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月3日,回首1663年前兰亭。

 墨品书法网 2021-06-04

三月三日

回首1663年前兰亭

       1663年前三月三日,即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永和九年,癸丑之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家人等军政界亲朋好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雅集“修禊”,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篇《兰亭序》,成为千古绝唱!一笔写下千年事,以此来形容千古名篇《兰亭序》最为恰当。《兰亭序》不仅是一篇万古流传的书法名篇,成为书法的史上文化图腾。是年,王羲之刚过五十大寿,是人生一大转折。一个出世之人,作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不得已在出、入世的边缘,将如何游走?故此王羲之在文章里频发感慨,“…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序》也是文学史上一篇人生哲理文章。

兰亭雅集者名单

(42人)

王羲之

谢安

谢万

孙绰

孙统

王彬之

王凝之

王肃之

王徽之

徐丰之

袁峤之

王丰之

王元之

王蕴之

王涣之

郗昙

华茂

庾友

虞说

魏滂

谢绎

庾蕴

孙嗣

曹茂之

曹华

桓伟

王献之

谢瑰

卞迪

卓旄

羊模

孔炽

刘密

虞谷

劳夷

后绵

华耆

谢藤

任凝

吕系

吕本

曹礼

        当时参加修禊的共有四十二位文士,除了饮酒作乐,还有赋诗抒情,当时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作四言诗、五言诗各一首;王丰之、王元之、王蕴之、王涣之、郗昙、华茂、庾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等十五人,或四言诗,或五言各作一首。另有王献之、谢瑰、卞迪、卓旄、羊模、孔炽、刘密、虞谷、劳夷、后绵、华耆、谢藤、任凝、吕系、吕本、曹礼等十六人,因未赋诗而各被罚酒三觥。

       这里特别说明作为东道主,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有六个儿子参加,即长子王玄之,次子王 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七子王献之。王羲之一门占与会人数的六分之一,这当然是因为王羲之是这次集会的东道主有关。最小的儿子王献之这一年只有10岁。

《兰亭图卷》

(明万历本)


图中执笔坐着即为王羲之

晋永和九年古砖砚

文徵明《兰亭序图》中的王羲之

现藏北京故宫

画中茅屋内坐在中间的红衣应该就是王羲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