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期诞生的10种古怪武器

 山爷wzs0718 2016-04-29

二战时期诞生的10种古怪武器

武器的操作原则很简单: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杀人或者使人丧失行动能力。至于它是怎么做到的,通常看起来很简单,但有时却会近乎疯狂或荒唐。下面列举了十种二战时期的武器,它们的出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10. 潜水坦克

10-Tauchpanzer

Tauchpanzer,字面意思“潜水坦克”,是纳粹制作出来的武器,准备用在侵略英国的“海狮计划”(Operation Sea Lion)中(最终未能执行)。按照设计思路,潜水坦克会从海岸下水,穿过海底,然后登陆,给英国海岸上的德军提供火力支持。潜水坦克以III号坦克(Panzer III)为原型,完全防水,装备有单向排气阀、充气密封的炮塔环和附在漂浮设备上用来换气的软管。不过即使经过这么多改造,这款潜水坦克最多也只能下潜20分钟,并且因为换气软管的长度限制,它只能达到15米(50英尺)的深度。但设计总归是成功的, 纳粹共建造了150多辆这种坦克。海狮计划取消之后,潜水坦克被分配到较为传统的装甲部队,之后在纳粹入侵苏联的时候跨过了卜格河(the Bug River),完成了一次自己的使命,但随后它们还是只用作普通坦克。

9. 谢尔曼DD水陆坦克

纳粹研发出水下坦克对敌军进行水陆两栖作战的同时,同盟国(the Allies)也对坦克进行了改良以使其能在水上浮渡。具体来说,增添的布质围帐在水下会鼓胀起来,使坦克浮上水面,还新增了可以提供推动力的螺旋桨。这种水陆坦克的设计理念最早在1941年提出,测试过好几款坦克后,尽管还有其他的几款坦克能与围帐和螺旋桨匹配,但同盟国最终选择了将谢尔曼(Sherman)坦克作为基础模型来进行改造。

谢尔曼DD水陆坦克在诺曼底登陆(D-Day)时完成了首秀,它们在登陆战役中为同盟国的军队提供火力支持。其中27辆被汹涌的海浪淹没,但随后,这些坦克大获成功,并在之后的战役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横渡莱茵河(Rhine)进攻德国的战役。

8. 德国卡尔臼炮

德国于1936年着手设计超级大炮,旨在瓦解法国马奇诺(Maginot)防御工事。起初设计为分解运输并在目标附近重组,但设计者意识到它太过沉重且笨拙,又将其改进成为自动推进式的。第一代巨型臼炮于1939年进行发射试验并于1940年进行试用。由于纳粹将军卡尔·贝克尔(Karl Becker)亲自参与该炮的设计,所以它又被称作卡尔臼炮。卡尔臼炮的体积十分巨大,炮管长达600毫米,能够将约1800千克(400磅)的炮弹射出约5千米(3英里)的距离,之后炮管长540毫米的升级版将射程增加到超过10千米(6英里)。每个卡尔臼炮都有一套行进装置,包括若干个改良版弹药箱,每个携带四个炮弹,但即使弹药都装备到其他设备上,炮体加上炮架的重量也达到了124公吨。建造的六辆卡尔臼炮起初全部用于东线对抗俄罗斯,之后又用在西线战场上对抗同盟国。卡尔臼炮战功卓越:在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粉碎苏联的堡垒,猛烈的炮火严重破坏了敌军的防御结构和战地指挥所。随着战争一拖再拖,卡尔臼炮因其机动能力差,体积大不易躲避空中打击而变得不再实用。美俄曾缴获几辆卡尔臼炮,现有一辆存于俄罗斯坦克博物馆。

7. 突击虎

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小股顽强的俄罗斯守卫者以废弃的大楼和残壁为掩体进行城市巷战,成功拖延了德国部队的前进。战役结束后,希特勒即下令研发一种能够以绝对火力摧毁城区防御工事的武器,突击虎因此诞生。突击虎是一种配有大量火箭发射装置的重型装甲车,由老虎一代(Tiger I)坦克底盘改装而成,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装甲装备。火箭发射装置改装于海军设计,在炮管上增加了排气口用来排出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废气。由于炮弹太大,所以只能携带14个,并且其中一个需装备到发射器中。

