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工艺造假——木之阴阳(二)

 青木森森 2016-04-29





·木雕造假。用木纹类似的杂木充斥名贵木材,或是在木材名称上混淆视听。


郑大木(福建省收藏文化研究会雕刻艺术分会会长)


对于长时间混迹于古玩与古玩市场的玩家来说,工艺造假已经见怪不怪,有利益便会使山寨,自古有之。相对造假,木雕市场面临更大的问题是雕刻人员的水平低下,材料浪费现象严重。现今,并非“玉不琢不成器”,但是有时候保留原料形态的东西更抢手,很对木材不雕反而更有价值。许多厂家与作坊为争夺市场走量,主要加工中低端木雕产品,技艺不好,也缺乏特色,材料浪费极其严重。提高木雕从业人员的技艺水平与节省材料才蔚为迫切。


以次充好,以新充旧,人们似乎厌倦了木雕行业的阴暗面。何时阴阳转移,带来新气象?


木之阴阳


文/蒲青缇


        五行中,木属阳,于是古往今来,从建筑到工艺品,木制品都是国人追捧的对象。良木经长时间把玩,能形成润泽的包浆,追求质朴低调之气的文人雅士甚是喜爱这能留下岁月痕迹的载体,因此木雕的价格一路走高。 

  有市场,有利润,自然就有山寨品前来分一杯羹。且不说众人熟知的伪黄花梨、紫檀、黄杨木等,如今的市场已不是劣质木材冒充优质硬木或以新充旧的问题,握于掌中的“木雕”有可能根本就不是木材,而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的环氧树脂注塑而成,这些赝品制作精致,从造型、颜色、重量、光洁度等诸多方面看,足以乱真,初入此行者,当心为妙。 



  混淆视听者俯拾即是 


  广西浦寨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为政府大力开发,已成为中越边境著名的旅游购物中心,爱好文玩的吴琦便特地前去淘宝。在恒大市场一家红木精品店里,相中一对漂亮的貔貅,拿在手里把玩,那纹路、质感与黄花梨十分类似,却没有黄花梨特有的辛辣味道。看着貔貅身上漂亮的鬼脸(木疖)、细小的棕眼,以及越南黄花梨特有的深红色木纹和油质,吴琦想把这对貔貅占为己有。老板见状大声喝道:“黄花梨的,2600元一对。”吴琦内心一阵暗喜,却还是充满顾虑,这么漂亮的越南黄花梨貔貅,还是福建工艺,怎么会这么便宜?老板拍着胸脯急忙解释:“绝对货真价实,我们离越南这么近,如果不是越南黄花梨,我愿赔你双倍钱!”经过讨价还价,吴琦以1800元买下这对貔貅,满是欣喜,因为按照目前的行情,这对貔貅最少可以卖到3500元一对。 


  但事实上呢,经过鉴定这是一种酷似北部越南黄花梨的杂木——紫檀柳,这种木材的心材色深红至紫红,边材为乳白色,木纹甚密,多扭曲,细看呈鳞片状缎纹交错,棕眼不明显,经过砂纸多次打磨也没有黄花梨的香味。 


  自古以来,木雕作品的价格就与材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清代,若是民间发现黄花梨与紫檀等名贵木材,必须上缴朝廷,收归国有,更何况在高端木材几乎绝迹的今天,木质的优劣就是木雕身价的组成部分。因此,市场上鱼目混珠者众多。 


  亚花梨、草花梨、巴西花梨、非洲花梨、花枝木、红檀、紫光檀、红瑰宝、黑檀、黄檀、南美紫檀等不一而足,在名称上纷纷希望与名贵的黄花梨、紫檀拉些亲戚关系,但材质却相差甚大。多年从事木雕工艺品与生活实用品的关老板告诉笔者:“一般来说,99%的工艺品没有好料,多是混淆视听。” 

  用黑檀来冒充大叶紫檀;用印度紫檀冒充小叶紫檀;用非洲酸枝冒充红酸枝……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而“木黄金”黄花梨因资源稀少,价格暴涨,成为造假的“重灾区”,大多用亚花梨一类的杂木制作,经过石灰烧、草酸泡、刷灰抹泥、着色“做旧”后,“经销商都辨不出来。”这样一吨亚花梨只需几千块钱,不足黄花梨的千分之一。 


  真亦假时假亦真 


  除了材质以次充优,仿造古代观赏性的圆雕作品是木雕造假的另一面。文人好玩字眼,仿造古代木雕不叫造假,业内称作伪。木雕不如陶瓷,有款识年号的极少,这为木雕鉴定带来困难,却也给木雕作伪带来一定的限制。 


