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

 hltsg533 2016-05-01

小编:爽子

在太行山脉间,有许多美丽的村落,它们被青山环抱,古祠古宅依山傍水,村内阡陌纵横,千顷良田,百口池塘。这些藏在山坳里的村庄保留了千百年前原始的村落布局和众多的历史遗迹,从而被国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北王庄村:雕梁画栋“小梁山”

北王庄村地处河北省南部磁县陶泉乡西部炉峰山深山区,东连天宝寨,西通炉峰,南有井沟,北毗烟村。村庄四面环山,西高东低,山清水秀,素有“十山九回头”之称。登高远眺,群山层叠峻峭,小路曲曲环环在太行山脉中蜿蜒。

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

据说北王庄明朝便已建村,如今村中街巷仍保留了当年的格局——南、北、西三条古河道将村落分为东、西、南、北四条主街,街道主要以青石板铺砌,街道两侧以明清传统民居为主,整个村庄古色古香。

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

在这里,道路两侧的民居以二层瓦房和一层石砌平房构成的明清风味四合院为主,墙体多使用传统青砖、灰瓦、石块砌成。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古色古香的门楼,青石雕刻的门窗拱券、门墩柱头,有青砖雕刻的福、寿、星等字样图案,有木头雕刻、彩绘的斗拱、垂柱、屏风等。

村子中也保存有关爷庙、山神庙、古戏楼、窑洞、石桥、祠堂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其中建于清末民初的天津式洋房两处保存完好。

在朝霭中,背倚炉峰山,看朝霞将山野、村落镀金,云雾幻化,炊烟袅袅,早起的人在房前习武,时光仿佛回到了古时的磁州。据报道,该村村民有许多其他地区人们不具备的本领——武术。由于村民崇尚这种创始于明末清初的武术,使其在方圆百里有“河北小梁山”之美誉。

这里的人奇,山也奇。相传,炉峰山是太上老君酒后醉踢丹炉落地而形成。人们为纪念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山脚下建了一座药王庙,现在庙里还存有孙思邈药典一部,系无价之宝,来此求药问方者甚多。

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

在炉峰山徒步,环境清幽。登至炉峰山半山腰的五龙宫,庙宇东侧有一株树围6米左右的古青榆树。据去过之人讲,这株大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饱经沧桑,但青榆依然枝叶茂盛,被世人誉为“华夏第一榆”。

在炉峰山走一遭,所到之人如此描述这里:“清清的漳河水绕山而过,山上有明清时的亭台、庙宇、宫廷建筑遗址和古碑七十余道,记载了炉峰山的悠久历史。它集黄山之奇特、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要、庐山之秀丽于一身。远望大山起伏,层峦叠翠,近观刀劈斧砍,飞崖陡峭,令人叫绝。”因此,很多人在炉峰山顿生“早知炉峰能观日,何必奔波去泰山”的感慨。

千年岭底村:冀南民居活化石

岭底村地处太行山脉南端余脉,与北王庄村相似,岭底建村千余年来,虽经岁月更迭,但街巷布局、道路骨架一如旧时,甚至连街巷名称也沿用至今。

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

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将村中几大户的赵家大院、李家大院和郝家大院分割在南北两侧,形成了以三个大院为中心的三角形村落形态。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进村端详,村里的建筑基本分为四合院和三门两进两甩袖两种典型的冀南民居院落格局。据报道,赵家大院、李家大院和郝家大院均为这种院落格局。房屋采用小门小窗的形式,宅门用黑色双开木板门。门设门墩,多为方形。讲究的多饰以吉祥花饰。门洞处穿以木枋,单踩斗拱上承托门檐,上覆灰瓦,配以兽吻,整个门头处成为装饰的重点。屋内,采用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在墙顶、檐口及门窗上创作出丰富的装饰造型、图案及雕饰,令人感受到愉悦,借此寄托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而在院落之间,彼此相连的设计也令房屋增强了实用性。

太行古村落 远在深山人初识 不到实地还真没感觉

村子里,除了珍贵的古屋,凤凰岭上还有多座古代庙宇。这些古刹具体修建年代不详,庙宇四周清幽,在此可以看到群山连绵起伏的美景。近前观望,主庙旁一口古井,井水清凉爽口。走进庙宇,左右分立四大天王神像,威严生动,走出内门,一座小庙赫然出现,里面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这座庙宇平日少有人至,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远近闻名的凤凰山庙会,或是节日集会,登山拜神的村民络绎不绝。

--------END--------

订阅看乐吧,你会第一时间看到最好的文章。订阅我们共享人生最美的风景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