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工艺造假——惊玉(四)

 青木森森 2016-04-29





玉器造假。一、材质造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或人工合成。二、仿古。模仿古玉器样式、纹理并做旧处理,冒充古董。


宋世义(中国玉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

“人有千张脸,玉有万种面”,玉石鉴别是一门极为庞杂的学问,行家里手还有看走眼的时候,普通消费者更很难分辨其真假。

玉器造假猖獗,存在历史因素,仿古便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其次,是利益的驱使,房产、股票不振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导致造假猖獗,再次,收藏者日益增多和美玉益减少,引发造假的“商机”。玉石不像黄金、钻石类制品,不是标准化产品,也是造成假货横行的原因。


磨料染色、做旧做老、人工合成……本是石中精灵的玉,被蹂躏得令人惊心。


惊玉

文/陈丽萍


2011年1月28日,北京中嘉国际拍卖公司拍出一套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成功拿下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第二天,就有专家表示,玉凳属于高坐,这套可能是仿清代的家具。网友嘲讽其“作假不专业”,因为汉代人们还是席地而坐,根本就没有凳子。



长期以来,玉器一直是造假重灾区,动辄几万元的玉手镯佩戴后发现掉色,继而发现竟然是石英石做的,甚至是玻璃或塑料的。事实上,2.2亿元的“汉代玉凳”对比更早前拍出24亿元的“金缕玉衣”,实在小巫见大巫。


仿古、覆膜、再造、填充、染色……这些本来不应该出现在玉石加工流程的环节,如今已经深入制作玉石的相关步骤之中。


玉,石中精灵


俗话说“千样玛瑙万样玉”,玉,一直以石中精灵的姿态静立。2000年起,包括和田玉、翡翠等一系列玉石价格均持续走高,涨幅有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随着价格的飞涨,假料、假皮等伎俩开始层出不穷,这些石中精灵,成为牟取不义之财的工具。


“除了市场推广和资源稀缺,行业的炒作以及大量资金持续涌入,都促使玉石价格上涨。”中国彩色宝石网首席宝石学家、英国皇家珠宝鉴定师于志伟说,“这些都使得许多玉石制假的企业和个人看到了‘商机’。”


他们给玉磨料染色,次品摇身一变成为佳品;他们将矿石、石英滚料磨圆,告诉你这就是玉;他们把玻璃、树脂、玉粉搅拌,做成亮晶晶的“玉石”;他们把新玉放在羊腿里,人工做成血沁;他们模仿汉唐器皿,做旧做老,给你说这就是古董;他们买一堆假的鉴定证书,告诉你这是经过认证的……他们从原料、雕刻、上色、做旧、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坑你没商量。


作假花样之多、范围之广,令人惊心。不禁想到翡翠行业流行的一句话:“玉石不会骗人,人骗人”,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仿古:流传千年的传统


“汉代玉凳”由邳州宝玉石行业协会会长汪如棉证实,来自邳州市,由向阳村的几个小伙子忙活了一年多完成,2010年作为高仿工艺品以230万元卖给了一个外地人,谁知道成了古董。随着事件的升级,汪如棉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不过这个不起眼的江苏小城镇邳州却着实跟着“火”了一把。事实上,邳州早就是中国玉石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有超过5万名当地工人从事玉石加工工作,75%以上产品以岫玉为料,仿古不过是一小部分。


“玉器仿古由来已久,宋代就有专业的仿古玉器匠人,清代至民国仿古之风尤盛。”蚌埠市博物馆副馆长辛礼学介绍。在仿古玉上,邳州实在是“小巫”,蚌埠才是有着极高声望和工艺水平的“大巫”。


安徽蚌埠是全国最大的玉器集散地之一,其仿古玉从上世纪80年代就颇受追捧。从1958年成立蚌埠玉雕厂至今,蚌埠玉器市场翻跟头似地发展。如今,这里的生产经营商家达到4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从合蚌高速蚌埠路口下,沿路20分钟车程就到了蚌埠光彩玉器城。这里是蚌埠最大的玉器销售地,集中了约1600家商铺。但是走进玉器城,并没有看到想象中喧闹的场面。


