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zclgwd 2016-05-01

        陕西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中纬度地带,幅员狭长,地形复杂,从北到南跨越三个气候带,即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主要表现是资源种类多,资源类型的区域差异明显。陕西的种子植物约有3000-5000种,约占全国10%,绝大多数分布在陕南,仅太白山地已知有1600多种,陕北约1000种左右。非常适宜发展种类繁多的中药材生产。

  陕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美名。据《陕西中药名录》共有241科989属2278种。全省普遍分布的有504种,北部风沙区产38种,黄土高原区产241种,关中平原区产188种,秦巴山区产972种,广为栽培,引种或少量栽培及温室栽培的有282种。

  据最近普查,发现有各种药物3291种,新发现的未被“药典”收载的地方主要习惯用中药材21种,有民间享有盛誉的主要中草药41种,未曾开发利用的中药材33种。产量在50万公斤、100万公斤以上的多达70余种。野生药材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蕴藏量较大的有商洛地区(26%)、延安地区(16%)、榆林地区(15%)和宝鸡市(10%)。栽培药材以秦巴山区和渭河平原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汉中地区(36%)、安康地区(17%)、渭南地区(13%)和宝鸡市(9%)。大宗药材有杜仲、天麻党参、附子、沙苑子、黄芪、甘草、连翘、远志、猪苓、麝香及全蝎等。

  影响较大的药材种植品种


  陕西天麻主要产于汉中、安康、商洛各县,最高年产25-30万千克,占全国一半;杜仲、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山茱萸产于佛坪、洋县、丹凤、太白等县,面积和产量占全国1/3。此外,陕西有计划地人工种植的西洋参、水飞蓟、党参、桔梗、大黄、甘草、金银花、黄芪等中药材,也在全国影响较大。

陕西天麻

  陕西各地区适合种植和养殖的药材品种


  秦巴山区

  秦巴山区地跨我国南北分界线,包括陕西省安康、汉中、商洛地区及四川、河南、湖北、甘肃等省部分地区,其中陕南三区约占陕西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巴山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半湿润山地气候。境内降雨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地势峰峦叠起,沟壑纵横,高低悬殊,为多种生物提供理想的生存空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秦巴山区有各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中草药资源1500种以上,占全省总数的2/3以上,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的美称。

  汉中全市有药用动植物达1600多种,占全省的77%。名列全省第一,居全国地(市)级第二。是我省秦巴山区三地市中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市,国家公布的365种中药材中,汉中产有280种,也占77%。杜仲、天麻、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50%以上,独活、西洋参、猪苓、汉中参叶、山茱萸等均为著名的地道药材。在全国药材布局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康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区内有中草药资源1299种,其中,药用植物1215种,药用动物57种,药用矿物27种,已重点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绞股蓝、葛根、黄姜等在境内蕴藏极为丰富,已形成规模;杜仲产量居全国首位;肚倍、黄莲、黄柏、厚朴、玄参、麝香、蜈蚣等均居全省之冠;党参、当归、牛黄、天麻、金银花等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部分药用生物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且储量大、品位高,有明显的开发优势和利用价值。在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安康的绞股蓝、葛根系列产品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葛根

  商洛出产的中草药多达1192种,新版药典收载的品种有265种,其中丹参、党参、柴胡、黄芩、山茱萸、天麻均是我国有名的地道药材。党参、连翘、五味子、苍术、天麻、柴胡、山茱萸、桔梗等是商洛的大宗及出口创汇品种。国家科技部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方面在陕西作的唯一品种——丹参基地就在商洛。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光太白山就有中草药资源上千种。著名药材有党参、当归、地黄、黄芪、贝母、茯苓、黄连、杜仲、天麻、白芍、菊花、牛膝,山茱萸、枸杞子、大黄、药用大黄、红毛五加及九节菖蒲等。民间草药种类丰富,是太白山一大特色,仅以“七”命名的就有104种,如桃儿七,红毛七,长春七等,而且理论独特,疗效确切。稀有药用植物有太白贝母、太白米、凤凰草、枇杷芋、延龄草、祖师麻、黄瑞香、太白美花草、独叶草、手掌参、太白乌头、太白黄连和朱砂莲等。  