  为了达到古色古香的效果,木雕作伪比比皆是,但若细看,雕法大部分粗劣生硬,刀法没变化,众生一相,衣服纹样装饰几乎是一种模式,机械、刻板。而真正的老木雕整体雕刻手法一脉相承,从主要人物到房舍、家具、树木之类都雕得认真、线条流畅,有一种洒脱感。 

  记得曾去一家新成立的私人藏馆参观,年过半百的馆长指着一面石壁激动地说:“这可是我的宝贝,据说在古玩市场摆放了3年无人问津,被我发现了。”这是两尊打坐的木质观音像,高约1.2米,绿色衣襟光鲜亮丽,若不是朽烂不堪的底座,还以为是两天前新上的绿漆。观音像旁,约有30座小观音,若不是“金粉”斑驳脱落的部位不同,神情、纹饰、服装几乎一模一样。我试探着说:“古木雕有一种金漆木雕,真品的做法是先髹以生漆,再贴真金,历经数百年依然金光灿烂,但仿制品用的是化学漆,涂的是劣质金粉,用不了几年金粉就会脱落,面目全非。”馆长连声称是,“对,这些都是金子,真的黄金。”看着他一脸认真的表情,我只好沉默不语。 


  真正的老木雕,在凸处如人物鼻子、衣纹与凹处的漆、金粉厚薄不一,但看上去干净,自然,一气呵成。因为当时的木雕匠人是被有钱人养着,慢工出细活,匠人所有的灵气和才情都融入作品中。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年代,仿,是出不了这水平的。 


  木雕亦可凿壁引光 


  现代高端木雕工艺品,几乎全部是木质细腻、色泽自然的黄杨木,但直径20厘米的黄杨木大概要生长500年,可以看到细密的数百圈年轮,而其他木材的年轮粗而稀,最多不过几十圈。因此虽不至黄花梨、紫檀的天价,黄杨木依然一木难求,造假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四处搜寻木质、色泽相近的其他木材或树根冒充黄杨木。 


  笔者与一位从事黄杨木雕的爱好者与小型加工企业主联系,二人自信地表示能准确辨析黄杨木,对于所购渠道是否可靠,二人皆轻声答:“都是朋友介绍,应该不会有假。”似乎透着一丝犹豫,就像对黄杨木雕经把玩后所产生的包浆不敢妄下定论时的神情一样。 


  在自然中存放的黄杨木雕会变色,一年年逐渐变深,有经验的藏家可以根据色泽深浅和包浆大致判断出作品的年代。最常见的黄杨木雕做旧,是用一种“油麻色”染制而成的,这种作伪的色泽不自然,没有包浆,可用少许香蕉水擦拭,赝品就会掉色。更高明的,是将木雕放在太阳下暴晒20分钟,取回阴凉处搁置半小时,再晒,如此操作,能迅速“染色”。因此在乐清的一些小作坊,时常能看见工人将木雕抬里抬外,以求快速达到目的。 


  在探访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木雕造假时常掀起兴风热浪,却从未听说山寨潮州、龙眼、黄杨、东阳中国四大木雕风格的作品,几乎各立门户,与陶瓷、漆器等门类大相径庭,河南的可以做景德镇的,北京的可以做扬州的,而木雕却仅仅限于木材的以次充好,顶多仿冒几件大师的木雕作品却还不能惟妙惟肖。这或许是因为木雕所需的技艺是建立在个人创作基础之上,流水线能完成的工序,并不能带来自然美感,但仅凭个人能力,也无法形成品牌,如同川菜,全凭大厨掌勺,永远不能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做强做大。 


  与木雕一墙之隔的红木家具,二者可是造假江湖里的好兄弟,但在古典家具协会的扶持下,各个企业开始摸索在产品防伪上下功夫,建立自己独特的标志,提升技术含量,高端品牌甚至与购买者签订合同,以此增加信誉度。问及木雕圈里的人是否有统领性的行业协会主持公道,有人笑说:“木雕行业协会?倒是只知道全国的工艺美术协会。” 


  其实无论什么协会,无论什么市场,人们是否更应该将在木雕造假上所花的功夫用在研究如何提高木雕工艺上,而不是被眼前利益蒙住了双眼。 


   TIPS析假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辨别木质。 
  1.望:即看。多注意物品的透雕处,赝品的两边是压塑而成,从破口处可看出不是木质。 
  2.闻:即听。把物品放至耳边摇动,真正的木雕是实心的,摇不出声音;而赝品里面均填充沙子,一摇能听到“悉悉索索”的声响。 
  3.问:即问价。真正的古木雕大件起价几万元,即使现代雕品也得数千元。 
  4.切:检测和分析。若有可能,用小刀轻轻刻一下透雕凹陷处,即能看出是否为木质。或是察看底盘四周,在树脂与木板的接口处总能看出一点破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