谈起生意,一个老板直摇头:“不做仿古玉了。媒体报道后,外面都认为仿古玉是假的,本来利润就小,现在更卖不出去,不少专门做旧玉器的工匠都下岗了。”看来央视2012年3·15晚会带来的冲击还不小。


“之前在玉器城,不管是仿周的璜,仿汉的璧,还是仿南北朝的辟邪,都亮堂堂摆着。现在因为说仿古玉是假玉,店家也忌讳,摆出来的就少了。”蚌埠市玉雕协会秘书长成成说,“门外人对仿古玉的概念没弄清楚。业内把仿照古形、古制、古工艺的玉器统称为仿古玉,其中大多为新玉,而大家通常认为的打磨做旧的仿古玉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做旧仿古玉本身就是工艺品,每件玉器都耗费了一个甚至多个匠人的心血,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安徽省政府参事、工艺美术大师杨其鹏认为,仿古玉不管是否做旧,都不同于造假,仿古做旧的玉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做旧仿古玉器也不是没法识别,因为不少工匠只能从图片上参考,很难做到不留破绽。有时候一件作品上同时出现几个朝代的特征、造型、图案,一下就看出来了。”


话虽如此,但蚌埠仿古玉器市场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被媒体报道、被诟病的正是做旧仿古玉器,有一批人专门收购这些玉器,再伪造专家认证,然后冒充古董出售或拍卖。这里面,有蚌埠玉器行业的人,也有购买蚌埠玉器的人。


“蚌埠玉器行业的人我们还能控制,但做旧的仿古玉器卖出去之后,我们的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就无法控制了。”成成不无痛心,“更可恨一些所谓的专家,东西都不看,给钱就出认证证书,使得市场更加混乱。”


仿古自然不等于造假,但做旧仿古无疑为造假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随着媒体的曝光,2012年蚌埠四分之一的仿古作坊、企业陆续倒闭,尤其下半年,北工地市场就有600多家作坊关闭。


尽管仿古市场渐趋冷清,但蚌埠玉器市场流通的产品大部分仍然是仿古作品,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99%以上的产品都在仿古。


或者都在观望,等这一阵风过去就会好的,或者习惯了快速的收获,再无法适应缓慢的播种……


假玉:假的真不了


“天下玉雕数镇平”,河南南阳镇平县早在两汉时期就开始制作玉器,如今镇上有好几万人都靠玉器生意养家糊口。镇平县政府官方网站上的材料也显示,2012年,玉雕产业年生产产值120亿元。仅石佛寺镇就有玉雕专业村13个,拥有6大玉雕专业市场。


石佛寺镇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玉器交易聚集地,也是中国玉石造假的重灾区,与安徽蚌埠市齐名,这里更严重的是材质上的造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不产玉。   


与蚌埠的冷清不同,这里非常热闹。远远就听见沸反盈天的声音,进入玉博苑玉器批发市场,每条宽约五六米的街道被三四排整齐的摊位占满,每个摊位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玉器,从小如米粒的玉石项链,到高约两米的器具摆件,新疆和田玉、俄玉、韩玉、阿富汗玉等应有尽有。操着各种口音的客商及游客,都睁大眼睛在一个个摊位前把玩鉴别玉器,不时有人掏出一摞百元大钞,买下挑选好的玉器。


来这里购买玉器的大多是经销商,真假玉石,双方都清楚,但大家都不说,只谈价格。“经销商批发出去,肯定当真玉石卖,我们也以真玉石叫卖,大家口径一致,生意不错。”一家玉器店老板如是说。


正说着,隔壁摊位成交了一笔买卖,一对情侣模样的年轻人买走了一只墨绿色的手镯。“这是典型的‘憨点’(当地俗语,类似傻子的意思),两三元一只的玻璃手镯,他们花了180元当玉镯买走。”


