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殊兰-十八学士、白花石蒜

 赵东华 2016-04-27

文殊兰 (一般指亚洲文殊兰),拉丁学名:Crinum asiaticum ,别称文珠兰、十八学士、翠堤花等,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的名称可能使人误会此品种为一种兰科植物,但实际上此品种为石蒜科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时发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线形,雄蕊淡红色,花药线形,顶端渐尖,子房纺锤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颗种子。叶、根药用,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可治疗跌打损伤,疯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多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边沙地。

和亚洲文殊兰一样,还有几种东南亚常见的近缘种类也作为"文殊兰"出售。比如左图的可爱文殊兰Crinum amoenum(花朵形状整齐,比亚洲文殊兰矮小很多);还有红花文殊兰Crinum ×amabile(亚洲文殊兰C.asiaticum和锡兰条纹文殊兰C.zeylanicum的天然杂交种)。除以上几种以外,文殊兰属其它种很多都被叫做"香殊兰"(这并不代表文殊兰不香,只不过,大多数被叫做"香殊兰"的种类花朵比以上三种文殊兰漂亮太多太多了)。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文殊兰

  • 拉丁学名

    Crinum asiaticum

  • 别称

    十八学士、白花石蒜

  • 二名法

    Crinum asiaticum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石蒜科

  • 文殊兰属

  • 文殊兰属

  • 分布区域

    原产热带 亚洲。我国台湾、广东、福建等省有野生。

折叠编辑本段?文殊兰 概述

文殊兰属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球形。叶20-30片,带状,长0.9-1.2m。边缘波状,淡绿色。花葶直立,花10-20朵组成伞形花序,傍晚时发出 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线形,雄蕊淡红色,花药线形,顶端渐尖,子房纺锤形。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通常有1颗种子。多分布于华南地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边沙地。叶、根药用,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可治疗跌打损伤,疯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折叠名字

学名/拉丁名:Crinum asiaticum(var.s-iinicum)

英名: Chinese Crinum

别名:文珠兰、罗裙带、秦琼剑、文兰树、引水蕉、水蕉、十八学士、海带七、郁蕉、海蕉、玉米兰、苞米兰。

折叠科属分类

界:植物界Plantae文殊兰

文殊兰文殊兰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単子叶植物纲 Angiospermae

目:百合目Liliales

科: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属:文殊兰属Crinum

种:中国文殊兰种 C. asiaticum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叶片宽大肥厚,常年浓绿,长可达1米以上,前端尖锐,好似一柄巨人的绿剑;花葶一年四季均直立生出,高度约与叶片等长,但大多只在夏秋两季开花,一般有花10朵—24朵,呈伞形聚生于花葶顶端;每朵花有6片细长的花瓣,中间紫红,两侧粉红,盛开时向四周舒展,甚至会向后弯曲,似乎尽力地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丽与妩媚,且花香浓郁,飘散甚远,所以一向深受人们喜爱。花被线形、白色、清香、盛花期在7月。蒴果、种子大、绿色。

文殊兰文殊兰

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20-30枚,多列,带状披针形,长可达1米,宽7-12厘米或更宽,顶端渐尖,具1急尖的尖头,边缘波状,暗绿色。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6-10厘米,膜质,小苞片狭线形,长3-7厘米;花梗长0.5-2.5厘米;花高脚碟状,芳香;花被管纤细,伸直,长10厘米,直径1.5-2毫米,绿白色,花被裂片线形,长4.5-9厘米,宽6-9毫米,向顶端渐狭,白色;雄蕊淡红色,花丝长4-5厘米,花药线形,顶端渐尖,长1.5厘米或更长;子房纺锤形,长不及2厘米。蒴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通常种子1枚。花期夏季。

折叠编辑本段生物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耐盐碱。不耐寒,冬季需在不低于5℃的室内越冬。

