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公四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4-29


【原文】四年春,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韩献子患1之,言于朝曰:“文王帅殷之叛国以事纣,唯知时也,今我易之,难哉。”三月,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陈人不听命。臧武仲闻之,曰:“陈不服于楚,必亡,大国行礼焉而不服,在大犹有咎2,而况小乎?”夏,楚彭名侵陈,陈无礼故也。

穆叔如3晋,报知武子之聘4也。晋侯享5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韩献子使行人6子员问之,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礼,藉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使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7于周8。’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9,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

秋,定姒薨10。不殡11于庙,无榇12,不虞13。匠庆谓季文子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丧不成,不终君也,君长,谁受其咎?”

初,季孙为己树六檟14于蒲圃东门之外。匠庆请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圃之檟,季孙不御15。君子曰:“《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谓乎。”

冬,公如晋听政。晋侯享公,公请属鄫16。晋侯不许。孟献子曰:“以寡君之密迩于仇雠,而愿固事君,无失官命,鄫无赋于司马,为执事朝夕之命敝邑,敝邑褊小,阙而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晋侯许之。

楚人使顿17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

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18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19于原20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21,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22服。羿犹不悛23,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24王阙25。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26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27乎?”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

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28居,贵货易土,土可贾29焉,一也;边鄙不耸30,民狎31其野,穑32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33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34,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

冬十月,邾35人、莒36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国人逆37丧者皆髽38,鲁于是乎始髽。国人诵之曰:“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

【译文】四年春,楚军因为陈国背叛的缘故,仍然驻扎在繁阳。韩献子很忧虑,在朝廷上说:“周文王率领殷商的叛国以侍奉商纣王,这是知晓时势,如今我们改变做法,是很难的。”三月,陈成公去世。楚国人准备征伐陈国,听闻丧事后停止行动。陈国人不听从楚国命令。臧武仲听说后,说:“陈国不服从楚国,必然会亡国,大国实行礼仪而不服从,对大国来说尚且有过错,而何况是小国呢?”夏,楚国彭名侵犯陈国,是因为陈国无礼的缘故。

穆叔去晋国,回报智武子对鲁国的访问。晋悼公设宴招待,金属乐器演奏《肆夏》第三章,穆叔不答拜,乐工歌唱《文王》第三章,穆叔又不答拜。歌唱《鹿鸣》第三章,穆叔三次答拜。韩献子派外交官子员问他,说:“先生因君命受辱访问敝邑,敝邑用先君之礼,借用音乐招待先生,先生舍弃大乐,而再拜细小乐舞,敢问是何礼仪?”穆叔回答说:“《三夏》,是天子设宴招待诸侯君主的歌舞,使臣不敢听闻。《文王》,是两国君主相见的歌舞,使臣不敢企及,《鹿鸣》,是君主所以嘉奖我们君主的,我敢不答拜嘉奖?《四牡》,是君主慰劳使臣的,我敢不再次拜谢?《皇皇者华》,是君主教导使臣说:‘必须咨询周密。’下臣听闻,‘访问于善为咨询,咨询亲人为询问,咨询礼仪为节度,咨询事情为商议,咨询危难为谋划。’下臣收获五善,岂敢不再次拜谢?”

秋,定姒去世。不在太庙举行葬礼,也没有棺材,这是因为没有预料到。匠庆告诉季文子说:“先生为正卿,而小君的葬礼没有完成,这是让君主不能送终,君主长大后,谁会受到责怪?”

当初,季孙为自己在蒲圃东门外种植了六棵槚树,匠庆请求用树木,季孙说:“简略一点。”匠庆请求用蒲圃里的槚树,季孙没有阻止。君子说:“《志》中所谓‘多行无礼,自己必然也会遇见无礼。’说的就是他吧。”

冬,鲁襄公去晋国听取政事。晋悼公宴请鲁襄公,鲁襄公请求让鄫国归属鲁国,晋悼公不允许。孟献子说:“由于我们君主紧挨着仇敌,而愿意坚固侍奉君主,不错失官职命令,鄫国没有向晋国司马交纳赋税,而执事官吏早晚命令敝邑,敝邑褊窄狭小,缺失而成为罪过,我们君主因此希望借助鄫国。”晋悼公允许了。

