图》卷,现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有《冬花庵烬馀稿》。

  

张开福清代篆刻家.字质民,号石匏,晚号太华归云叟,浙江海盐人.张燕昌子.工画 ,精篆刻,宗家法.家贫,常遨游,所至搜访残阙於荒烟丛棘中,偶有所获, 必手拓以返.故其学亦旁及考证金石.著有《山樵书外纪》一卷等.

 

胡唐(1765-?)清代篆刻家.初名长庚,字子西,别署城东居士,安徽歙县人.约生於清乾隆三十年,卒年不详.巴慰祖外甥.工书法篆刻一如其舅,风格婉约清丽,小行书侧款尤精绝.道光六年 (1826)尚在世.并无印谱传世,程芝华曾摹刻巴,胡作品成《古蜗篆居印述》巴胡两家,以精严取胜,赵之谦甚为称赞,并且也受了他们的影响.作品欣赏

 

翁大年(17601842)清代篆刻家.初名鸿字叔钧,又字叔均,号陶斋,江苏吴江人.精考证,篆刻取法秦汉,结体工致妥贴.侧款作小楷,颇有韵致著有《古官印志》 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斋金石考》二卷,《瞿氏印考辨证》 一卷,《旧馆坛碑考》二卷,《陶斋印谱》二卷.

 

陈豫钟(1762-1806)清代篆刻家.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卒於嘉庆十一年.篆刻早年师法 文彭,何震,后学丁敬,工整秀致,侧款尤为清丽.为西冷八家之一.亦能书昼, 善松竹.与陈鸿寿齐名,世称「二陈」.著有《求是斋集》,《今古画人传》,《明画姓氏韵编》等,篆刻作品收录於《西泠八家印谱》中.作品欣赏

 

钱善扬(1765-1807)清代篆刻家.字顺父,又作顺甫,又字慎甫,号几山,又号麂山,浙江秀水(今嘉兴).钱载之孙篆刻取法秦汉,苍茫古朴,在疏密处理上亦别出心裁,作品流传极少.昼善墨竹,得其祖法,亦具奇趣.与同里文鼎同学,极友善.著有《几山吟稿》.

 

文鼎(1766-1852)清代篆刻家,画家.字学匡,号后山,别号后翁,浙江秀水(今嘉兴).颜所居曰「停云旧筑」.文宗咸丰元年(1851)徵举孝廉方正,不乱篆刻谨严,章法二亿,得文彭遗言.亦精刻竹,所刻扇骨或臂搁,皆自作书昼.善山水,松石,师法文徵明,亦秀丽绝俗,曾作《张琴和古松图》,《桐华书屋图》《榴花蒲酒图》,《虬松图》等.传世昼还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作《梅华水榭图》轴,图录於《名人书画》;道光四年(1824)作《梅兰绮石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精鉴别,富收藏,曾得汉元延三斗鋗,因颜其室曰「三斗鋗斋」.与同里钱善扬为同学,论书读昼,往还甚密.著有《五字不损本诗稿》.

 

陈鸿寿17681822)清代篆刻家,书昼家,制陶家.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公,别号种榆道人,夹谷亭长,浙江钱塘(今杭州).陈士播孙.仁宗嘉庆六年(1801)拔贡,官淮安同知.篆刻继杭郡四名家丁敬,奚冈,黄易,蒋仁.取法秦汉,擅切刀,纵肆爽利,浙中人多宗之,并对后来取法浙派者影响颇深.为西冷八人家之一.官溧阳县时,曾设计有紫砂壶样十八式,由制陶家杨彭年为之制茶具,经其刻诗词书书壶身刻「阿曼陀室」铭文,风行一既有「曼生壶」之称.亦擅竹刻,筛乱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诗文书昼皆以资胜,以学古受知於阮元,尤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臣,八分书简占超逸.画山水不著笔,悠然意远,在姚云东(公绶),程孟阳(嘉燧),兼工花卉,兰竹,与陈豫锺齐名,世称「二陈」.著有《种榆仙馆印谱》,《桑连理馆集》等.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陈曼生花卉册》影印本.作品欣赏

 

高垲(1769-1839) 清代篆刻家.字子高,号爽泉,浙江杭州人.曾为阮元幕客.篆刻宗浙派,秀劲有法.书法秀丽绝俗,颇见功力,又善小楷.曾手写薛氏钟鼎款识并释文考证。.

