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您醉心于成就,那么第一等的学问非“心学”莫属

 Wdjljjfj 2016-04-29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三点:“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里真正的难点就在于良知到底指什么,王阳明也是直到他35岁的时候提出了这个能彻底打通前两个实践观点的根本所在。搞不清这个关键点,你就很难理解心即理,也很难彻底做到知行合一,因为没有良知这个中介,内心和天理如何统一,我们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如何统一,统一不了又怎能达到内心彻底服膺的知行合一的呢。因此,我们必须先解释清楚“良知“的概念,才能自然的论述到:为啥个人想要有所成就,而心学就是第一等的学以致用的学问的道理所在。

如果您醉心于成就,那么第一等的学问非“心学”莫属

王阳明自己对良知的解释,从其”四句教”中体现: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这个良知来源于意念。意念一动与周围事物产生反应,看是否协调有功用,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来判定心在当时的善恶。也就是说这个意念如何动决定了善恶,当我们知道如何意动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的时候就是有了良知,或者说与良知这个存在物融为一体。他认为这个知好知坏的良知是我们人人都具有的,我们只需找到这个好坏的标准就是有了良知,符合天理了。按此说法,王阳明就打通了心内心外的通道。

我以为这里绕了半天的“良知“说就是指我们的心是否能够正确反映事物,能否取得个人实践中的实际功用,以及是否能够符合人类社会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道德规范来圈定的。

对于实际功用来说,如果说事情办成了就是有良知的体现,这可以从客观结果的观察来解决,也可以说要不断调整以符合实际的良知。

但又如何判定道德规范是合理的呢?显然这里王阳明是从每个个体内心的最本质方面来说的,但我们也了解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每个人总有不同。这就是理解其良知概念的难点:既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又有个体的区别,怎么解释和解决这个矛盾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认为先将“功用“和“概念自身“两个方面分离开分别理解,然后再合起来理解,那么这个”良知”,就容易清楚了:良知在实际上是有用的,还是大用,同时概念自身是合理的,有存在的物性根据的。

首先,良知是王阳明从”功用”的角度进行了一种自我解脱的说法。良知即人的本心即等同于天理,如果这个假定合理或者说就是事实存在,自然人就可以达到内心与外在达成思辨上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点,那么我认为的功用和我认为的道德规范在这里就可达到自我说服的同一地步,于是就此可以解释我看见的万物,于是我的行动就有了依据性的一致性,于是个人就具有了全力以赴的力量。

这与信佛信基督的效果是一致的,不过阳明心学与中国传统的立德立言立功的实用性哲学一以贯之的,与人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具体的实践中显然会发挥更大更确实的作用,因为其来源于实践又自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再加上王阳明在军事上的应用成功就更是为心学的价值作了有力的佐证。不过历史上没有学习心学的人也大有成功之人,在恶劣环境下建功立业的名人宿将比比皆是,因此从逻辑上来说这点证明材料并不充足的,不过少有人关心也罢。

其次,关于良知的自身概念的解释,即如何说它是确实存在的。我以为所谓良知就是人心底的最底层设计,来源于纯粹的物性,然后是生物生存的本能性,最后是以“类“为生存手段的人类能够在自然竞争中生存繁衍下去的合作性,即基础道德本性。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从基因的遗传出生后,然后开始通过感知感觉受到周围人的言行的影响,这是基本的社会良知的形成过程。

在遗传的基因基础上,我们一出生首先感受到父母的爱子之心,于是这种爱就会被孩子感知到和无意识的模仿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然进行各种相互配合以及展现出礼仪廉耻的行为表象,这显然也会被孩子感知到和学习去。历史上曾记载王阳明讲学过程中抓住并感化江洋大盗的案例,说明的是盗匪也知羞耻,有良知。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盗匪当然也是人,从小就感知到不穿衣服是羞耻之事并形成不自觉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这如同我们在电脑的底层设计上动下手脚,或者说从现代心理学角度从人更深层的情绪情感上翘动了盗匪的潜意识心理,从而达到把控对方情感情绪以达教化的目的。显然以王阳明的学识修养所思所虑远比盗匪高明,这也是王阳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体现,确实牛的地方。

如果您醉心于成就,那么第一等的学问非“心学”莫属随着我们长大后,经验和知识都必然会暗含着各类人类合作的道德要求,这些暗含着的感知和认知同样属于良知的范畴。虽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个人由于各自实践不同而对社会道德的认知内容和理解有所区别,但最基本的感知和认知却有人的相同性和相通性,这样良知的概念范畴也就可以认为是有相对应的客观实在物的,谁叫我们都是”人“呢。

对于人类这个最基本的良知认识,再举个例子说明:狼孩的故事,他的良知在哪,恐怕更多的是狼的的良知特性了,不过既然是人,就有人的遗传,必包含一部分人的基因遗传的良知。

如此这个基本良知的基本概念的轮廓清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哪些是基本良知。饿了要吃,累了要睡,还有光着身体不好,以至近亲不能结婚这些作为良知似乎没有问题。那么再往后呢,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尊师爱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毋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也应该是良知。再再往后呢,表达的自由,公正、正直等等是不是呢?又如何定义这些概念呢?这就是良知本身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发展的概念,越脱离动物性的本能越到社会道德的范围就越有民族性,时代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意见不统一的争吵声。

我们需要知道概念及其逻辑解析的再清楚也不能换来对个人的直接功用。所以概念就解析到此吧,我们只要知道良知看来是确切存在的,不是虚幻的,那么就可以避免在学习有些知识的时候有一天一脚踏空了。那样的话,我们的生命价值就打了折扣,至少是时间耗费的可惜了。

现在,如果您想让所学知识在自己有限的一生里对自己有更多的实用价值,那么就把心学和致良知作为个人的一种功用之学吧。只要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解了社会的道德规范,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所在,那么早点内外一致的知行合一,就可以动用自己所有的能量一致性的努力了,也就是你能做到为自己而来的致良知了。心就是全部,作为个人能为自己彻底负责就是一等一的事情。

不过提醒的一句,我们所有人都是有基本良知的,这个只要做为人都不会违背,人的本性是无谓善恶的,更没有人天生想做恶。但现实的社会是有其更现实的时代的道德规范的,你的道德认知中有部分与现在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相违背相冲突是有可能的,与他人有不同则是必然的。这既是个个人问题,不便展开过深讨论,每个人都有靠自己感悟认识的权利和责任;同时涉及面又太广,只能在以后的文章中依据具体事情和运用客观的逻辑表达点仅代表个人的认识和见解。今天就用刚看到的一个思想和自己的感想作一个对道德良知认识的总括来结束此文。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没有主见的人才接受道德规范,有主见的人有自己的准则。

我认为应该这样说:没有主见的人以全盘接受道德规范为生,有主见的人以理解道德核心并提炼准则为我所用为生。

这说的就是致良知的“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因时制宜的相结合。

如果您醉心于成就,那么第一等的学问非“心学”莫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