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生素诞生前人们都是如何控制感染的?

 青梅煮茶 2016-04-28

10. 蜂蜜

 


蜂蜜是一种植物花蜜,经过了蜜蜂(意蜂)的改造;长久以来,蜂蜜不仅作为食物而且也作为药物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古埃及人在他们的医学文献里不下500次提到蜂蜜,并在900多个疗方中加进了蜂蜜,以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欧洲的士兵在战斗中受到剑伤或其他兵器的伤害时,医生们通常在伤口上敷上蜂蜜以促进伤口愈合并防止感染。亚述人、中国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都以同样的目的依赖过这一产品。

 

用这种甜蜜蜜的物质来治疗伤口,这或许听起来很蠢,然而,现代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古人们其实早已发觉到了什么。实验表明,蜂蜜有极为强大的抗菌作用,它能够在平均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杀死伤口细菌;在有些情形中,蜂蜜被敷上之后,经过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能消灭细菌——这样的疗效能够跟现代的抗生素相媲美。蜂蜜从细菌细胞中汲干水分,导致细菌因无法繁殖而衰亡;蜂蜜中还含有葡糖氧化酶,这种酶由蜜蜂分泌而出,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天然杀菌剂,而且也是一种温和的抗生素。


最近德国一项研究发现,蜂蜜在阻止小儿癌症患者身上感染症状加重的方面疗效显著。因此,研究发起者建议,医生在治疗难以愈合的伤口时应该尝试使用蜂蜜。


9. 放血疗法

 


当蜂蜜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古埃及人就会使用放血疗法治疗感染严重的病人。这一疗法依据的医学理论是,人体中含有四种流体、或者说四种“体液”,即血液、痰液、黑胆汁和黄胆汁。(据此,我们使用“胆汁质”和“黏液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人的几种人格特质。)那时的人普遍认为,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这四种流体就必须维持平衡;感染并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在当时还无人知晓——而是由于血的过量造成的。

 

有时,医生通过在病人的静脉或动脉上切一个切口来进行放血。或者采取杯吸法。采用此法时,医生把高温的玻璃杯倒置在病人的皮肤上。这样就形成一个真空,造成无数毛细血管破裂,结果,病人大面积皮下出血。有时,医生还利用水蛭来进行放血。

 

尽管今天放血疗法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在当时,这一疗法可能在对抗某些细菌种类的方面起到过一定的效用,至少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微生物需要铁元素来进行繁殖,只要把它们跟含有铁元素的红细胞隔离开,入侵的细菌就难以维持感染的状态。


8. 蛆

 


在现代,医生会给病人的伤口上放些蛆,让蛆吃掉伤口处的细菌。蛆也好,蚂蟥也好,2004年,FDA(美国食物药品监督局)批准将其用于医疗用途。

 

拿破仑战争时期,一名外科医生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士兵受了伤,伤口感染生蛆之后——绿头蝇的幼虫——反而比那些没感染生蛆的伤口愈合得快。这个疗法虽然可能看起来恶心,但是,医生接下来开始有意让病人身上寄生蛆虫,以此来对抗发炎感染。不过,蛆虫清创术,简称MDT,虽然一度风靡,然而,二战时期,自抗生素诞生之后,清创术很快就被人们抛之脑后。

 

现在,抗生素的效果渐渐也没那么明显了,于是,医生们又一次把目光转移到蛆上来,他们使用既不能繁殖、又不吃活组织的无菌幼蛆。这些细小的生物主要吃伤口处的细菌,然后通过它们的消化系统降解微生物。除此之外,它们还分泌出一种酶。这种酶是天然的杀菌剂,它不仅能够分解坏死的组织,而且还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研究表明,蛆在抗击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抗药性强的微生物方面效果尤其显著。抗药性强的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里是致命的威胁。一项研究表明,在严重感染的肢体上,蛆成功地杀死细菌,并在40%至50%的案例中,解除了截肢的需要。现在,美国食物药品监督局正式认定蛆为医疗用具,医疗保险为蛆治疗法提供费用补偿。


7. 水银

 


