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份额大幅下滑,被OPPO反超!不到华为一半!猪还能飞吗?

 方珺逸 2016-04-28

察言观色

三年前,小编也曾是小米的忠实粉,觉得小米在国产手机界物美价廉,一枝独秀,战胜格力是肯定的,但是市场瞬息万变,随着华为和步步高双子星的崛起,优质的国货越来越多,小米在小编心中的地位就渐渐地被冲淡了,而如今这个赌约已提前结束,赢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更优质的国货。  

—— 电商观察  小张


来源:第一赢销网 (ID:YINGXIAO360-COM)

作者:于建民——《中国营销成功宝典·科学策略营销》(修订版)作者



2013年12月在央视的活动上,雷军和董明珠打了一个赌约,雷军自信满满的表示,五年内超越格力,今天伴随小米下滑,这个赌约已经提前结束了。


小米下滑,董明珠、雷军10亿赌约提前见分晓


2013年12月,在央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上,雷军主动向董明珠发起赌约,“小米如果5年内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董总输我1块钱就行了。”董明珠当即还击,“1块钱不要在这提,我跟你赌10个亿”。



现在赌约后第三年,小米已经开始走向下滑,意味着这个在三年前备受关注,且持续赚尽眼球的赌约已经提前结束了。


小米下滑,一季度已经成国产第三了


2016年一季度已经出来,小米手机再无第一了,而且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的销量排名中,已经跌落到了第三,未来甚至会更低!


第一华为 总销量3200万部 国内市场销量1657.7万部


第二OPPO 销量1600万部


第三 小米 总销量1480万部(国内市场大约1400万部)


此外,还有步步高家族的另一个品牌ViVO也达到了1400多万部,与小米不相上下,意味着小米甚至有可能滑至第四的可能。


与2016年一季度数据,形成对比的是,这中国手机新四大巨头“华小欧唯”(华为、小米、OPPO、ViVO),它们分别在2015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




短短一年时间,我们看到华为、OPPO、ViVO的增长都超过了50%,其中华为增长超过60%,OPPO甚至实现了翻倍,ViVO超过55%,而小米则出现了小幅的下滑。


从增量不增收,到量也下滑了,10亿赌约已提前结束


2015年,小米就开始进入转折的困境,从上一年的高速增长,从上一年(2014年)227%的高增长暴降到15%。而且在2015年,还出现了手机增速大幅下降,营收出现下滑的情况。下降幅度超过14%。


而2016年一季度,小米更是出现了手机销量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而2015年一季度小米相对2014年一季度还有36%的增长)。


1)很有可能2年内,OPPO、ViVO销量先后超越小米


按照现在增速,OPPO和ViVO这对步步高家族的狼性双子星很有可能2年内销量先后超越小米,其中,OPPO有可能今年超越小米销量,而ViVO有可能在今年或明年,也实现对小米的超越。


虽然目前,华为等都开始对线下零售渠道的重视,特别是其中最厉害的华为,强化力度会对OPPO和ViVO形成冲击,如今华为已经成功压制住了小米的增速,不过OPPO和ViVO的线下渠道,无论是代理商、还是经销商、渠道终端等资源的经营都有十几年时间了,有着深厚的积淀,要想超越不是一朝一夕。


因此,OPPO和ViVO至少有两年以上缓冲和增长时间,在这两年超越小米有很大把握。


(有机构预测,在2016年OPPO和ViVO两者仍会大幅增长,销量之和就会超越1.3亿部)


2)小米的营收在未来2—3年,营收上升难度很大


目前,因为手机业务的高增长受到遏制,小米的营收上升难度加大。


毕竟目前手机业务仍是小米营收的主力。


一方面,手机业务无论是均价,还是量级,都是小米其它业务替代不了


小米手环、插线板等量很大,但是单价太低;而电视单价高,但销量低,总营收上都远远无法与手机业务项目。




另一方面,小米其它延伸的消费业务也都建立在手机用户基础上


小米的其它消费业务,都没有成功单独打造出自己的超强影响力,都依然建立在小米手机基础上。手机销量越高,用户数量越高,延伸消费业务越高;相反,手机销量受影响,用户减少,也将影响延伸业务的空间。