 

瞿中溶(1769-1842) 清代篆刻家.字镜涛,号木夫,又号苌生,晚号木居士,江苏定(今属上海市).同里钱大昕之婿.仁宗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官湖南布政司理问.广搜访,富收藏,工书昼,好篆刻,尤精金石考证之学.生平勤於著述,故书昼篆刻作品存世较少.著有《汉金文篇》,《湖南金石志》,《吴郡金石志》,《集古官印考人《集古虎符鱼符考》,《古玉图录》,《弈载堂文集》,《古泉山馆集》等.

 

孔千秋清代篆刻家.原名广居,号瑶山,作瑶珊,尧山,江苏江阴人.约创作活动於乾隆(1736-1795).因得「孔千秋」汉铜印一枚,遂改名千秋.又得奇石一座,峦壑幽邃,有文徵明署刻瑶山二字,因号瑶山.通六书,工篆,.篆刻师秦汉铸印,工整滔劲;摹刻碑帖,尤能传神.毕沅《经训堂法帖》,多为其手刻.著有《说文疑疑》,《玉台印谱》.其子昭孔,孙显三,均以篆刻世其业.

 

徐同柏(177518601854) 清代篆刻家.原名大桩,字籀庄,又字寿藏,浙江嘉兴人.得舅氏张廷济指授.精研六书,篆籀,多识古文奇字.廷济所用 ,多出其手,得古器,必与之考证..著有《从古堂款识学》十六卷,《从古堂吟稿》等.

  

孙均(17771826) 清代篆刻家.字古云,又字诒孙,浙江杭州人.篆刻宗陈鸿 寿,有育劲浑朴之趣,善昼花卉,得徐渭,陈道复笔意.中年奉母南归, 侨寓吴门(苏州).

 

屠倬(17811828)清代诗人,画家,篆刻家.字孟昭,号琴坞晚号浅园,浙江塘(今杭州).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任江苏仪徵县令时,以纺织之具教民,颇得民心.道光元年(1821),官至袁州知府.善画山水远宗董源,米芾,近师奚冈.意境开拓,笔墨苍润,有融浑秀逸之气.兼工花卉兰竹,金石篆刻亦具功力.篆刻宗陈鸿寿,用单刀刻边款,得自然浑仆之趣.传世作品有嘉庆七年作《萧寥溪烟图》轴.十七年作《墨竹图》轴,均图於《金石家书画一集》;二十四年作《墨梅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亦工诗,著有《是程堂集》

 

杨澥(17811850)清代篆刻家.原名海,字竹塘,又字竹唐,号龙石,晚号野航,别号石公山人,江苏吴江人,深研金石考据,并善刻竹.篆刻早年学浙派,后重秦,,力矫妩媚之习,自有特点.晚年刻正书,隶书侧款,得汉魏六朝碑刻遗意.著有《杨龙石印存》二卷.

 

赵之琛(17811860)清代篆刻家,昼家.字次闲,号献父,别号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今杭州).精心嗜古,遂金石之学,篆刻早年师法陈鸿寿,后以陈豫锺为师,兼取各家之长,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单刀著名.为西冷八家之一.亦工书善昼,媲美奚冈.山水师黄公望,倪钻,以肃疏幽淡为宗.花卉笔意潇洒,点色清雅,饶有华邑神趣.间作草虫,随意点染,体态毕肖,为写生能手.晚年喜昼佛像.传世作品有道光十七年(1837)作《南极老人图》轴,图录於《中国名昼宝鉴二十年作《大士图》,图录於《金石家书昼集》;三十年作《悔花幽篁图》 图录於《艺林月刊》第八期.著有《补罗迦室印谱》.作品欣赏

 

冯承辉(17861840) 清代篆刻家.字少眉,又字少糜,号伯承,别号老糜,眉道人,悔花昼隐,松江(今属上海市).篆刻取法秦汉,旁及浙院两派,所作能出新意,自成面目.工昼人物,花卉,而昼梅有独到处.著有《古铁斋印谱》,《印学管见》,《历朝印识》,《题昼小稿》等.