楚国人让顿国离间陈国而侵犯征伐,所以陈国人包围顿国。

无终子嘉父派遣孟乐去晋国,依靠魏庄子交纳了虎豹的毛皮,以请求与各戎族人讲和。晋悼公说:“戎族人没有亲情而且贪婪,不如征伐他们。”魏绛说:“诸侯新近才顺服,陈国新近才讲和,都将观察我们。我们有规律那么就和睦,否则就携带二心。劳动军队于戎族,而楚国征伐陈国,我们必然不能救援,这就是抛弃陈国,华夏各国必然背叛。戎人,是禽兽之人。获得戎人而失去华夏,恐怕不可以吧?《夏训》上有句话说:‘有穷氏的后羿……。’”晋悼公说:“后羿怎么样?”魏绛回答说:“从前有夏氏刚刚衰落时,后羿从鉏地迁到穷石,依靠夏朝民众以代替夏朝政事,就是仗恃他的射箭技艺,不修整民事,而遨游于原野之兽。抛弃了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任用寒浞。寒浞,是伯明氏的奸诈弟子。伯明后寒抛弃了他,后羿却收了他,信任而使用,以作为自己的辅相。寒浞对内行媚,而在外广施财物,愚弄民众而使后羿沉溺于田猎,扶植奸诈邪恶以夺取国家,使得内外都服从。后羿仍不悔改,他打算田猎回来,手下人杀死他而把他的肉煮熟,让他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吃,又被杀死在有穷氏门口。靡逃奔到有鬲氏。寒浞依靠后羿妻室,生下浇和豷两个儿子,仗恃其谗言邪恶诈伪而对民众无规律。让浇使用军队,消灭斟灌氏及斟寻氏家族。让浇处在过地,让豷处在戈地。靡从有鬲氏处,收集两国余民,用以灭亡了寒浞而拥立了少康。少康在过地消灭了浇,后杼在戈地消灭了豷。有穷氏从此灭亡了。这都是由于失去人材的缘故。从前周国辛甲做太史时,命令百官,规劝君王的缺点。在《虞人之箴》上说:‘茫茫大禹之迹,划为九州。经略开启九条大道,民众从此有家室,野兽有茂草,各有居住的地方,规律日用各不干扰。后羿身居帝位,贪求于原野之兽,忘记体恤国家,而只思考那些麀鹿走兽。武事不可加重,使用就不能恢复夏氏家族。主管禽兽的臣子掌管原野,要敢于报告君王仆夫。’《虞人之箴》这样说,可以不警戒吗?”于此晋悼公喜好田猎,所以魏绛提到此事。

晋悼公说:“然而就不如与戎族人和好吗?”魏绛回答说:“和睦戎人有五种利益:戎狄人逐牧草而居,重财货而轻土地,土地可以买卖,这是其一;边疆没有劝勉,民众轻慢于原野,节俭之人成功,这是其二;戎狄人侍奉晋国,四周邻国振动,诸侯心怀晋国威严,这是其三;以规律安抚戎人,使军队徒众不劳累,武器不损坏,这是其四;以后羿为教训,而用规律度量,远国能来近国安心,这是其五。君主图谋吧。”晋悼公喜,派魏绛与戎人结盟,修整民事,田猎按时进行。

冬十月,邾国人、莒国人征伐鄫国。鲁国臧纥救援鄫国,侵犯邾国,在狐骀被击败。国人迎接丧者的都用麻扎成发髻,鲁国人从此开始扎发髻。国人讽刺说:“臧氏身穿狐裘,失败在狐骀。我们君主小孩子,把个侏儒当差使。侏儒,侏儒,使我们败给邾。”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69年,周灵王三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楚军因为陈国背叛的缘故,仍然驻扎在繁阳。韩献子很忧虑。楚军本想征伐陈国,因陈成公去世而停止行动。二是鲁国穆叔去晋国访问,以礼仪答拜,不卑不亢。三是鲁国定姒去世。四是鲁襄公去晋国听取政事,获得鄫国归属权。五是晋悼公允许与戎族人讲和。六是邾国、莒国人征伐鄫国,鲁国臧纥去救援,结果被击败。