“手镯批发3元一件,零售5元一件。”在另一家摊位,女老板上来就承认,这全是玻璃制品。女老板拿起两件玻璃手镯相互碰触了一下,发出的声音沉闷浊重;她拿过隔壁摊位上摆着的玉镯一碰,叮当之声脆响。


“用玻璃、树脂做的仿制品,只能蒙那些完全不懂行的人。”玉佛大桥西侧一家玉器店的女店主说,对于那些稍微懂行的人,需要用劣等玉料来冒充优等玉料。

因为“玉中之王”和田玉价格猛涨和日益稀缺,许多商人就把目光投向其他玉种。镇平县有不少专门在外地选购玉料的大户,常年将青海昆仑玉、俄罗斯玉、韩国白玉、阿富汗白玉等玉料运回镇平。与动辄数十万元的和田玉相比,这些玉按公斤算价,有些硬度、质地都与和田玉差不多,很多玉商都拿来冒充和田玉,将它们制成的挂件,能叫到两三万。


“尤其阿富汗白玉,名称很令人迷惑,听起来好像是进口的,其实都是非常低端的玉。”注册珠宝检验师胡学年说,“严格来说,它们称不上是玉,可以说是好一点的大理石。”


更狠的是和田玉本身造假,和田玉分山料和籽料,籽料比山料价格要高一倍,玉商就把整块的和田玉山料打碎,用磨机和滚筒打磨成卵状籽料,再通过沁色等手段以假乱真。


毕竟假的真不了,造假的玉,佩戴久了,问题自然就出来了。但是真是假经销商是清楚的,他们不会闹,而零售针对旅游市场,根本不担心你会闹,因为千里迢迢维权成本太高。而且,玉不同金银,本身就不是标准化产品,难以界定……


造假揭秘


人工仿沁是造假的关键技术,无论仿古玉,还是以次充好都适合。仿沁大概有十多种招数。清代金石考古学者刘心瑶的《王纪补》中有记载:

通过烧烤使其颜色变白以充古代的鸡骨白玉,同真古玉相比表面有火烧的细裂纹;


将羊腿割开,植入小件玉器,用线缝好,数年后取出,玉表面会形成如传世旧玉器上红丝沁般的血色细丝,俗称“羊玉”。同真古玉相比略显干涩;


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然后再用提油法上色,俗称“梅玉”。这种仿古沁色一般显得造作不自然……


那么人工仿沁手法到底是怎样的?


经过知情人指点,我们带着一块汉白玉废料来到一家作坊,店主王师傅一听要找人给玉石沁色,连称“你找对人了。”王师傅说,他专门负责对玉沁色。“你想要什么颜色我就能给你沁上什么颜色。”并且明码实价:玉器挂件沁色收费50元,玉料原石沁色收费200元。


取得信任后,王师傅向我们展示沁色的工序。“就是调色、加温、涂色,只需一把烤枪、一支毛笔、几种颜料就行了。”技术的高低就体现在对火候的把握上。根据玉料调好色后,王师傅把玉石放在火上加温,让里面的水分蒸发。最后才涂抹颜色,液体状的颜料在汉白玉废料的表面浸润开来,反复涂抹几次之后,表面就形成了一层类似于玉料糖色的色皮。“如果想把玉器浸透,就在玉器上倾倒一些颜料,用塑料纸包裹三天后,基本上沁色就浸入到玉器内部了。”


假冒玉石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先购入低端玉石,再用机器进行切割,制成各种玉石件,然后将切割好的玉器沁色。最后烘干、涂上一种特殊石蜡,让玉器看上去更光亮。人工合成,不过是各种粉末混合化学高强凝固剂经高温加压而成,样式、颜色也更加多样。


至于证书,则更简单,淘宝上一搜,各种假冒的宝石、珠宝鉴定证书几千件,价格也不贵,少则七八块,最多也不过二三十块,做得相当逼真,还印有知名玉石鉴定中心出具的“国家认证”字样。


造假花样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只是,玉若真的有灵,该如何面对自己被这般蹂躏?


TIPS析假

鉴别玉石的好坏:

1.匀: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

2.形: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越大越好。

3.敲: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4.照: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