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张开2016 2016-04-27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宜兴紫砂矿料的发现和应用,是宜兴陶瓷产业蓬勃发展的衍生品。生产日用陶器需大量使用甲泥,于是赋存于甲泥矿层中的紫砂矿料逐渐被从中分选出来,使紫砂业具备了独立发展的客观基础。

宜兴不仅风景秀丽,更以生产陶器闻名,是历史悠久的陶都。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今日江苏境内的先祖们,便会“搏土为坯,掘地为穴”,以火来烧制陶器了。

宜兴处于江苏省最南面,位居太湖西岸,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这里不光有茂密的林木、毛竹,山丘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些都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山丘地区出露大面积的泥盆纪五通群地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产资源,特别是蕴藏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上部的原生沉积型粘土质岩,是制造陶器最理想的原料。太湖沿岸又沉积着大量含铁质的土骨,也是陶瓷产业的主要原料。

宜兴的陶瓷产区主要集中在丁蜀镇一带。到了宋代几乎是“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形成了数十里的窑区美景。从窑区往西南,山高溪深,山上所产的陶土和燃料,都可以从水道运至窑区。由窑区往东北,河面更宽,直通太湖,可以把陶器产品送往全国各地。

原料充足、燃料丰富、交通便利是宜兴陶业不断发展的首要条件。陶业的兴旺带来了对陶土的大量应用,由于紫砂矿料先天具备的优异特性,于是逐渐从陶土中分离出来。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丁蜀镇陶瓷生产场景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羊角山遗址

据《阳羡茗壶系》中记载: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紫砂壶的“创始者”金沙寺僧及书童供春经常与制缸、瓮者相处,从陶工那里学得制陶技术。他们精选制缸、瓮原料中的“细土”,并进一步加以澄炼作为制壶泥料。在制作手法上先是手捏成胎,再用圆范规整,然后加上壶嘴、壶柄、壶盖和壶钮等,制成茗壶,最后把坯件附在烧缸、瓮的龙窑中焙烧而成。书中描述的制作过程,从侧面反映出明代中期紫砂器的制作,正逐渐从粗陶制作中分离出来,尽管烧成还不曾独立,但紫砂器的选料与制作已开始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

在宜兴古窑调查过程中,发现湖汉镇金沙寺遗址西北一千多米处,有一明代的古龙窑群,以烧制缸、瓮为主,同时发现了明代中期的紫砂器残片。这也为这一记载提供了一定的事实依据。

1976年宜兴丁蜀镇蠡墅羊角山(与黄龙山余脉相连)附近,发掘出了早期紫砂古龙窑和紫砂残器堆积层。古龙窑长约十米,宽约一米,其中亦有紫砂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古龙窑年代可早到北宋中期。

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器主要有大量的壶嘴、壶把和壶盖,特别是部分壶嘴上的捏塑龙头装饰,与宋代南方流行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完全一致。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对羊角山紫砂残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羊角山紫砂残器和现代紫砂器相比较,虽然在原料粒度、制坯工艺及烧成制度上都比较粗糙,但都是由一种多种矿物共生的粘土团粒制成。矿物组成属富铁的粘土一石英一云母三元系。并且和现代紫砂一样,胎质内部同样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赤铁矿、莫来石和双重气孔结构。另外,镇江市博物馆也在一座南宋废井中发现二件带釉的玉壶春形紫砂注壶。

这一系列的发现证明,紫砂器早在宋代便逐渐从粗陶中分离出来,以制作壶类为主。在成型方法上也已脱离陶轮拉坯的做法,而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的子的粘接,则采用打洞捏塞法。为以后的紫砂器成型和制作开创了新技艺,也为紫砂器造型风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羊角山残器复原后,器物里外无釉,一般表面呈紫红色,断面呈紫黑色。壶的造型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容量一般在1 500毫升左右。残器原料比当时制缸、瓮的要细腻,表面致密度差,并且常有火刺现象。这是由于当时制作不够精细和烧成未使用匣钵装套及还原气氛较重的原因。根据做工和容量推测,紫砂壶当时可能是作煎茶、煮水用,这也符合宋代茶事的实际情况。

1966年4月,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的明代嘉靖十二年(公元1 533年)吴经墓发掘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是极为珍贵且确有年代可查的最早的紫砂壶。吴经系明代嘉靖年间的司礼太监,明代是太监擅权的朝代,可见这把随葬提梁壶便不是普通之物。这也是紫砂壶进入上层社会的例证。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吴经墓葬紫砂提梁壶

吴经墓中这件提梁壶,纯系紫砂胎质,而且造型规正。壶身用泥片附合虚陀,上下两半镶接成型,腹部出现节腠,但外部修工整齐。壶盖未设唇口,背面用“ ”形泥条作固定位置使用,嘴、把均用接榫法制作,流的下部有一四瓣柿形泥片贴花和壶身相接,这一贴花除了装饰作用外,兼具有加固流与壶身的粘合作用。提梁壶制作精巧,已经接近成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壶钮修整圆滑,可见已使用转盘加工。虽然壶胎泥色还不够纯净,上有缸釉泪及火刺现象,但是其制作手法及造型,与羊角山出土的残器拼复件对比,完全一脉相承。这也反映出紫砂工艺当时正处于完全成熟前的过渡阶段。

因此,嘉靖到万历年间(公元1522~1619年)是宜兴紫砂器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期,也是宜兴紫砂器独树一帜的开端。

宜兴还有闻名遐迩的茶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足见阳羡茶之盛誉。有了好茶,使得当地的制陶艺人具备了茶的知识,茶与紫砂的结合促进了紫砂壶的迅速发展。

明代品茶、论茶之风盛行。文人雅士日趋追求省时、简便、直接冲泡的“撮泡茶”法,并且普遍偏爱深色茶具,于是紫砂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紫砂壶从煮茶工具转化为泡茶器,功能的转换和文人的偏爱也为紫砂壶小型精巧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定下了基调。

继供春之后,紫砂名家不断涌现,特别是通过时大彬等著名壶家妙手的努力探索,把“斫木为模”的制法改为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合理完备的制作工艺。矿料选择更纯净,加工也更细致。烧成已开始使用匣钵套装,使烧成火候得当且免沾缸釉泪及火刺现象。在形制、技法、装饰、铭刻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紫砂器已完全从日用陶器中独立出来,并且拥有了一支专业的工艺队伍。显而易见,紫砂壶已经不再是普通日用品了。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宜兴阳羡茶场

紫砂壶优异的材质特性不仅适应各地名茶,还具有色、香、味兼顾的品茗特点,占据了茶事的主要地位。台湾、广东、福建一带流行的功夫茶,便是使用紫砂壶泡茶以后,因更能体现茶性而开始普及应用。紫砂壶也赢得了能够充分体现“茶的真髓,完美茶事”的美称。历代文人的喜爱、参与,给紫砂壶注入了更多的艺术气息,不仅给紫砂壶留下许多美妙词句:“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等等,并且促进了紫砂文化的空前繁荣。

紫砂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紫砂器的制作工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并且正在向联合国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资源是一种非再生性的稀缺资源,只能日益减少甚至枯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庆幸现在紫砂矿源已停止开采,这从源头控制了资源的浪费,也有助于紫砂矿料恢复它应有的价值,为紫砂文化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女小编也是个爱壶人:微号:sunny-kaway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