——————————————————

【注释】1.患:(huàn)《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易·既济·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说文》:“患,忧也。”这里用为担忧、忧虑、害怕之意。

2.咎:(jiù旧)《易·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书·说命中》:“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诗·小雅·伐木》:“宁适不来,微我有咎。”毛传:“咎,过也。”《管子·轻重丁》:“是以外内不蜷,终身无咎。”《尔雅·释诂上》:“咎,病也。”《老子·九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韩非子·解老》:“憯则退而自咎。”《说文·人部》:“咎,灾也。”《广韵·有韵》:“咎,愆也。”还里泛指灾祸、凶难、过失、错误之意。

3.如:(rú儒)《管子·轻重甲》:“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左传·隐公四年》:“厚从州吁如陈。”《尔雅》:“如,往也。”《史记·项羽本纪》:“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这里用为去、往之意。

4.聘:(pìn)《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5.享:(xiǎng)古者亨通之亨,享献之享,烹饪之烹,皆作亨字。享,飨也。《易·损·辞》:“损,有孚,元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书·太甲下》:“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郑玄笺:“享,献也。”《尔雅·释诂下》:“享,献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音义》:“亨,许庚反,通也。下同。众家并享两反,京云:献也。干云:享,宴也。”这里用为贡献、献宴享受之意。

6.行人:《易·无妄·六三》:“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周礼·秋官·司寇》:“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左传·桓公九年》:“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这里用为外交官之意。

7.咨:(zī资)《诗·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诗·周颂·臣工》:“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左传·襄公四年》:“访问于善为咨。”《国语·周语》:“咨于故实。”《国语·鲁语下》:“咨亲为询。”《尔雅》:“咨,谋也。”《说文》:“咨,谋事曰咨。”这里用为征询之意。

8.周:(zhōu)《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谋。”《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国语·鲁语》:“忠信为周。”《管子·人主》:“人不可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礼记·缁衣》:“自周有终。”《孟子·尽心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说文》:“周,密也。”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

9.诹:(zōu)《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诹。”《左传·襄公四年》:“咨事为诹。”《国语·鲁语》:“咨才为诹。”《尔雅》:“诹,谋也。”《说文》:“诹,聚谋也。”这里用为商议之意。

10.薨:(hong)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管子·大匡》:“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于车。”《管子·戒》:“而力伐四邻。公薨。”《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於冢宰三年。”《尔雅》:“薨,死也。”《孟子·滕文公上》:“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韩非子·和氏》:“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史记·魏公子列传》:“昭王薨。”

11.殡:(bin)《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论语·乡党》:“於我殡。”《说文》:“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这里用为举办丧事之意。

12.榇:(chèn)古时指空棺,后泛指棺材。《左传·襄公二年》:“自为榇与颂琴。”《说文》:“榇,棺也。”《小尔雅》:“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

13.虞:(yu)准备、防范。《左传·隐公五年》:“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孙子·谋攻》:“以虞待不虞者。”

14.槚:(jiǎ假)古书上指楸树或茶树。《左传·襄公二年》:“初,穆姜使择美檟,以自为榇与颂琴。”

15.御:(yù玉)息止、禁止、阻止。《易·系辞上》:“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墨子·天志下》:“残其城郭,以御其沟池。”《列子·周穆王》:“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

16.鄫:(zē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左传·僖公十四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左传·宣公十八年》:“秋,邾人戕鄫子于鄫。”

17.顿:(dùn)周代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顿与许、蔡疾楚政。”

18.因:(yīn)《书·尧典》:“厥民因,鸟兽希革。”《诗·鄘风·载驰》:“谁因谁极。”《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管子·君臣下》:“通者质,宠者从,此数之因也。”《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扬榷》:“辩惠好生,下因其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人成事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19.淫:(yín)通“游”。《诗·周颂·有客》:“既有淫威,降福孔夷。”《管子·明法》:“不淫意于法之外。”《楚辞·招魂》:“归来兮,不可以久淫兮。”《韩非子·解老》:“言其神不淫于外也。”这里用为遨游之意。

