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图的阅读及分析程序

 yp23555 2016-04-30

 

首先应浏览整份心电图,目的是了解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如何,是否适合用于分析及诊断。


具体说来,主要看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导联的数目

一份好的心电图,应该是肢体导联(简称肢导,即1, 11,111, aVR, aVL, aVF)及胸前导联(简称胸导,即V1 -V6)共12个导联均齐备,并且至少有1个导联(常为11、V1或V5中之一)作了较长时间的连续记录。如果是为了分析心律失常,则最好是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否则最少也应是每3个导联作为1组进行同步记录。

之所以强调“同步”,是因为P波出现的规律对诊断心律失常至关重要,然而P波又并非在每一个导联都能被清晰记录到(通常以111 II: aVF及V1较明显)。

此外,对于怀疑有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应描记18导联心电图,即加做右胸导联(V3R -V5R)及后壁导联(V7^-V9)的描记,以免漏诊右心室及左心室后壁的梗死。

各导联的标记是否正确例如,如果VI, V2,V 3的标记错误,很有可能得出“胸导递增不足”的结论,进而会怀疑是否存在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可能。

各导联在粘贴时,是否有上下倒盆的情况在窦性心律时,这个问题很容易发现,因为PR间期较QT间期短得多。但如果在心动过速时,要么P波不容易找到(融合于T波或QRS波中),要么PR间期与QT间期相近,此时如果未发现有粘贴倒置的情况,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有无导联线错接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左、右上肢导联线反接,可表现为假性“右位心”。此外,V1和V2的电极位置也很重要,如果电极位置上、下移动1个肋间隙,即可导致P波及QRS波的形态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导致误诊。

所记录的心电图是否有伪差当伪差大到影响心电图的分析时,则应重新记录一份质量好的心电图。

必要的测量

P波的振幅;P波的时程;PP间期,进而推算心房的频率(房率);PR间期;QRS波群中各波的振幅;QRS波的时程;RR间期,进而推算心室的频率(室率):ST段有否抬高或压低,以及抬高或压低的幅度;QT间期(注意非QU间期),结合RR间期可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 ; T波的振幅。

对各波群波形及波群之间相关关系的观察

P波的形态对判断是否为窦性心律很重要。窦性P波的特点是:频率为60-100次/分,通常情况下P波在I、II , 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立。需要注意的是,过去认为窦房结只是1个“点”状的结构,而目前己知窦房结实际上是长约1-1.5c m的条状结构。

如果心房的主导节律点(即起搏点)依次由窦房结的最高点向最低点移行,此时P波就会由“正常”形态向I,II, aVF导联倒立的形态过渡,此即所谓的“游走心律”。基于同样的道理,不能一见到I、II、aVF导联倒立的P波,即一概认为是“逆行P波”或“冠状窦心律”,因为也可能是窦房结下部发放冲动产生的P波。

P波与QR S波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诊断心律失常。例如,对于宽QRS波心动过速,如果QRS波的频率高于P波的频率(即室房分离),则高度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ORS波的形态例如,V1导联表现为rsR'图形时,结合QRS波群时程变宽,即可确诊右束支阻滞。又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如果未及时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常会于梗死区对应的导联上记录到“病理性Q波”。

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病理性Q波”均提示有心肌梗死,因为心肌病、脑血管意外也可出现异常Q波。另一方面,当患者合并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或植入有起搏器时,则易掩盖心肌梗死的特征性Q波改变。

T波的形态注意是否在原本应直立的导联,出现了倒立的T波。是否 出 现 振幅明显增离的U波(U波>0 .1m V ) 如果是,则应高度警惕低血钾的可能。

系统总结心电圈特征

主导节律并存的心律失常;是否有特征性的P波改变:如传统上所称的“肺型P波”或“二尖瓣型P波”;电轴改变;特征性的ORS波群改变:如“肢导低电压”、“左室高电压”及' QRS波群电交替”等;ST-T改变;U波的出现及病理性改变。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心电圈诊断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并没有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么大,即使是对于心脏疾患,其诊断价值也有限。例如,心电图表现有“高电压”的患者,行超声心动检查时,未必会有心腔的扩大或心肌的肥厚;又如,有ST段压低及T波的倒立的患者,往往易诊断为“心肌缺血”或“冠心病”,但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同位素运动心肌显像检查时,可能未必会有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缺血的依据。

当然,心电图也确实可以诊断一部分疾病。例如,它对心律失常即有确诊的价值。不过对于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体表12导联心电图未必能提供充分的信息,此时往往需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方可明确。

此外,当出现相应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时,结合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急性心包积液等也可获得确诊。另外,虽然单次静态的ST-T改变对诊断心肌缺血并无意义,但如果在不同时期所记录的心电图上,STT有明显的动态改变(尤其当胸痛发作时),则高度提示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

鉴于以上认识,建议在发心电图报告时,除了上述几种能确诊的疾患外,应慎做临床诊断,一般予以描述性分析即可。

而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在分析一份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时,则需尽可能考虑到各种临床情况,具体可按全身一局部、外~内的思路进行排查,顺序如下:

①全身性疾患或病理状态:如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心电图较有诊断意义的有:低血钾、高血钾、洋地黄中毒等。

②胸腔、肺疾患:如胸腔积液、气胸、肺气肿等。多表现为肢导低电压,肺气肿时还可能出现P波的高尖。

③心包疾患:主要是心包积液。大量心包积液时,常有QRS波群电交替,有时合并有ST-T改变,是由于心包炎症累及心外膜下心肌所致:

④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疾患:如肺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病变、或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等。

⑤传导系统异常:即心律失常。心电图对此有确诊意义。

⑥心肌自身的病变:包括心肌的肥厚、炎症、梗死、及各种特异及非特异的心肌病等。心肌病中,心电图最有提示意义的是肥厚型心肌病。

⑦瓣膜疾患:心电图对瓣膜病无直接的诊断价值,只能反映其部分的病理变化。

⑧心腔的扩大:心腔扩大是一种病理状态,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患,往往是其他心脏疾患形成的后果。

一般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基本上能把握住心电图所能传递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