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明孝陵的棂星门。 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下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它建于1383年,距今已经600多年了。明孝陵分两大部分,一是陵园,二是神道。 我们先去看的神道。 ![]() 进入棂星门,就可以看到分列在神道两侧的文臣武将。 ![]() 手拿笏板的人物应该是文臣了,造型古朴,神态生动,仪表庄重,只是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侵蚀,石像已经有些斑驳,更加显得沧桑。 ![]() 据资料介绍,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和朝服的文臣武将。虽然有些残缺,依然不不失为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 神道长约1800米。 ![]() 石像又叫翁仲,共四组八尊,相对而立,高约4米,身躯魁梧,武将身披甲胄,文臣头戴朝冠。 ![]() 这是手持金盾的武将。资料上说武将手持的是金盾,我怎么看都像是王刚主持鉴宝节目上使用的“护宝锤”。 ![]() 离开南京后,翻阅买的的书,我又一次发现,我们在明孝陵再一次走反了,像在绍兴柯岩一样,走的又是“后门”。 ![]() 很多游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一下这些年代久远的石像,似乎只有皮肤与石头的接触,才能感受到历史那厚重的质感。 ![]() 说俗一点儿,就是一个“玩”字,因为玩会让人开心。说得有“格”一些,就是“陶冶情操”,除了傻乎乎的开心之外,获得层次更高一点儿精神享受。 ![]() 两相比较,我还是喜欢绍兴多一些。 ![]() 马是明代朝会仪式上皇帝仪卫队上的一个组成部分,陵前自然不能缺少。石马形体健硕,精神抖擞,似在炫耀帝王生前的功绩。 ![]() 一对年轻情侣,旁若无人地坐在石马上。 他们可能缺少太多的教养,但是未必不认识文明二字。 ![]() 这个抱孩子的母亲,正在瞧着那坐在石兽上的年轻情侣。 ![]() 麒麟是古代神话中的瑞兽,集虎、龙、狮、牛为一体。为帝王仁德才出现的祥瑞之物,是只有帝陵才能放置的御用品。 ![]() 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每只重达80吨。 石像造型简洁生动,形态逼真,十分传神。在东汉时,帝陵就有石象的位置,明代继续沿用。 ![]() 有石兽的这段路,是神道的第一段,名为“石象路神道”,长615米。 ![]() 神道上的石兽成双成对,一左一右,像是恭迎天南地北的旅游者。 ![]() 帝陵前放置骆驼,是明孝陵首创,象征西域安宁,国家繁荣。 ![]() 该石兽也是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如遇二人相争,必以角触不正之人。把它放在陵前,取其“正直不阿”之意。 ![]() 石狮是兽中之王,被佛教尊为护法的灵兽。陵前放置石狮,以显示帝王无上的威严和势力的强大。 ![]() 石狮细部。 ![]() 明孝陵的樱桃园。 ![]() 园内的花木生长得很茂盛。 ![]() 前面不远处,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 ![]() 此时看了看时间,发现距去绍兴的动车开车时间仅余两个多小时了,所以只好匆匆拍了两张照片,因车票已经事先买好,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 中道而反,我们带着遗憾去赶去绍兴的动车了。一个明孝陵,只看了一半就放弃了。 遗憾归遗憾,没有谁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完美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就如朋友所说,留下一份神秘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