  药用动物种类也相当丰富,主要的有林麝、豹、黑熊、金丝猴、苏门羚、灵猫、大鲵,白鹳、穿山甲、鳖、龟,蝎、水獭、乌梢蛇、乌骨鸡、獾、土鳖虫,蜣螂、蝉等。药用矿物则有朱砂、水银、密陀僧、磁石、自然铜、石膏、雄黄、信石、炉甘石、花蕊石、礞石、石燕、龙骨、寒水石、滑石、赭石、禹粮石、金精石、钟乳石、银精石、阳起石和硫黄等。

  黄土高原

  本区位于长城沿线以南,关中的“北山”以北,是一个大部分为深厚的黄土覆盖的丘陵或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高原,除一些裸露的高山以外,基本上构成了连续的黄土盖层,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处于我国东南季风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过渡地带,具明显的冬季寒冷、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植物区系具显著的华北特征,分布的中药材有甘草、麻黄、苦参、北柴胡、宁夏枸杞、银柴胡、款冬、远志、瓜子金、柽柳、猪毛蒿、蒙古黄芪、紫菀、扁茎黄芪、蒺藜、地肤、骆驼蒿、狼毒、沙枣、列当、天仙子等,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药用植物集中分布在高原的绿岛上,主要有侧柏、扁核木、地榆、毛樱桃、仙鹤草、山杏、皂荚、山楂、冬葵、北马兜铃、棉团铁线莲、大黄、胡芦巴、苦参、沙棘、酸枣、枣、连翘、秦艽、淫羊藿、蝙蝠葛、桔梗、党参,北苍术、款冬、知母、半夏、地黄、甘遂、京大戟、忍冬、小唐松草、毛叶小檗、狗筋蔓、河朔蕘花、百蕊草、无梗五加、异叶败酱、黄刺玫、泡沙参、龙葵和射干等。

  本区药用动物主要有麝,鹿、复齿鼯鼠、土鳖、刺猬、蜈蚣、斑蝥、虻虫、蜂和蝉等;矿物药材有龙骨、赭石、朴硝、阳起石、云母石、硫黄、石膏、白矾及芒硝等。

  北部风沙区

  位于黄土高原北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热量比较丰富,年降水量150~250毫米,多风沙,土壤主要为棕钙土和灰钙土,腐殖质层较薄,肥力较弱,植被构成比较简单,多数是生长期较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伴有灌木和半灌木,喜生于沙石间,草原主要由禾本科、菊科、百合科、藜科、蒺藜科、豆科、十字花科和鸢尾科等的植物组成,具有明显的旱生性。如白梭梭、盐生假木贼、多种碱蓬、多种沙拐枣、胡芦巴、膜荚黄芪、白刺、多裂阿魏和托里阿魏等为主,野生动物多属荒漠、半荒漠类型,如大沙鼠、柽柳沙鼠及沙狐等。

  地处陕西省的沙地在西北干旱地区中,自然条件较优越,尤其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开发利用的药用资源约80种,已收购的野生中药材约50种,重要的有、伊贝母、秦艽、赤芍、甘草、牛蒡子、阿魏、锁阳、肉苁蓉、柴胡和款冬花等。此外,还有菟丝子,羌活、独活、罗布麻、白鲜皮、巴旦杏、车前子及蒲公英等。本地自采自用的种类有柽柳、沙棘、地榆、、蒺藜、骆驼蓬、一枝蒿、异叶青兰,王不留行和苍耳等。种植的药材种类有红花、枸杞子、板蓝根、白芍、白芷、紫苏、荆芥、黄芪和牛膝等。

  本区药用动物有狐、狼、棕熊、岩羊、北山羊、复齿鼯鼠、刺猬以及家养动物牛、羊、马、驴等。本区药用矿物种类不多,主要有石膏,大青盐、龙骨和芒硝等。

  关中平原及渭北高原区

  位于陕西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巴山地之间,本区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高原地区年降水量400一600毫米,水分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水热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但旱、涝、盐碱容易使药材产量不稳定,药材生产中盲目引种的问题比较突出,商品质量有所下降。本区栽培药材较多,金银花、地黄、牛膝、白芍、槐米、北沙参、板蓝根、丹参、枸杞子、紫菀、菊花、白芷、山药、瓜蒌等为主要家种品种。本区山地丘陵区药用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酸枣仁、柏子仁、天花粉、连翘等为本区主要野生品种。远志、苍术、葛根、地榆、知母、防风、藁本、升麻、玉竹等有一定的蕴藏量。 

标签:药材种植(353) 药材产地(10) 发布药材供求信息,交流药材种植技术请在中药材种植养殖论坛发帖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