文殊兰生长适温15~20℃。不耐烈日曝晒,而稍耐阴。夏季需置荫棚下,生长期需大肥大水,特别是在开花前后以及开花期更需充足的肥水。

折叠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文殊兰花原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省区有栽培,但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兰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所以广泛种植。野生于河边、村边、低洼地草丛中,或栽植于庭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旁沙地;现栽培供观赏。模式标本可能采自香港。

折叠编辑本段植物用途

文殊兰花叶并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既可作园林景区、校园、机关的绿地、住宅小区的草坪的点缀品,又可作庭院装饰花卉,还可作房舍周边的绿篱;如用盆栽,则可置于庄重的会议厅、富丽的宾馆、宴会厅门口等,雅丽大方,满堂生香,令人赏心悦目。可入药。

叶与鳞茎药用,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治跌打损伤、风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

折叠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夏季充足供水,保持盆土湿润;每周追施稀薄液肥一次,花葶抽出前宜施过磷酸钙一次。后要及时剪去花梗。9月上旬或10月下旬将盆花移入室内,放在温度为10℃左右的干燥处,不需浇水,终止施肥。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较耐盐碱土。于3~4月将鳞茎栽于20~25厘米的盆中,不能过浅,以不见鳞茎为准,栽后充分浇水,置于阴处。地栽文殊兰每2~3年要分栽一次,以保持植株健壮,开花繁茂,否则生长不旺,开花稀少。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播种

常采用分株和播种繁殖。

1、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春、秋季进行,以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母株从盆内倒出,将其周围的鳞茎剥下,分别栽种即可。

2、播种繁殖:以3~4月为宜。在北方需人工辅助授粉,否则不易结实。种子含水量大,宜采后即播。可用浅盆点播,覆土约2厘米厚,浇透水,在16~22℃温度下,保持适度湿润,不可过湿,约2周后可发芽。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于小盆中。栽培3~4年可以开花。

折叠编辑本段虫害防治

在高温潮湿时,叶片和叶基部易发生叶斑病和叶枯病。应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发病初期可用化学方法防治。叶斑病

文殊兰叶斑病发病严重时矮化变黄或枯死。病菌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为褐色小斑,四周有褪色晕圈,扩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中部为黄白至灰褐色,后期病斑出现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往往连成一片,叶片萎蔫枯干致死。病原为Macrophmina phaseoli Ashby,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孢属。分生孢子椭圆形至棍棒形,微弯,大小为16-32um×5-10um。

发生情况在翌年春温暖上升,病菌在植物的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器萌动,开始侵染。一般多从伤口侵入为害。植株生长衰弱,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强养护管理,清除病残片,增施磷钾肥,注意合理浇水,避免潮湿,在温室应注意通风透光,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②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500倍液,入窖后喷施0.5%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折叠编辑本段养护要点

1.大盆深栽。为了满足文殊兰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养分,在栽培时,应选择较大的花盆加以深栽,以利保水 保土,供应根系发育。

2.水肥管理。在文殊兰正常生长期间,5月至9月以内,每天适量浇水,见干见湿。每隔7天至10天施一次油饼渣加黑矾(硫酸亚铁)沤制的肥水,其浓度应本着先淡后浓,入冬停施。

3.抹除孽芽。文殊兰在生长旺盛期,总要经常从根茎周围生出孽芽,为保证株形直立,根茎整齐,全株正常生长,应及时抹去孽芽。

4.日照与遮阴。为使叶片碧绿、美观整齐而又不影响光照,在酷暑盛夏时,对文殊兰应适当遮荫,早7时至12时,应接受全日照,12时至15时应搭荫棚遮阴。

折叠编辑本段文殊兰毒性

全株有毒,以鳞茎最毒,内服宜慎。故作为药用时候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且严防小孩和动物的误食。

中毒症状:腹部疼痛,先便秘,后剧烈下泻,脉搏增速,呼吸不整,体温上升。

解救:早期可洗胃,服浓茶或鞣酸,应特别注意发生休克。亦可用白米醋4两,生姜汁2两,轻者含淑,重者内服。[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