突击虎原型被火速运到波兰镇压华沙(Warsaw)起义,之后更多的突击虎造成并投入战场。它们威力巨大但精确性差,并且在1943年后,德军主要为防守战役,而突击虎并不适合防守。

6. 子母机Zveno

6-Zveno-Project
19世纪20年代,苏联计划给地面军队提供空中支援并保护轰炸机不受敌军战斗机损坏,子母机Zveno由此诞生。Zveno 是一种飞行航空母舰,将一架苏联TB-3重型轰炸机与几架小型近程战斗机或俯冲轰炸机组合在一起。TB-3能够携带3架飞机,两架在机翼上(或下)、一架在机身底部。
早年苏联在东部战线被德国纳粹击退,绝望之时,苏联把这种实验武器投入了战争。1941年,TB-3重型轰炸机成功携带2架小型俯冲式轰炸机进入了纳粹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地区。俯冲式轰炸机成功袭击敌方军区并完好无损地返回了苏联机场。Zveno执行了近30次任务,但还是于1942年退役。

5. Mistel飞行炸弹

5-Mistel-Flying-Bomb
Mistel的概念于1942年由德国滑翔机协会提出,用一架无人机装满炸药,上方固定一架战斗机,由飞行员控制无人机接近并摧毁目标。1943年时,他们就展示了这个设计,但时直到1944年,战争的矛头全都指向纳粹党之时,这个想法才付诸实践。100多架Ju-88轰炸机被拆卸了硬件,改装为装有1800kg(4000磅)炸药的巨型飞行炸弹,并增加支杆以便固定在战斗机下方。但Mistel这种组合式飞机飞行极其缓慢,速度只能达到240km/h(150英里每小时),这种缺陷使其很容易被敌军发现并攻击。此外,Mistel的准确性也不高,虽然飞行员不承认,但Mistel确实经常错过目标。

4. 速科夫号潜艇

4-Surcouf

速科夫号潜艇(The Surcouf)是法国上世纪20年代末建造的一艘超大型潜艇。速科夫号无疑是独特的,不仅仅是因为它4000多吨的超大排水量,还因为潜艇上配备了两口20厘米(8英寸)的火炮,而这种规模的武器通常只用于重型巡洋舰。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Washington Naval Treaty)禁止建造排水量2800吨以上的潜艇,但速科夫号得到了特准可以保留。法国原打算建造三艘速科夫级潜艇,速科夫号正是三者之首。可是由于速科夫号这种规格的新船不允许再建,所以她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速科夫号一直服役于法国海军,直到1940年纳粹举兵攻打法国。 法国投降,速科夫号也在战斗中受损,为了不落入纳粹手中,她靠着仅剩的一个引擎,从炮火之地艰难地驶向英国。最终,速科夫号在英国普利茅斯(Plymouth)得以修复,由英方扣留。后来,英方把她派到自由法国海军,以供战争使用。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速科夫号奉命去参加太平洋战争。但之后船和全体船员一起人间蒸发了,很有可能是她在夜间被一艘美国货船撞翻,不幸沉没。

3. XVII型潜艇

3

1933年,德国教授赫尔穆特·瓦尔特(Hellmuth Walter)设想出了一种革命性的潜艇推进系统。这种系统比现有的内燃电力推进系统更严密,动力更强大,水下续航时间更持久。唯一的不利因素就是,它是由过氧化氢作为燃料驱动的(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火箭燃料)。1934年,当时传统潜艇水下航速仅有7节(速度计量单位,每小时一海里),瓦尔特向德国海军最高指挥部(the Kriegsmarine High Command)提议建造一艘水下航速能达到30节的潜艇。

