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之三——“彼得大帝的皇冠”俄罗斯系(上)

 孤凤 2016-04-30

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之三——“彼得大帝的皇冠”俄罗斯系(下)将于明日与大家见面!


往期回顾

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之一——“不列颠贵族”Crabbet(上)

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之一——“不列颠贵族”Crabbet(下)

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之二——“屋顶上的轻骑兵”波兰系

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当今世界上五大阿拉伯马血系中的Crabbet系波兰系,从中可以看出阿拉伯马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当然,爱马者的情怀更是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地淋漓尽致——如果没有面对阿拉伯马这一如此美丽的生灵时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很难想象它们能走出中东沙漠,进入欧洲、美洲、亚洲……最终在全世界大放异彩。

怀揣着这份天然而持久的热爱,我们愿与国内同道一起,奋力推广中国阿拉伯马事业!

回到我们的“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今天我们继续循着历史的轨迹,回顾一下俄罗斯系的形成与发展:


阿拉伯马进入俄罗斯的历史可是上溯至公元12世纪。据史书记载,当时对从阿拉伯地区引进的马匹称为“far’”(阿拉伯语中马“faras”的变形)。随后俄罗斯在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获得了大量阿拉伯马、土耳其本地马以及二者混血的马匹(称为“argamaks”),绝大多数被王公贵族所有,用于繁育轻骑兵战马

 
(伊凡大公)

随后在16世纪,当时俄罗斯的统治者伊凡大公Ivan IV Vasilyevich,1530-1584,即伊凡四世,世称“伊凡雷帝”,俄罗斯帝国的开创者,第一位沙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皇家阿拉伯马马房,拥有100匹左右的阿拉伯种公马。这前后几百年间,阿拉伯马一直在俄罗斯被视为珍宝。

 
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伯爵

时间来到18世纪,因繁育出“奥尔洛夫快步马(用阿拉伯马与其他品种杂交育成,对中国三河马等品种形成影响较大)”而名留青史的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伯爵Alexei Grigoryevich Orlov,1737-1808,沙俄贵族、军人、政治家)对阿拉伯马在俄罗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奥尔洛夫快步马)

奥尔洛夫伯爵游历了近东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引进了大量的良种马匹。在他的私人马厩中饲养着来自土耳其阿拉伯波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各种良驹。期间他花费重金买进一匹性能非凡的灰色阿拉伯公马——斯米唐卡Smetanka,高153.4 cm)。虽然斯米唐卡作为种马的时间不久,但是其在奥尔洛夫快步马育成过程中非常成功地显示出优良的遗传特性,为他的马房留下不少后代。终于繁育出广受全世界欢迎的奥尔洛夫快步马品系。


(奥尔洛夫快步马的阿拉伯始祖斯米唐卡

因在与土耳其的战争功勋卓著,奥尔洛夫深得当时的女沙皇凯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1729-1796)器重。18世界下半叶,为了感谢女沙皇的厚爱,他把从土耳其苏丹及贵族那里得到的30匹优良阿拉伯种公马当中的18匹献给了凯瑟琳大帝,余下的12匹放在自己的马房进行繁育。


凯瑟琳大帝

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全境共有44家马房繁育纯种阿拉伯马1862-1866年间,俄罗斯又从阿拉伯地区进口了不少阿拉伯种马。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纹章

1889年,另一位俄国贵族特罗加诺夫伯爵Count Stroganov)建立了一所阿拉伯马马房,即后来举世闻名的Tersk马房

斯特罗加诺夫伯爵谢尔巴托夫王子Prince Sherbatov)数次前往阿拉伯地区找寻优良的纯种阿拉伯马。但不同的是,谢尔巴托夫只用引进的阿拉伯马改良其他品种,而斯特罗加诺夫把关注点放在纯种阿拉伯马的繁育上。

到了1899年斯特罗加诺夫的马房已经拥有66匹纯种阿拉伯种马。随后在1901年,更是由该马房颁布了俄罗斯第一部阿拉伯马血统簿Stud book



但如此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革命和战争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欧洲。处在时代拐点上的俄罗斯系阿拉伯马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将在下一期为大家揭开“谜底”……(未完持续



(传奇俄罗斯系阿拉伯种公马Nariadni)


关于作者——

褚文,颐和马房持有人,涉足马业近20年,北京市马术运动协会(BTEA)副秘书长,北美、大陆资深阿拉伯马马主,中国阿拉伯马事业推动人。


孙泰吉,颐和马房合伙人,医学博士,前神经外科医生,法国、大陆阿拉伯马马主,痴迷阿拉伯马,中国阿拉伯马事业推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