 

王应绶(17881841)清代篆刻家.一名日申,号子若,江苏太仓人,王原祁裔孙.精篆刻,工篆,隶书,善画山水,并皆佳妙.尝应葛廉山之聘,以砚石百馀方,缩摹汉砚刻成《百汉砚碑》,神态毕肖.

 

 达受(17911858)清代篆刻家,书昼家.僧人.字六舟,,别号寒泉,南屏退等,浙江海昌(今海宁).俗姓姚,为白马寺僧;一说本姓陈,名畯.善篆刻,尤精摹拓器,碑帖,阮元誉为「金石僧」.工篆,隶书,擅山水,花卉,得青籐老人纵逸之风.曾作《群仙祝寿图》;传世昼迹有《墨悔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亦好收藏,精鉴别,曾筑磨砖作镜室及墨王楼以储古物,所藏唐代怀素《小字千文》真迹,为稀世珍宝.因追慕怀素以蕉叶代纸练字而名所居曰「绿天广」,乃自号「小绿天庵僧」.与何基,戴熙交往甚密.曾主持杭州西湖净慈寺,苏州沧浪亭大云庵.著有《小绿天庵吟草》,《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山野纪事诗》等.

 

黄学圮清代篆刻家.字孺子,号楚桥,江苏如皋人.篆刻工整有法度,大小篆咸能得其生趣.嘉庆,道光(1796-1850)间著有《历朝史印》,朱珪,陶澍,石韫玉,梁帝钜为之作序.除《历朝史印》十卷外,另著有《楚桥印稿》四卷.

 

程庭鹭(17961858)清代画家,篆刻家.字序伯,号蘅乡,红蘅生,梦盦等.(今属上海市).早岁问业於陈文述(1771-1843),居苏州多年.工诗词骈文,并擅青.画山水从文徵明入手,笔墨劲秀者居多.后得钱杜指授,清苍雅秀,近李流芳.篆刻上溯秦汉,有《小松园阁印本》.传世作品有咸丰六年(1856)作《为秋谷写山水》轴,图录於《金石家书画集》;同年作《仿王奉常设色》扇面, 图录於《历代名人集》.著有《练水画徵录》,《篛庵画尘》等.

 

吴熙载(17991870) 清代篆刻家,昼昼来.原名廷颺,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方竹丈人,江苏仪徵人.工四体书,尤精篆,,温婉圆健.篆刻学邓石如,并参汉印,於遒凝练中见流畅.

  

曹世模清代篆刻家.字子范,号山彦,浙江秀水(今嘉兴).篆刻取法秦汉,谨严古朴,颇有韵致.又善刻竹.尝摹秦汉官私印为《强勉斋印谱》二卷.兄世楷,号芹泉,亦工篆刻及镌竹木。.

 

何昆玉清代篆刻家.字伯瑜,广东高要人.篆刻师法秦汉,旁及浙派,所作谨严浑厚,时出新意.尤擅模拓彝器,尝客山东潍陈介祺家,得见陈氏所藏古物,赏奇析疑,见闻日广,鉴别遂精.辑有《吉金斋古铜印谱》六卷.

 

张辛(18111848) 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从子,张廷济侄,尝为廷济刻印,极受称赏.廷济清仪阁中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得窥珍秘,其艺日进.兼善刻竹,苍劲浑朴,别有生趣.

 

吴咨(18131858) 清代篆刻家.字圣俞,又字晒予,江苏武进人.曾学於李兆洛,工篆,隶书.能昼花卉,鱼鸟,得恽寿平神趣.尤精篆刻,所见金石文字,秦汉碑版极多,故所作多字印与笔昼繁复之字,处理妥贴舒畅.曾寄居江阴陈式金家,为其刻印颇多.著有《续三十五举》及《适园印存》二卷,《适园印印》四卷.

