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盛唐时期作为东都的洛阳,城市里残存着盛唐的旖旎气息。相比于古城开封,它少了那点苍凉与落寞,骨子里多了些时尚的气质。相对于大气厚重的西安,它又多了一份婉约与内敛。而比起郑州那座繁华的古城,洛阳又多了静谧的人文气息。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笔者发来专文,从小巷小吃的一个侧面向广大读者:解读洛阳! “欲知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这一千古绝句,让人们对古都洛阳始终怀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历史情结。作为一个本地作家,我曾多次陪伴友人游玩洛阳。每游览一次,对她的认识就增加一分;每观赏一次,对她的感受就深刻一分,总想写点什么。一次,易中天先生深情地对我说,每一座城市,都有其性格。洛阳,不同于郑州,不同于开封,不同于西安,它就是洛阳。她是一本读不尽的历史教科书。真如醒醐灌顶,一个“读”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激发了我对洛阳的认识和感悟。 清晨,洛阳城内已早早开始一天的生活,街上车水马龙,一切都井然有序。洛阳人爱喝汤,从早餐就喝,汤文化贯穿了洛阳几千年的饮食历史。这是由于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水较少,气候干燥并寒冷之缘故,喝汤可取暖、去燥。听老洛阳的人讲,从前邻里见面打招呼,不像其他地方问“吃饭了没”,而是问“喝汤了没”,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不由令人震撼,洛阳的汤文化根深如斯!曾在洛阳居住过的朋友,离开后对洛阳的汤念念不忘,连自己的QQ名都改为“牛肉汤”、“驴肉汤”,这也算是洛阳汤文化对现今的深刻影响吧。 华灯初上,洛阳城的夜生活开始了,城里也有地摊夜市,只是这些地摊被摆在繁华大商场外的小街道上,奢侈与简单在这一线之隔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信步来到老城中,找一家丸子汤店坐下,试试洛阳人喜欢的“汤”吧,没有店名,陈设简陋,却是地道的洛阳味。点了丸子汤,里面放了炸豆腐,剔骨肉,鸭血,豆腐丝,素丸子。滴点香油,放上辣椒,汤味清淡爽口,很家常。 洛阳话乍一听很土,但土得非常亲切,别看同郑州相距不远,但口音却有不小的区别,洛阳话中没有北方人口中的惯用的儿话音,听以听着极顺耳,很实在也很干脆。在正午时分,随意走入路边任何一家小吃店,都可看到店中虽已坐满食客,却大多是低声轻语,偶尔有女人高声嘱咐店员,馄饨中少放点黑胡椒,此话经洛阳方言喊出,显得万分婉转娇媚,十分耐听。
皇城根儿下的人们,很会享受,这样的享受许多时候同钱的多少没什么关系。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刚到洛阳工作的我去朋友家作客,无意间瞟到厨房的笸箩中,有一大片细白的条状物,像发好的燕窝,当即便说他们家真奢侈。话音刚落,就把朋友惹得大笑。原来那“燕窝”,是伴了绿豆面蒸好后,又拨散晾晒的白萝卜丝。但它确实与燕窝有关,因形状相比,被称作“假燕菜”,据说此名为武则天所赐,也是洛阳水席最著名的菜式。能将本地最简单的食材,制成丰盛的宴席,由此可见洛阳人的生活情趣,是怎样的朴实动人。 洛阳是浓郁的中原风情与当代时尚的结合体,它有文化古城的深邃和现代都市的绚丽,生活节奏不快,适宜居住,这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需要我们亲自去看看、转转,才会有所感触。 近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洛阳中央百货后面的西工饭庄吃饭,一笼烫面饺、一碗粉浆面条、一碗炒凉粉、25串涮豆腐皮外加一瓶洛阳宫啤酒,一共才花了18块,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这顿饭的价位确实不高。这家建于1956年的国营老店,被洛阳人亲切地称为“小街锅贴”,从中可看出店中的锅贴是如何美味,更何况在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去锅贴,还有烫面角。来一笼烫面角吧,只有猪肉韭菜馅的,洛阳人对于春韭竞有如此浓厚的情节。这家店的烫面角卖相很好,状如新月,半透明的皮子泛着微微的光,隐隐可透出春韭的碧绿。洛阳更是粉浆面条的故乡,这里的粉浆面条,稠厚酸香自不必说,令人惊喜的是里面竞有切成碎粒的炸豆腐,更增添一份滋味。先前没少吃郑州与西安的炒凉粉,前者稀软,后者干硬不入味,洛阳的炒凉粉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软硬适度,有嚼头,又保持了炒凉粉特有的香。涮豆腐皮绵软中的筋道,豆香伴着芝麻酱的浓香,再配了这里味道温和的辣子,非常过瘾,5元钱可买25串,实实在在一大把。 到洛阳游览,哪个公园都可以不去,唯独隋唐遗址植物园不能不去。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位于洛河之南,在洛阳市的中州中路46路或51路车,到“隋唐植物园西门”这一站下车,远远便可望到一座巍峨的城门,古朴厚重,造型简洁,带有一丝轻灵的现代气息。透过大门,有这个季节里一眼望不到头的新绿。经过岁月的变迁,原先隋唐时期的宫城早已被深埋地下,在此遗址上建成的植物园,占地广阔,达2800多亩,是洛阳城的赏花佳园之一。 为了写这篇文章,上周一我又一次光顾隋唐遗址。这天游人不多,园中道路笔直,小桥古典,碧水纵横。满园的绿树刚刚绽出嫩芽,伴着五颜六色的盛开花朵,几乎处处为景。在这春日里,一切都是朦胧柔和的,片片嫩绿、点点粉红、鲜黄重叠交错,互相点缀跳跃,看上去如莫奈的画作一般让人陶醉。 循着园中的指路牌,找到牡丹园,这个时节牡丹花还未开,只看到或翠绿或嫩红的新叶,和枝头的点点花苞。此时的园里,来来往往有不少工作人员,一位扫地的大娘主动热情地问道:“来看牡丹的吧?今年因为倒春寒,牡丹花开晚了,估摸着到4月16日能全开就不错了”。扫地大娘颇为健谈,一口倍儿溜的洛阳方言,语速极快,许多时候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只好请其放慢语速再讲一遍。一来二去,终于绕懂了,大娘带着一脸正义感,一个劲儿地反复交代,园中的花不能乱摘,否则是要罚钱的。 园子面积特别大,如果是走路游园,得需要足足半天的时间。嫌累的话,可以在园门口乘坐电瓶车游园,可以将园人的主要路线一路看下,大约需要将近半个小时,每人10元。坐在车上,吹着初春暖中的清凉的温柔小风,看着沿途无尽的美景,着实惬意。 园中不时可见造型优美的凉亭或雕塑,其中一尊欧阳修倚石而坐,手拿书卷的巨大雕像尤为引人注目,石头上刻有欧阳修的名篇,《洛阳牡丹记》的节选。这名大文豪对牡丹的情有独钟,使他同洛阳结下深厚的渊源。若干年前的那个春日,他在观牡丹花时,是否也是在如今天这般风和日丽的天气里?站在这样的公园里,脚下是已成烟尘的繁华过往,使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史卷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洛阳市洛龙区广播电台副台长。曾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40多万字。 本文作者 史卷功 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微博/微信/客户端:河南思客 投稿邮箱:2560410387@qq.com 统筹:杨海燕 编辑:王睿鹏 战略合作伙伴 ●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企业形象策划 信息技术服务 电子商务 计算机软件开发推广 字画销售 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 图书出版策划 图书报纸杂志音像的零售 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