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吏张汤:游走在规则和欲望边缘

 zhangsanshi211 2016-04-28

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开出了“酷吏列传”,把汉代的十几个执法严酷、冷血无情的官吏合并同类项,来了个一锅烩。如果把这些狠角色搞一个类似“琅琊榜”的酷吏排行榜,张汤在其中绝对算得上“麒麟才子梅长苏”,可以排在首位。

如有不服,可以随便从榜单上拎出几个比比。

郅都,刚猛无私、执法不避贵戚,眼里不揉沙子,诸侯宗室都不敢拿正眼看他,绰号“苍鹰”。但与张汤相比,无疑少了几分智术和圆通,智商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

周阳由,肆无忌惮,大张旗鼓搞“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够嚣张,纯属作死的节奏。而张汤行事低调,判决皆引律据法,虽然也常常顺承上意,接些”脏活累活“,但业务熟练,活儿好,让人挑不出毛病;

义纵、王温舒这俩二货,”专以斩杀缚束为务,动辙流血十余里“,简直就是活阎罗,让人又怕又恨。张汤则企慕儒学,事事往”仁义“二字上着力,灭了你的族,还能让你山呼万岁,这情商差了十万八千里。

剩下那些只知道卖请、妄杀,以残酷为乐事的变态狂,连太史公都看不下去,直呼“何足数哉“,缺乏一名酷吏起码的职业修养和技术含量,与张汤更没什么可比性。即便是后世的酷吏名角,如联袂创造了”请君入瓮“精彩典故的周兴、来俊臣,其人品、能力、EQ、IQ以及各种Q与张汤相比,也只有提鞋的份儿。在中国酷吏界,张汤同学绝对是德、知、体全面发展的全能型选手,能够独步江湖,笑傲群雄,拚得全是综合实力。

俗话说三岁看老,从张汤小时候做的一件事上,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天赋这东西绝对是靠谱的!

话说老张家当年丢了一块肉,汤爸疑心是阿汤哥偷吃了,便二话不说,将他痛扁一顿。张汤也不辩解,掘地三尺,愣是将作案的老鼠连同吃剩的肉来了个“鼠赃俱获“。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这个熊孩子在家里私设了公堂,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自己当原告写状子喊冤,自己当法官审问老鼠,自己当衙役拷打嫌犯,自己当书记官记录,并将审讯结果呈报给自己扮演的刑部主管,当堂定案,最后自己充当刽子手将老鼠分尸处死。

当汤爸看到眼前那份纯熟的判决词和眼花缭乱的全套程序,内心一定被深深震撼了:真是棵好苗子,人才啊!

是金子总要发光。长大后的张汤凭借其卓越的才干,一步步由小吏升到内史,由内史升到御史,到太中大夫,到廷尉,到御史大夫(相当于眼下公检法司最高长官的综合体),备受汉武帝宠信,“每朝奏事,天子忘食“。甚至伤风感冒,皇帝都要跑到小张家嘘寒问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的法学精英,最后竟然裁倒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内,被人诬告致死。在张汤身上,有许多对立面共生共存,时而拔刀相向,时而握手言欢。这些对立矛盾的因素,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他讲规则,事事讲究法理,务求依法办事,却又对皇权无原则地恭顺,用“智术“玩弄律法:皇帝喜欢的人,他就交待给执法宽松的小吏,皇帝讨厌的人,他就交待给执法严酷的小吏。似乎他什么都没暗示,但结果皆能让主子满意,旁人又无从置喙。

他清廉有操守,不贪财物,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却又拉帮结伙,眷顾私情,甚至于能放下身段,为一个有恩于自己的下属捶腿揉脚(纯粹是友情,不是断背山的狗血剧情)。

他尊重儒学,常请儒家弟子对刑案点评释疑,“拜访三公,不避寒暑“;却又关键时刻不讲诚信,放了丞相庄青翟的鸽子,最终惹怒众人,遭到丞相府三位长史的诬陷而被迫自杀。

如果把这些矛盾归结为张汤个人道德理想和官场现实之间争斗和妥协的产物,也许可以说得通,但不是根本原因。其实,在他小时候审鼠的故事中,这些矛盾已经出现。

比如,既然是按法律办事,那么偷吃一块肉显然罪不致死,更不至于被碎尸。张汤企慕的,也许只是法律的程序和条文的严谨,主宰其内心的,仍然是生杀予夺随心所欲。而这种观念产生的根源,是他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的文化陶冶、社会影响。毕竟,那个时代的法治思想,是王权一人的绝对法治,而不是后世现代的民主法治。

只看重在形式上讲规则,最终会败给内心欲望的膨胀。过于苛求一个人是不厚道的,司马迁对张汤的评价,在基本层面上也是肯定的。然而,张汤这个人物在中国有很普遍的存在感,也有不断翻新的现代版本。这位游走在规则和欲望边缘的官场弄潮儿,两千多年来,阴魂似乎从未消散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