我们看到,在2015年,因为手机增速大幅降低、单价下滑,导致手机业务营收下降,而其它业务并没有补上手机业务下降的营收,导致小米2015年总营收下降,而2016年、以及此后2年,手机的增长依然危险,手机营收增长依然不乐观,导致总营收上升难度很大。



董明珠阿姨已提前胜出



虽然董明珠阿姨近两年屡屡因与小米的争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更因为前两年小米曾经的高增长,引发一些人对董明珠的炮轰,甚至是冷嘲热讽。


但这些都不重要,不管很多人喜欢不喜欢,结果是她赢了。


2014年小米营收是743亿(含税),税后是600亿,格力2014年营收是1400亿(非含税),两者差距是800亿。


2015年小米营收是645亿(含税) ,税后是514亿,格力2015年营收虽有下滑,但超过1200多亿没问题,两者差距是700亿,总营收还是相当于小米的2.4倍。


2016—2018年,3年时间,小米再造一个小米难度很大,小米过去用5年时间才达到这个规模,而且已经陷入营收增长瓶颈,主力业务无论销量还是营收都陷入瓶颈,上升难度很大。


这个2013年底的10亿之约,董明珠阿姨已经无悬念的提前胜出了!


雷军此前对小米过于乐观


市场瞬间变幻,已被大小黑马严重挤压


市场总是风云变幻,而此前雷军对小米过于乐观,在变幻的形势中,小米的增长空间已被大小黑马严重挤压。


雷军的过于乐观,失去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谨慎和危机感


2013年12月,在央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雷军与董明珠的10亿赌约之时,雷军和小米正是春风得意的巅峰时刻。




在2014年年初,雷军对媒体回应“董明珠必输无疑”


在2014年年底,央视财经《对话》节目,雷军更是再次表示“再过一两年格力就输了”,而且强调“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因为传统企业都是10%左右的增长率,而互联网刚开始玩命150%甚至200%地增长”


但是转眼间,雷军和自己的这番言论,就都被打了脸。


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高速增长开始转折


2014年的第四季度,小米手机开始出现环比下滑,这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特别是四季度还有双十一的销售旺节,这意味着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开始转折。


到了2015年一季度再次出现环比下降,同比增长也从上一年的超过100%下降到36%,而一年下来,增速已从2014年的227%下降到14.5%。


今年(2016年)一季度,不仅是环比下降,更是同比增长也没有了,而且从上一年同比36%增长率下降到了负增长。


可以说,雷军当初过于乐观,对于市场形势的把握,失去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谨慎和危机感,市场对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行业中往往3年一小变,5年一大变。


如同前不久刚刚举办完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绿公司年会上,郭广昌慎重的说,自己敢预测3年,言外之意3年之后就难说了。


而会上马云演讲中,马云更是表示阿里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哪个互联网公司真正能红三年”“我估计也就两三年格局就会变化,过个四五年我们这些企业是否还会在那儿,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大、小黑马严重挤压了小米的空间,未来也很难说乐观,高估值受影响


市场总是在动态变化,转瞬之间,小米一枝独秀的局面就被打破,从一骑绝尘到被超越,再到可能跌落国产手机第四,正如马云所说,只是短短两三年格局就会变化。


短短几年时间,大小黑马严重挤压了小米的空间。


首先是巨头华为成功转型,大幅甩开小米,压缩了小米的空间。


此前一直深耕运营商市场的华为,从B2B转到B2C领域时,开始一直没有找到感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无法发挥作用,随着终端业务(手机业务等)的分拆,以及任正非选择了曾在开拓欧洲欧洲市场立下大功的悍将余承东领队手机业务,在运作思路上成功从B2B转到B2C,同时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开始发力,从产品上在国内手机中独立风骚,开始引领中国手机。