水银是唯一在标准室温及气压之下保持液体状态的金属。过去,人们使用水银治疗梅毒,直到后来他们才意识到水银的毒性有多么地强。

 

自古时候起,人们就对水银着迷不已,因为这种金属银光闪闪,并且在室温下保持液体的状态。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红色的硫化汞,一种水银合成物,可以帮助延年益寿、补气养颜,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则把硫化汞制成药膏,治疗各种皮肤疾病。

 

十五世纪后期,梅毒在欧洲蔓延,水银成了人们笃信不疑的药品。梅毒的症状——先是生殖器出现疱疹,接着疱疹长成脓肿、散发出异味臭味,并发展成溃疡,并可能导致骨头坏死、面部被毁、疼痛剧烈、突发早死——很快,这些症状令人们一谈到梅毒就色变。医生们把水银应用到患者的皮肤上;或者,他们把水银注射进患者的身体里,让患者吞服水银,或让他们沐浴在水银蒸气里。

 

实际上,水银作为治疗药品的确有些效用,因为它能消灭引起梅毒的螺旋体菌。但是,水银给病人造成的伤害大于它对人体的伤害,因为这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能够对肾、大脑造成损伤,并可能导致死亡。

 

6. 银




数千年来,银因为能够起到净化作用、产生净化疗效而备受人们的嘉奖。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曾经记述道,波斯王只饮用装盛在银制容器里的水,因为银制容器能够维持水质的清新。十六世纪,瑞士物理学家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开始将银用于治疗伤口,并让病人口服下去。其他的医生也依法效仿。1880年代,德国产科医师卡尔·西格蒙德·弗朗兹·克雷德(Carl Siegmund Franz Crede)给新生婴儿治病时开始使用滴眼液。这种滴眼液中含有一种银溶液,能够保护婴儿不会因为感染上淋病性眼炎而双目失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一名名叫B.C.克雷德(B.C. Crede)的外科医生开始使用胶态微粒银——悬浮着银颗粒的水——以防止伤口不受感染。

 

人们把银当做抗菌剂的做法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外科医生们使用银箔裹敷伤口,并且,他们通常用银缝合线来关闭切口。

 

虽然抗生素的到来削弱了银的作用,然而,银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现代研究表明,银离子会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它们在细胞膜上打出孔穴,通过跟基本的细胞成分DNA结合从而对微生物内部造成更多的破坏。在一项测试中,银消灭了样本中99%的微生物。虽然银大体上无害,但是它也会令人体消化不良、惊厥抽风,剂量过大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5. 金鸡纳树皮

 


过去,人们用金鸡纳树皮制造奎宁,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使用草药来对抗疾病,其中就有金鸡纳树皮。金鸡纳树生长于南非美洲。回溯至十七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记述了人们怎样晾干树皮、怎样将之磨成粉末、然而用清水搅拌,制作成饮品,消退高烧。传教士们很可能从当地土著那里获得这一药方,因为土著们使用这一药方的做法已经由来已久。

 

这一药方不仅广泛使用于民间。金鸡纳树皮是药品奎宁的原料来源。直到二十世纪早期,奎宁都是治疗疟疾的唯一有效药品。奎宁是一种生物碱,它能够干涉、阻止疟疾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感染疟疾的受害者,体内的红细胞正是被这些疟原虫所寄生。人们注意到的一点是,奎宁只消灭那些入侵者,对于寄生在受害者体内其他细胞里的寄生虫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结果,使用奎宁的人,常常数个星期后又再一次地生病。

 

二战期间,人们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治疗办法,如氯喹。然而,就在传播疟疾的疟原虫渐渐对这些合成药物产生抗体的同时,奎宁成功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疟原虫依然对奎宁很敏感。


4.大蒜




大蒜源于亚洲,千百年来一直被当作药材使用。早在公元前2700年前的古代中国,大蒜是最受欢迎的疗法之一,医生用它来治疗抑郁。在印度,大蒜用于医治咳嗽,皮肤病,风湿甚至痔疮。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将茶和酊剂中加入蜂蜜和大蒜搅拌混合,并用其预防那些会可能引起发烧和细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18世纪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瘟疫爆发期间,马赛市(Marseille)市民用大蒜来治疗。


