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害評估新利器-个人纳米碳管采样器

 百战归来 2016-04-30

纳米技术发展的同时,你知道现场作业劳工可能因为纳米粉尘的逸散,引起健康问题吗?飘散在环境中,那些眼睛看不见的纳米微粒,你知道怎么测定吗?台湾劳安所已针对有害人体的纳米微粒研发领先全球的「可携式纳米微粒采样器」,于101 年同时取得 中华民国及美国专利并授权技转给世界最大的纳米微粒及气胶仪器商,进行全球化贩卖推广,彰显我国纳米危害评估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103 年度更进一步研发「个人纳米碳管采样器」,提供突破性的技术用来评估可能像石绵一样造成肺癌的纳米碳管危害。应用于作业场所,可清楚掌握危害来源,提供工安人员拟定危害控制及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劳工的暴露危害。随着工业制程的进步,原料粉尘微粒越来越小,动物实验证实,纳米微粒会在不同器官沉积,进而引起呼吸道、心脏与血管系统、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的损害,以纤维型态存在的纳米碳管也可能像石绵一样造成肺癌。纳米微粒弥漫在作业环境中,可能影响劳工健康,为了要评估纳米粉尘的危害,必需开发有效的工具进行评估。美国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提出纳米碳管及纳米碳纤维中的元素8小时透过呼吸的建议暴露限值(RecommandExposure Limit, REL)为 1 μg/m3;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也将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7(纳米碳管的一 )列入 Group 2B,是一种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藉由劳安所「劳工个人纳米碳管采样器」所采集的样本,可透过天平秤重、显微镜观察或是化学成份分析,来厘清危害健康的关键因素是「微粒质量」、「微粒数目」、「微粒表面积」、「微粒型态」还是「微粒种类」。相关采样技术已透过国际空气中纳米微粒量测仪器主要公司推广,可望成为全世界纳米个人暴露采样的标准。


关注职业健康

讨论学习ESH

请加若一的群(技术③群)

①群②群网友请勿重复加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