 

陈介祺(18131884)清代篆刻家,鉴别家.字寿卿,号簠斋,别号海滨病叟,山东潍县(今潍坊).富收藏,精鉴别.工书法,以颜真卿笔意出入钟鼎文字,自成一家.生平好占文字,与吴式芬,潘祖荫,吴云,吴大澄等,文字之交甚密.因藏有十钟,名其斋曰「十钟山房」.又以三代玺及秦汉印万馀方,辑成《十钟山房印举》.

 

胡震(18171862)清代篆刻家.字伯恐,不恐,号鼻山,别号胡鼻山人,富春山人,富春大岭长,浙江富阳人.对篆,隶之学,造诣均深,尤工隶书.所作有乱头粗服,天真自然之致.与钱松往还甚密.同治元年(1862)卒於沪上.

 

钱松(18181860)清代篆刻家.字叔盖,号耐青,铁庐,别号末道士,西郭外史,云居山人,浙江钱塘(今杭州),流寓上海.善书法,能山水,花卉.精鉴别,工篆刻,为西冷八家之一.曾摹汉印二千方,所刻雄浑淳朴,在浙派中别具面目.著有《未虚室印谱》,《铁庐印谱》.传世昼迹有咸丰七年(1857)作《梅竹图》轴,图录於《名人梅花集》;八年作《仿黄子久山水图》轴,图录於《金石家书昼集》;同年又作《仿白玉蟾梅花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欣赏

 

江尊(18181908) 清代篆刻家.字尊生,号西谷,浙江钱塘(今杭州).晚寓吴中.工篆刻,为赵之琛弟子,传乃师衣钵.戴熙,黄谷原为其作《西谷 图》卷,均名流题咏.

 

孙三锡清代篆刻家.字桂山,又字桂珊,子宠,号怀叔,别号碧壶生,华南逸史,浙江平湖人;一说晚徙海盐;平湖,海盐,明清时均属嘉兴府.官陕西蛰厔县丞.工书法,学孙过庭.善刻竹;篆刻师陈鸿寿,浑朴遒劲,颇有韵致.善昼花鸟,为江介门生,亦清丽绝俗.

 

徐三庚(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井叠,又号袖海,别号金叠山民,似鱼室主,馀粮生,浙江上虞人.善篆,,常用《吴纪功碑》体势入印,在吴熙载,赵之谦外,能另辟面目.刻款运刀熟练,不加修饰,有生辣遒劲之致.著有《金叠山民印存》二卷.作品欣赏

 

赵之谦(18291884) 清末篆刻家,书昼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盦,憨寮,无闷,铁三,梅盦,浙江会稽(今绍兴).文宗咸丰九年(1859)举人.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知县.博古通今,与文人周白山(字双庚,号四雪,馀姚人)相友善.精篆刻,初学浙,院二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章法讲究,吉劲浑厚,闲静遒丽,别创新格,印侧刻昼像,亦属首创.书法初学颜真卿,兼习南北二派,一度去扬州鬻字,未得时赏,折回后苦心精思,悟彻书画合一之旨,求笔诀於古今人书,得包世臣,张琦的论著,而知钩捺拒送,万毫齐力之法,遂专力於篆隶八分,参以六朝造像,隶书师法邓石如,以魏碑笔势写行书,日臻神妙,创立自己面目.擅昼花卉蔬果,笔墨酣畅,水墨交融,设色浓艳,有宽博淳厚之趣,揉合徐渭,原济,李鳝诸家而抒出已意,开清末写意花卉新风.传世作品有《秋葵芭蕉图》轴,《菊花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绣球图》轴,《山茶梅石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著有《二金蝶堂印谱》,《补环字访碑录》,《六朝别字记》等.曾总纂《江西通志》.1935牢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赵伪叔花卉册》影印本.作品欣赏

 

王石经(18331918) 清代篆刻家.字西泉,一字君都,别署甄古斋主,山东潍县人.与同里陈介祺交善,得窥其所藏三代器物,玺印,,瓦等,因对三代,秦汉文字,极有研究.所作篆法运刀,能合古制.刻古玺,有三代鼎彝末经剔刷的款识之生辣感.治汉印,规炬准绳,宁静平稳,颇有清气,惜呈疲软.著有《甄古斋印谱》(又名《西泉印存》).