他提出的推进系统称作瓦尔特涡轮机,经过稳定化处理的过氧化氢与燃油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蒸汽可以驱动涡轮机。当时的海军将领看了一眼他的提议,便漫不经心地丢在一旁,不予考虑。然而,瓦尔特没有放弃。1937年,在他的努力下,纳粹德国即将上任的U型潜艇指挥官卡尔·邓尼茨(Karl Donitz)看到了他修改完善后的方案,这项技术成功地打动了邓尼茨。到1939年,由瓦尔特涡轮机驱动的原版U型艇终于开始建造。原型艇在测试过程中性能良好,发展前景非常好。1942年,军火商订购了四艘该类型潜艇,而且这四艘潜艇规模更大,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可是两年后,订单取消了,因为传统的潜艇能够装载更多的电池来供能,流体动力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也提高了传统潜艇的水下航速,瓦尔特涡轮机的优势不再明显。

后来德国建造了四艘搭载瓦尔特涡轮机推进系统的小型潜艇,即XVII型潜艇,但均未能投入战场。战后英军使用了一段时间并将其改名为陨星号(HMS Meteorite),之后英国根据陨星号又建造了两艘相同原理的潜艇。后来,美国证实核能可用于海军,英国就开始了自己的核动力研究,放弃了对过氧化氢供能的进一步研究,这几艘潜艇也随之废弃,瓦尔特涡轮推进技术最终遭到了淘汰。

2. 中岛A6M2-N二式水上战斗机“鲁夫”

2-Nakajima-A6M2-N-Rufe

二战期间声名狼藉的日本零式战斗机中,二式水上战斗机 “鲁夫”( Nakajima A6M2-N ‘Rufe’)是唯一不用传统起落架而备有浮筒服役的水上战斗机。二式水上战斗机便于岛屿基地操纵,为满足太平洋作战需要而设计,由零式战斗机卸掉起落架,在机体下加装大型的浮筒和主翼下加装辅助浮筒改良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架飞机原型的首航之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鲁夫”就这样刚好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拉开帷幕时出场。

尽管大型浮筒严重降低了战斗机性能,鲁夫仍在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一战中表现突出。但好景不长,美国炸掉了操纵水上战斗机的岛屿基地,几乎毁掉了所有服役中的 “鲁夫”。不过当时日本正加紧制造更多“鲁夫”,用于攻击同盟国舰队、巡逻和保卫日本战舰免受枪击,最后制造出数百水上战斗机。

但随着战时延长,敌方歼击机不断增加,使得“鲁夫”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低。因为性能下降,它们甚至不能与淘汰的敌军歼击机抗衡,更别说投入战场的新型歼击机了。在战争的尾声,仅剩的“鲁夫”被派去抵御盟军对日本的轰炸行动,却表现得十分糟糕。

1. 河道防务灯(The Canal Defence Light)

反法西斯同盟国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试图制造一种用灯光攻击的武器来使纳粹分子失去战斗力。当时恰有一位希腊工程师在英国生活和工作,河道防务灯(代号),就在他的头脑风暴中应运而生了。它利用强大的闪烁探照灯使瞳孔迅速放大和收缩,让每个目光投射过来的人瞬间失明,眼花缭乱的效果更是让人头晕恶心。这种探照灯代替主炮安装在坦克上,由装甲快门控制开关。在测试时,它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虽然英军制造出数百“河道防务灯”并运往同盟军前线,但这些秘密武器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部分是因为它们确实隐秘到某些指挥官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有部分是因为知道其存在的指挥官们不相信它们的战斗水平。相反,同盟军欲渡过莱茵河进入德国时,把它们当作纯粹的探照灯去探射企图摧毁他们必经之桥的破坏者。战后,河道防务灯就被废弃了。对于拥有如此巨大潜力的武器来说,这实乃悲伤的结局。

翻译/ 一二三,Ivan,滕菲,童霜,武纸纸

审校/瑶瑶Yvonne  via listver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