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文学27讲(一)

 一寸大海 2016-05-01

课程简介

第一节先秦文学总论

第二节原始歌谣与神话

第三节《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第四节《诗经》的内容

第五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六节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第七节《春秋》《国语》

第八节《左传》的编纂和思想倾向

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

第十节《左传》作品选讲

第十一节《战国策》的编纂和思想特点

第十二节《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第十三节《战国策》作品选讲

第十四节诸子散文概说

第十五节《论语》

第十六节《墨子》和《老子》

第十七节孟子的生平和思想

第十八节《孟子》的散文艺术

第十九节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十节《庄子》的艺术成就

第二十一、二十二节《庄子》作品选讲

第二十三节《荀子》

第二十四节《韩非子》和李斯的散文

第二十五节楚辞屈原和《离骚》

第二十六节屈原的其它作品

第二十七节屈原的影响和宋玉


第一部分 先秦文学

第一节 先秦文学总论

教学目标:

1、介绍先秦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

2、介绍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本节,应当重点掌握周代和战国文学的成就及其产生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讲到《诗经》、战国散文和楚辞的时候进行深入讲解,请大家结合有关内容加以掌握。

 

教学内容

一、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

这里所说的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文学的样式有神话、诗歌和散文。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

我国在夏朝以前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夏。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夏朝已有文字。既然有了文字,就会用来记事。《尚书》中的《夏书》和其它先秦典籍中都有关于夏代史事的记载,它们虽说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但在夏朝当时,有一些相应的文字记载,应当是可能的。这些记载就是古代散文的萌芽。夏朝也有诗歌,保留至今的,有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另外,夏朝的乐舞也很发达,战国时还在流行的《九歌》与《九辩》,相传就是夏启时代传下来的。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朝取代了夏朝的统治。商朝的文化已相当发达。至今人们已从考古发掘中见到不少商朝的文字记载,这就是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甲骨卜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朝人非常迷信,商王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大事都要向鬼神问卜。卜辞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预测天气,有的祈求丰年,有的记载农业生产和渔猎,更多的是记载政治和军事的重大事件。这些记载都很简单,最长的也不过上百字,但已按照一定的文法规则组织起来,能够清楚准确地交代一件事情。还有的卜辞写出对事情的推测,带有一定的语气,例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

 

这本是一次卜雨的记录,但其中对雨来的方向作了推测,构成反问语气和排比句式,体现了记录者组织文句的技巧。还有的卜辞记载了较为复杂的事件:

 

癸巳卜,▉贞,旬无▉?王▉曰:乃兹亦有▉,若偁。甲午,王往逐,小臣甾车,马,驭王车,子史亦坠。(《卜辞通纂》第七三五片)

 

商王在癸巳日用龟占卜,显示无祸,然后又占筮,显示有祸。第二天去打猎,小臣驾车,马出了问题,殃及王车,子史也从车上摔下来。这段短短的文字,记事已较为复杂,有事前的两种预测及不同结果,有后来的应验,可以称之为比较完整曲折的叙事文字。

商代的另一类文字记载是钟鼎彝器铭文。商代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先进,至今已有不少铜器出土,一些铜器上带有文字。商代的铜器铭文一般都比较简短,往往只有几个字。最长的也不过数十字,内容涉及征伐、祭祀和赏赐。例如《小臣邑斚铭》:

 

癸巳,王易小臣邑贝十朋,用作母▉彝。惟王六祀,日,在三月。

 

只是简单地记下了作器的缘由和时间。商代的铜器铭文,大都这样简略。

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之所以简略,主要还是由于在甲骨和铜器上作字的困难。实际上,商代的文字表达水平比这些记载还要更发达。《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些册和典保留至今的,有《尚书》中的《商书》。《商书》虽经过后人的增损,但也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文章特点。总起来看,《商书》文章的内容已很丰富,其中叙述了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更表达了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例如“恪谨天命”等等。文中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讲道理,文辞虽然质朴,但也运用了一些形象化的譬喻,有了一些文学色彩。这种文章与商代人的思维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

能够反映商代文学发展水平的还有《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它们是当时卜筮所用的文字。传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产生于战国时代的《易传》也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乎,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如果说《周易》产生于殷周之际,那么其中多数《卦辞》和《爻辞》的产生时代就可能更早。从它们的内容来看,有的卦爻记载了商朝的历史,其它部分则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从散文发展的角度来看,卦爻辞比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它们虽然都很简短,但又精练生动,富于形象性。例如: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大壮·上六》)

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睽·上九》)

 

前者写公羊撞到篱笆上,进退不得的窘态;后者写旅人在路上所见到的抢亲的场面,都写得生动风趣,使具体的生活情景如在目前。有的段落用了一些形容词,如《屯·上六》:“乘马斑如,泣血涟如”;《颐·六四》:“虎视眈眈,其欲遂”,都很精练传神。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不同的是,卦爻辞中往往通过某种生活现象阐发道理,例如:

 

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大过·九二》)

井渫不食,为我心,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九三》)

 

前一段说明了一种生活道理,后一段表达了一种政治见解,都给人一定启发。而且前一段用了比拟手法,后一段以生活现象起兴,使道理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另外,卦爻辞的语言韵散相间,有时还运用对偶句,句式简短,变化灵活。如《艮·卦辞》:

 

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既用韵语,又用偶句,三字句与四字句错综变化,颇具声韵之美。卦爻辞这种以形象包含哲理而又协韵易读的特点,成为《老》、《庄》一类散文的先河。还有的卦爻辞具有诗歌的特点,如《中孚·九二》: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之。

 

以鹤鸣于树阴起兴,表达愿与对方共饮的愿望,无论其表现手法还是语言形式,都很像《诗经》中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商代诗歌的发展水平。商代的统治时间很长,几百年间,应当有不少的诗歌,但这些作品几乎全都散失了,至今我们只能从周代宋国的《商颂》中去窥见其一斑了。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武王推翻。西周代商,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周朝人从商朝的灭亡中总结了经验教训。他们也迷信天命鬼神,但更强调“天命靡常”,重视敬天保民,重视人的作用。他们建立起比商代更加完备的典章制度,大规模地制礼作乐,史官的设置也更加完善。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变革日趋激烈,礼坏乐崩,被官方垄断的文化开始向下层传播。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思想的活跃,而且为私人著述创造了条件。在上述文化背景下,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尚书》中的《周书》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了突出的进展,显示了古代散文在日益成熟。《周书》之外,诸侯国也各有国史。至今我们见到的《春秋》就是鲁国的国史。史官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文。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君子。”(《论语·雍也》)可见文采是史官文化的重要特征。孔子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这里的“文”,主要是指礼乐典章之盛,同时也包含着重视辞令文采的意义,辞令文采正是典章之美的体现。《左传》和《国语》中的文章,其辞采之富、文章之美,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代,而且成为后人的典范。它们的成就,也正是那个重文的时代的产物。周代极重礼乐,诗作为乐的一部分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保留至今的《诗经》是周代乐官搜集和编定的乐歌,其中包括从周初至春秋中叶来自各个不同要区的作品。它们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礼仪的场合,学诗、用诗是各级贵族的必要修养。《诗经》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周朝的统治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名存实亡。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期。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先后建立起来。各国统治者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大力进行兼并战争;为了保全自己,削弱和兼并他人,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华夏民族就在这种大混乱、大变革中走向统一。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其突出表现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诸子散文。与此同时,历史散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左传》和《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战国策》主要记载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此书文辞生动,横肆辩丽,一直作为战国散文的代表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战国时代,礼坏乐崩,诗歌创作在北方归于沉寂。而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楚辞的出现,不仅给战国诗坛增添了异彩,而且直接开创了我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对后代的文学影响极其深远。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它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

三、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1、应用性与现实性

先秦文学尚处在文学的初起阶段,这一时期,文学还没有同学术及其它艺术形式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尽管不乏文采,但仍属于应用文体,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还有差别。即便是《诗经》,在当时也主要用于各种礼仪和外交的场合,发挥着宗教、政治、交际、教育等功能。正是由于这一点,先秦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品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关,其中总是大胆地表现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看法与感受,从来不回避现实问题。即使像《庄子》和楚辞那种富于浪漫想象的作品,也无不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2、独创性与典范性

先秦文学带有初创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束缚创作的框框,不同的作者都力图在作品中自由地表现自己,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不同的体式和风格互相争奇斗妍,各放异采。在诗歌领域,《诗经》与楚辞风格迥异,《诗》中的《风》、《雅》、《颂》,楚辞中的《离骚》、《天问》、《九歌》和《九辩》也各异其趣。在散文领域,《左传》、《国语》、《战国策》以及各种诸子散文都特色鲜明,各不相袭。正是由于先秦文学的独创性,它成了后代文学的典范被人们所称道和取法。后人不仅奉《诗经》为经典,而且还有“文必先秦”、“文体皆备于战国”和楚辞“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的说法。

3、鲜明的地域特征

先秦时期,统一的华夏文化逐渐形成,但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先秦文学带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诗经》和儒家、墨家、法家的散文,产生于北方,表现了北方人民重实际而轻冥想的特点。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则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而《庄子》的奇思遐想,除了受楚文化的影响,又与齐地有关海洋的传说有关。同是北方的文学,也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面貌不同,例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差别。早在汉代,班固就已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所论及。秦汉统一之后,文学中的这种地域差异便渐趋融合了。

 

同步思考题:

1.商、周和战国时代各有哪些文学成就?

