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釉里红瓷:釉下彩那一抹红

 荣耀生活net 2016-04-29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新品种,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它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釉里红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溢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纹饰不连贯。




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无法大规模生产,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与青花瓷同时期,元代的景德镇瓷工发明了釉里红瓷,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项目,可以说与青花瓷是一树绽开的两支并蒂花。




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




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




明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




清代康雍乾三朝,釉里红瓷在皇家的“御窑厂”更是仿古创新,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时的釉里红发色较为纯正艳美。




釉里红常常与青花配合装饰,称青花釉里红瓷,或叫青花火紫,形成一种别致的装饰纹样。




咨询微信或电话:138798872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