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蜀汉灭亡的元凶

 楚士祥丁 2016-04-28

谈古论今,嬉笑怒骂,无他,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北京杂谈


      一向对刘邦不感冒,不独因为他在垓下逼得“英雄美女”的楚霸王与虞姬自刎,还因《高祖还乡》中对这个“混混儿”形象的塑造,本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荣归故里之举,却不料被人牵扯出“偷鸡摸狗” 之类的溴事:曾当过亭长,嗜酒贪杯;曾给人拽过耙,扶过锄;买办田地文书时,趁机敲榨勒索;还偷量别人的豆子来还酒债……标准一个流氓无赖形象!

      可就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哥儿,摇身一变,竟然成了神圣的大汉天子,成了最红最红基因的传承者!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似乎可以从下段文字中寻找到部分答案:

    《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一节中刘邦与韩信的一段对话: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如何?”
  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禽通“擒”)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后来,刘邦总结自己与项羽胜败的原因,归结为三点: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

      由此可见,刘邦最大的好处是信任下属,并善于根据各人所长,恰当使用,上下合力,用人不疑,竭尽各人所能,最终成功开创出大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反观蜀汉刘备帐下的诸葛亮,空负“伏龙”盛名,引得贩夫织履的“皇叔”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口号,三顾茅庐,将所有资源尽皆为其所用,最终在公心与私欲的共同作用下,以偏安一隅为荣耀,并屡屡毁约,不讲信义,长期据有本应归东吴的荆州,与其念念在兹的“联吴抗曹”的国策南辕北辙。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更执掌国之权柄,实际是帝国的最高决策人。

      此时的诸诸葛亮,大权我揽,乾纲独断,充分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滋润,想想当初刘备在世时那个小心翼翼服侍的心态,每日里瞧见威风凛凛的关张等人,心里着实不自在!——而今,他们兄弟们在地下快乐地团圆去了,这个地处天府之地的小国,虽然弱小,可“我说了算”的权力能让我享受到众星拱月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诸葛亮为巩固自己权力,排挤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最终废掉;几次北伐,浑然不顾蜀汉国力弱小,实力不济的现实。借此机会,削弱并打击那些地方实力派的嚣张气焰。从而完成了自己一枝独大的梦想。

    于是,整个西蜀国家命运寄于一身,,牢牢捆绑在这个千古智者的化身之上。

    “事无巨细,咸出丞相”——这句话揭示了诸葛亮的大权独揽的现实,皇权尚且旁落,遑论一众大臣?是缘于诸葛亮的多疑,对他人的不信任,还是怕他人篡夺了自己的权力?抑或如后世的李林辅所说“已聚天下英才,世上再无能人”的可悲现实?

       当政那么多年,他何尝认真听取过一个人的意见?他俨然如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完人”、“天才”,各个领域都只有在他的指示之下,才得以开展工作。

       对此,汉魏司马懿洞若观火:食少而事烦,岂能久乎?他敏锐地感觉到时日无多的诸葛亮,其实是倒在自己狭隘的胸襟上!应该承担的大事就做不完,偏要把“决断军中杖责二十军棍”之类的鸡毛蒜皮事情也要延揽到自己头上,怎能不累?

      在军事方面可谓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魏延,出奇袭之计,本是绝处逢生之妙笔,却遭大加呵斥,毫不顾及他人尊严,并恼羞成怒,诬人为奸,打成一个“现行反革命”,酿成千古奇冤!

      是啊!劳心费力,一点也不想把大事让下属分担,与其说是尽责,不如说是揽权!杜甫说的“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因为他没有看透整个事件的真相,让诸葛空得几百年美名!

     人家是“招贤若渴”,他倒好,认为天下无有才之人,你倒是培养有才之士啊?

     这一点,岂但不能与纵横捭阖能大能小的刘邦无法相比,即便与同时代的曹操、孙权相比,也显气度不足!

    孙权据江东,人口资源俱少,却能最大限度地发现人才,利用人才,曹操率八十万之众来袭,被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白衣秀才吕蒙,强施妙计,将不可一世的关云长诛戮,收回荆州;刘备气势汹汹,于夷陵被陆逊一把大火,梦断白帝城……关键时刻,总有英雄力挽狂澜,难怪辛弃疾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官渡之战正酣,曹操本已到山穷水尽之境,适袁绍帐下谋士许攸来降,操大喜过望,以至于赤脚迎接,许攸献“乌巢袭粮”一计让袁绍大败亏输,官渡这战奠定统一北方之基业。

    用谋士如云形容曹操毫不夸张:郭嘉、司马懿、贾栩、荀彧、荀攸 程昱……

可曹操仍嫌不够,还四处探访名士,收归帐下,为己所用!

      反观诸葛亮,以“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用”的心态,虽然让自己拥有一言九鼎的话语语权,可以充分沉浸到权力的温柔富贵乡中尽情快活,但由于其不善用人,不愿用人,不敢用人,同时又不发现培养人才,却直接导致了在武将上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迥境,更酿成了后期国中无能人的严峻形势,特别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名将魏延之后,蜀汉命运已经无力回天!

      无怪乎后世的韩愈在《马说》中疾呼: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李林辅们有眼不识泰山,摧残压抑人才,完全没有从国家从民族利益着想,一心谋取的都是私利!

      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尤其细化的今天,一个好的领导,一定要善于分权,量才而用,责任分担,自己只断大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广开言路,察纳雅言,最终做出最符合国民利益的决策。

      从这点上看,诸葛亮非但不是蜀汉的功臣,反倒是蜀汉灭亡的元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