其次,OPPO、ViVO等狼性双子星,以及其它新秀也开始压缩空间。


OPPO和ViVO这对步步高的狼性双子星,开始因为从功能机转型智能机时,前期清库存花费了一段时间,慢了半拍,但随着处理完库存完毕,产品设计也成功转型,在国内手机领域同样设计出众,再加上原有的传播、渠道、终端优势开始发力,逐渐实现了对小米的追赶和超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OPPO和ViVO的销量多产生在中端及中高端群体,客户质量远高于小米,这也是为什么去年这两个品牌就在零售额上都已实现了对小米超越,乃至1.5倍与小米的原因。


还有产品出色的魅族,开始走出小众运作模式,加大传播力度和丰富产品价格线,也获得了飞跃。


此外,奇酷、乐视等一批新生手机,也都在切割小米销量的主力——中低端市场。


而在之前,小米的竞争形势没有这么残酷,几乎没有匹敌的对手。短短几年,竞争格局已大不相同。


这是之前过于乐观的雷军没有想到的,这就是商场。


而随着对手的快速崛起,小米手机业务的前景不容乐观,高估值也会受影响。


市场如此残酷,又如此吸引人


市场如战场,动态变化,非常残酷,但又非常吸引人。


市场如此残酷,瞬间就会风云变换


你永远无法知道结局


市场就是如此,你看到开始,很难看到结局,转瞬之间风云变幻。


记得10年前,自己被总公司派去一个区域市场,让自己第一次领略了市场的残酷,几乎在一个月时间,因为一个行业对手掀起的一场PK大战,然后演变成整个行业混战,最后引发了行业地震。


短短一个月之间,上个月还曾经引领的产品就大幅下滑,一些不错的产品更无奈退出了市场,而有的则一鸣惊人的成了黑马,成为新的领军。


整个动态变化,完全超出想象,一切就是从一个看似不经意、实有预谋的商业行动,改变了整个格局。


这就是商业的残酷,甚至超出你的想象。


市场又如此吸引人


特别是你创造惊人业绩、效益时刻




但是,市场又是如此吸引人,特别是你的精心策划、精心运作,带来了产品的销售和份额增长,创造惊人业绩、效益时刻,又有着很大的成就感。


这也是市场的魅力,吸引很多人热衷不已。


而华为、OPPO、ViVO为何成为领先?


更值得深思!


在这个10年赌约格力胜出的结果背后,在整个手机行业格局变化过程中,华为、OPPO、和ViVO更值得企业深思。


为什么是他们胜出?


为什么喊了这么多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新鲜概念之后,还是这些传统的领军大佬胜出了,成为了王者?


他们都是传统领军大佬的代表,一个华为从传统运营商业务跨界到手机业务,之前在运营商业务实现了全球称雄;另一个步步高派系,则是传统家电领域的跨界高手,从无绳电话、到VCD、到手机都成为了行业领军,都连续取得骄人成绩。


他们都信奉经典的商业法则——做好产品、做好推广、做好渠道,然后沉淀出好品牌。这些法则不是什么互联网时代才有,而是长期以来的经典胜者法则。


在这个时代,不是所有传统都失去价值,也不是所有新都就是赢家!


事实上,无论时代怎么变,商业的经典法则没变,产品力、推广力、品牌力都是关键,如果这几个要素都能胜出,领先行业对手,自然成为领先!


专注产品力、推广力、品牌力是所有企业都要注意的!




*电商观察是电商行业意见领袖鲁振旺(微信号:luzhenwang66,欢迎互动交流)创建的微媒体

面向各类创业者和职场小白,提供各类创业职业发展和互联网(电商、科技、新媒体)的案例剖析

电商观察愿做你睡前的一杯牛奶,既丰实又有营养!喝起来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