20.原:(yuán)《管子·轻重乙》:“列稼缘封十五里之原,强耕而自以为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拘诸原。”《尔雅》:“广平曰原。”这里用为原野之意。

21.田:(tián)古同“畋”。《书·无逸》:“不敢盘于游田。”《诗·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管子·大匡》:“五月,襄公田于贝丘。”《左传·庄公八年》:“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见丘。”《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淮南子·本纪》:“焚林而田,竭泽而渔。”这里用为打猎之意。

22.咸:(xián)《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孔传:“咸,皆也。”《诗·大雅·崧高》:“徒御啴啴,周邦咸喜。”《诗·鲁颂·閟宫》:“敦商之旅,克咸厥功。”《国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这里用为共、同之意。

23.悛:(quān)《书·泰誓上》:“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而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左传·襄公七年》:“亦无悛容。”《左传·昭公九年》:“为是悛而止。”《韩非子·难四》:“过而不悛。”《广雅·释诂三》:“悛,更也。”这里用为悔改、改变之意。

24.箴:(zhēn)《书·盘庚上》:“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左传·宣公十二年》:“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杜预注:“箴,诫。”《关尹子·釜》:“人之壮也,当达乎朋友之箴。”这里用为规劝、告诫之意。

25.阙:(jué缺)缺点、错误。《左传·隐公元年》:“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列子·仲尼》:“子,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诸葛亮《出师表》:“裨补阙洞。”

26.冒:(mào)《书·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顾命》:“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兹!”《诗·邶风·日月》:“下土是冒。”《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舟人冒利。”这里用为贪求之意。

27.惩:(chéng)《书·泰誓上》:“罔惩其侮。”《诗·小雅·节南山》:“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诗·小雅·正月》:“民之讹言,宁莫之惩。”《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郑玄笺:“惩,艾也。”《易·损·象》:“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礼记·表记》:“则民有所惩。”《玉篇·心部》:“惩,戒也。”《广雅》:“惩,恐也。”这里用为鉴戒、警戒之意。

28.荐:(jiàn)茂盛的牧草。《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管子·问》:“其就山薮林泽食荐者几何?”《尔雅》:“荐,黍蓬。”《庄子·齐物论》:“麋鹿食荐。”

29.贾:(gu)《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诗·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大雅·瞻仰》:“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周礼·地官·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管子·乘马》:“贾,知贾之贵贱,日至于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荀子·儒效》:“通财货,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这里用为买卖之意。

30.耸:(sǒng)劝勉。《左传·襄公四年》:“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国语·楚语上》:“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

31.狎:(xiá霞)《书·秦誓》:“今商王受狎五常,荒怠无敬。”《左传·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韩非子·八经》:“僇辱之人近习曰狎贼,其患发忿疑辱之心生。”《广雅·释诂三》:“狎,轻也。”这里用为轻慢、戏弄之意。

32.穑:(sè色)通“啬”。《管子·度地》:“上相穑著者,所以为固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贬食省用,务穑劝分。”《左传·昭公元年》:“大国省穑而用之。”《墨子·兼爱中》:“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这里用为节俭、爱惜之意。

33.绥:(suí随)《书·汤诰》:“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周颂·载见》:“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论语·子张》:“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荀子·儒效》:“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这里用为安抚之意。

34.说:(yue)《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管子·小问》:“桓公不说,瞋目而视祝凫巳疵。”《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韩非子·二柄》:“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35.邾:(zhū朱)古诸侯国名。《左传·隐公元年》:“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说文》:“邾,周武王时所封曹姓国也。始封之君曰侠,为鲁附庸。从邑,朱声。”在今山东邹县。

36.莒:(ju)周代诸侯国名。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国家,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管子·小问》:“楚伐莒,莒君使人求救于齐。”《左传·桓公十二年》:“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韩非子·难二》:“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鄷,三举事而纣恶之。”

37.逆:(nì溺)《书·顾命》:“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管子·大匡》:“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左传·成公十四年》:“宣公如齐逆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国语·周语上》:“上卿逆于境。”《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内,十日一御。”《说文》:“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这里用为迎接之意。

38.髽:(zhuā抓)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左传·襄公四年》:“国人逆丧者皆髽,鲁于是乎始髽。”《仪礼》:“髽衰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