在20世纪早期流行性感冒爆发期间,医生一般会让人们使用大蒜来预防感冒。人们非常相信大蒜的神奇功效,1917和1918年美国流感盛行,人们在公共场合都会在脖子上带大蒜项链。二战时期,苏联军队用大蒜代替盘尼西林。难怪大蒜会被称作“苏俄的盘尼西林(Russianpenicillin)”。


虽然大蒜不完全有人们想要的那些神奇功能,大蒜中所包含的蒜素这种物质确实能够杀死多种细菌,包括多抗大肠杆菌菌株。


3. 血清疗法




如果你曾经漫步在纽约中央公园,你可能看过波图(Balto)的雕塑。1925年阿拉斯加州诺姆市(Nome)爆发白喉疫病,这只西伯利亚的哈士奇波图冒着危险将救命的药运送给市民们。然而,这只忠诚的小狗波图带过来的药不是抗生素,而是大量的血清,马等动物的血液制品,动物的血液接触到疾病的时候会产生抗体。原理就是当血清被注入人体中的时候,它会再次抵抗细胞的入侵。

血清疗法发明于19世纪90年代,是埃米尔·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的一大发现,他因为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血清疗法已经被抗生素大量取代——例如现在一般用盘尼西林和红霉素治疗白喉病。但是这种理念依然在运用。例如,当2014年伊波拉病毒席卷西非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Organizatio)曾经考虑过给患者注射已经治愈的病人的血液制成的血清。


2.噬菌体




2015年,格鲁吉亚医生NinaChanishvili (左)和KetinoPorchidze Eliava在进行噬菌体,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的艾丽娜所的实验室中工作。噬菌体疗法在俄罗斯和西欧非常流行。

 

生活在前苏联有很多缺点,但是一个潜在的致命缺点是缺少西方制药公司开发的抗生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苏联集中力量发展噬菌体疗法--杀死细菌的病毒。

 

使用病毒杀死细菌这一想法实际上首先由英国的细菌学家欧内斯特Ernest Hankin提出 ,他在1896年著书,论述了某种生活在印度恒河以及亚穆纳河中的细菌,有效地阻止了霍乱的传播。加拿大的微生物学家,菲利克斯·德赫雷尔Felix d'Herelle在1915年证明了病毒能够感染细菌,像寄生虫一样在细菌内生活。法国和美国开始基于这项理论研制药物,然而抗生素的产生使这一研究很快失去了动力。但在苏联和东欧那些共产主义国家,噬菌体治疗法则成为了难以获取的抗生素的替代品。

 

最近,鉴于日益增长的抗生素的耐药性,美国科学家开始重新研究噬菌体疗法。不像抗生素会杀死所有的病毒(包括好的和坏的),噬菌体只杀死一株病毒。如果那种病毒对噬菌体产生耐受性,那么病人有可能接受到另一种混合的噬菌体疗法。

 

1.愈创树




这是另一种涉及到树皮的抗感染治疗法。早在1500年代,当梅毒在欧洲肆虐时,绝望的患者--或者至少那些还没有汞中毒的患者—尝试用一种树的提取物“愈创树脂”,或者叫“圣树”的东西来治疗梅毒。它原产于加勒比海和美洲。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推崇一部分是因为它来自新大陆,欧洲人认为探险者在新大陆感染了梅毒并把它们带回到大洋彼岸。


当时有种理论认为愈创树脂能够疏通人体的排泄系统和毛孔,让受感染的血液净化。梅毒患者喝下愈创树脂的热饮,然后再去进行 “出汗疗法”。


愈创树疗法变得极其受欢迎,因为有阴谋论认为医生没有开这种处方药是因为这种药可能会治愈患者,进而减少内科医生的收入。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进口垄断权授予富格尔家族的银行,这种药变得更加昂贵。但到了16世纪40年代,对此药的需求大幅减少,因为人们开始怀疑它并没有效果。他们继续使用水银,直到1910年砷疗法开始成为治疗梅毒的流行方法。


译者/ somewhere   杉杉  向日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