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小孩会反复发烧、咳嗽?

 HaiLinBaby 2016-04-30

如果是有小孩的家庭,这个问题是最让人头痛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问题说起来太有点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就我从医经历中所遇的情况进行一个的总结,希望能帮助一些的家庭。走出困惑。虽然我的观点,不一定得到众多同行和家长的认同。但是,我更愿意把他说出来。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小孩一生病。全家就如临大敌,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各有不同看法,认识不同。为了小孩。甚至而产生的家庭矛盾不在少数。因此,有必要在此谈一谈,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借鉴。


1、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小孩发热,对一般家庭来说,都是很恐惧的。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发烧是会死人的。即使不死人,也怕会烧坏脑子。所以,在中国,儿科医生是最难做的,也是最容易受到人身攻击和威胁的。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关,都是独生子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呢?

儿科医生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造成儿科医生无人问津的局面。如果有门诊有个高热的小孩过来。总会掀起一点小小的波澜。我小孩发高烧了,医生先给我小孩看看。我想说:不管是普通发热,或者高烧。只是机体和病毒,细菌反应引起的一个症状,是小孩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只要小孩精神状态好,也不必要为此而惊慌失错。要求医生紧急退烧,会给以后小孩身体的埋下祸根。个人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适当听取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经验,来选择用药。以减少或避免药物对小孩身体的伤害。有是证,用是方。可以是小柴胡,可以是桂枝汤,也可以是麻黄汤,银翘散等。


2、小儿幼体娇嫩,免疫功能不足,过多出门受影响

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温室到一个畅开环境,要经过各种变迁环境的考验,这已经够锻炼人的了。但是,小孩的病还没好,或者刚好,就带着小孩到处游走,寻亲访友。从一个城市又到另外个城市,走南闯北,人为的制造障碍,无疑是设置重重险井,这不是一般家长所能理解。建议小孩生病期间不要频繁的走动,以利疾病的恢复。


3、治疗不当,疗程不够

很多的时候,小孩有发热,家长就要求紧急退烧。如果烧退了,又自己马上又停药了。家属自行用药,怕用多药伤害小孩的身体。在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凡药三分毒的概念。这里有个概念必须澄清一下的,怎么才算用多药。这里就牵涉到有一个用药疗程的问题,一般感冒发烧来说,烧退了,就可以不用吃药了。

如果是单纯感冒,我建议都不用吃药,包括市面上但感冒药,只做一般性的退烧处理就可以了。但是,一般感冒以后会并发有扁桃体炎,或者支气管炎等。一般疗程是退烧以后,再巩固三天。如果是支气管炎,以总疗程在七天左右为宜,古言病去过半即止。其实现在我们每个人看病都是刚开个头,又何谈病去半即止呢?


4、日常饮食护理不到位

很多人都把治病都寄托在医生的身上。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其实家里喂养和护理更为重要。小孩在发病时更要注意饮食和护理,前面的文章我已经提到过饮食的注意事项了,以清淡饮食为主, 避免损伤胃气。但是有些家长,就是担心小孩饮食减少会影响身体的发育,而不停增加饮食。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使得发烧不已容易退烧,咳嗽不容易止咳。

常言: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饮食过饱,再加上受凉,就容易导致小孩发烧呕吐和拉肚子等。而导致病情的反复,病后期容易出汗。有些家长为了不给小孩出汗,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开空开启空调。 这样势必会给小孩造成重复感冒的机会。发病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小孩创造一个相对稳态的环境,不应该有人为的制造一种季节的变化。一般人在什么时候容易发病呢?一般都是在季节交替或者是天气突变的时候容易发病。所以,家长要给小孩创造一个相对恒定的环境,使小孩顺利的恢复健康。

以上寥寥数点,只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已欣慰矣。非独小儿病,凡病皆有大同矣,他病亦可以此为鉴。


推广链接参照南怀瑾老师的设计所制作的佛医养生打坐垫


编辑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