 

王尔度清代篆刻家.字顷波,江苏江阴人.极膺服邓石如的书法,篆刻,所刻所书均以邓氏为宗,曾摹刻邓印为《古悔阁仿完白山人印誊》二卷.

 

王云清代篆刻家.字石香,号石芗,江苏苏州人.篆刻章法工稳,用刀挺劲,时有新意;侧款作行楷及隶书,秀丽有致.同里曹秋舫将所藏古器编为《怀米山房吉金图》时,其器形及铭文均由石香手摹於石.

 

胡钁(18401910) 清代篆刻家.字匊邻,号老匊,,一作菊,别号晚翠亭长,浙江崇德(今桐乡).生於清道光二十年,卒於宣统二年,享年七十一岁.工诗,善书,精刻印刻竹.得力於汉玉印,凿印诏版.所作白,匠心独运能於疏落中见紧凑,得自然之趣.曾摹刻宋拓《圣教序》,《麻姑仙坛记》及《醴泉铭》不失神韵.刻竹木一如刻石,不以平底光洁取胜,而著眼传神,故亦以刻竹家著名.著有《不波小泊吟草》,《晚翠亭印储》.作品欣赏

中国篆刻艺术史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

  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依据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大多属于战国时期。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其特征是: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有界格。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3枚类似的实物, 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

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小篆相近,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显著的特点。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这种表现形式是后世闲章印的先导。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更明确约定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

  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

  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文武官员常调动,封拜频繁,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印文不加修饰,便为急就章。

  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书公文、记帐目、写书信等。在简牍的递寄往来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止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玺印,这就是所谓的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现了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纸张普遍应用,开始使用朱砂调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废止。因此,用新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时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汉字书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却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

  隋、唐、宋、元时代,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印章与书画有机的融为一体,印章成为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称为金石书画。

  此外,中国最早印学理论著作《学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啸堂集古录》等对古代玺印都有辑录。书画家赵孟頫以擅长刻圆朱文而著称,为历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视的印章范体。

  古代玺印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质地,多为金属和玉石等。这些印材虽有耗损极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但硬度高,坚涩难刻。早在古代的玺印中,曾发现有石质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据传元末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灯光石(即冻石)刻印,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为篆刻艺术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叶。此时印章从实用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独特的篆刻艺术品。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汉扬雄《法言》一书中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指谓作赋修辞时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篆刻艺术明清两代之际好手如林、派别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贯、姓氏、师承关系及活动区域来命名的。明代中叶到晚清近500年间,出现了篆刻艺术繁荣时期。

  明代文彭是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尤以篆刻擅名当代。他继承与创新篆刻艺术,被后来篆刻家奉为篆刻之祖。他圆珠文印,参以小篆结体,秀丽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颇具匠心。

  他以“六书为准则”的主张,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则。由于文彭的倡导,篆刻艺术“一时靡漫,畅开风气”。文彭被称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还有归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简、苏宣等人。与文彭齐名的何震,(文彭的学生)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何震一派被称为徽派。属于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声、董涧、沈风等人。

  明代汪关自创白文刻意仿汉,各树一帜。

  明代文彭《琴罢倚松玩鹤》、何震《听鹂深处》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学盛行,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篆刻能“力变文(彭)、何(震)旧习”,富有创造性。他的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喜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

  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高凤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个性。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当属丁敬和邓石如。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这一流派又经后继者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的继承发扬,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这 8位篆刻家也称为西泠八家。

清代著名篆刻家 <wbr>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