2.先秦文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小节:

本节主要讲述了先秦文学的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请大家结合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加以具体掌握。

 

第二节 原始歌谣与神话

教学目标

1、介绍原始歌谣的产生和主要内容。

2、讲述神话的性质、我国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分析

关于神话的定义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一个内容。要结合古代社会的特点、早期人类的思维发展水平去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类神话产生的背景。

教学内容

 、原始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和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劳动创造了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得到了发展,这是诗歌赖以产生的生理基础。原始人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交往和抒发感情的需要,除了借助语言之外,他们还会发出一些长短不齐、抑扬顿挫的呼声。这种呼声就是歌唱的前身。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为了减轻疲劳,协调动作,经常要发出一些有节奏的呼声。据《淮南子·道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礼记》中也有“邻有丧,不相”的记载。“相”即送杵声,它与“邪许”都是为了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呼喊的劳动号子。当然这种简单的劳动呼声还不是真正的诗歌。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的诗歌。如《吕氏春秋·音初篇》中记载的《候人歌》:“候人兮猗”,就是在“兮”,“猗”两个语气词上加上“候人”二字。据说这是禹治水时其妻涂山氏之女派人等候禹时所作。其说虽不一定可信,但从它的极为简朴的形式可以断定为早期歌谣,从中不难看出原始歌谣与那些有声无义的呼声的联系。

原始歌谣的内容也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如《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短短的四句八字,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投击野兽的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

但并非所有的原始歌谣都直接产生于劳动过程,事实上,它们往往与原始的祭祀和宗教仪式有关,是一种集诗、乐、舞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的“葛天氏之乐”就是原始部落的人们祈祷或庆祝丰收的歌舞:

 

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歌者手持牛尾,脚踏节拍,边歌边舞。歌舞的几个部分当中“载民”大概和部落的历史有关;“玄鸟”是燕子,这是歌唱燕子回归,春天到来;“遂草木”、“奋五谷”、“总禽兽之极”是对耕作、畜牧和狩猎等生产活动的描述,“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反映了顺应自然的观念,也和人们获取丰收的愿望有关。这部歌舞很可能是一部与农牧业生产有关的祭歌。又如《礼记·郊特牲》中保存的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是蜡祭的祝辞,实际上具有咒语的性质。作者相信自己的歌谣具有某种魔力,能够对自然界产生影响,因而喝令水土草木各归其所,昆虫不兴。它表达了原始人战胜自然灾害,夺取丰收的愿望。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有一篇命令旱魃北行的诗:

 

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首诗可能是与原始巫术结合在一起的。在大旱之后,原始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他们认为这是旱魃在作怪,企图通过这种咒语式的歌谣,驱逐旱魃,解除灾害。歌谣被他们当成了向自然作斗争的武器。

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人们口头流传的歌谣并没有消失,但不少作品染上了阶级对立的色彩。在《尚书·汤逝》中有一首夏桀时的民谣: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相传这是人们不堪忍受夏桀的暴政而对他发出的诅咒,带有强烈的反抗情绪。诗的篇幅很短,但运用了比喻来形象地表达感情,已不像原始歌谣那样只是简单的直抒胸臆。它表明古代歌谣正在向较为成熟的诗歌嬗变。

 

二、上古神话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产生是用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远古时代,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很低,人们人们对对身边的很多现象不能理解,无法控制,于是他们借助想象,把客观世界拟人化,编织出许多奇异的故事,借以解释世界,表达各种生活愿望。这是神话的起源。神话是早期人类的宇宙观,其中打上了原始社会生活的印记,也反映了原始思维的特点,如混同物我,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等等。

同其他一些民族的神话相比,中国古代神话显得零碎而无系统。这是因为,中国神话产生较早,过早地经历了历史化的过程,许多神话被改造成了古史传说;另一方面,以儒家为代表的学者从“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出发,对古代中神话中的荒诞成分加以删除或重新解释,致使不少神话散失或改变了面目。如神话传说中的夔本是一只脚的怪物,而孔子却把“夔一足”解释为:“像这样的人有一个也就够了。”司马迁作《史记》,也删去了古代神话中一些“其文不雅驯”的材料。现存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散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其中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的《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巫书,里面保存的神话最多,最接近原始形态。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1、自然神话

在古代神话中,自然神话出现得最早。远古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深深感到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由此而产生了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意识。自然神话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出来。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不少自然神话。例如关于太阳的神话: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和,方浴日于甘渊。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人们想象,太阳也像人一样是母亲所生,而且有兄弟十个。他们往在扶桑树上,每天有一个太阳居于上枝。不仅如此,母亲还要为他们洗浴。

又如“雷神”: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山海经·海内东经》)

 

雷神被想象为一只怪兽,它鼓起自己的肚子,就能发出雷声。又如风神飞廉:

 

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楚辞补注》卷一洪兴祖注引晋灼曰)

 

风神集鸟、兽的不同特点于一身,这些特点又都与风的力量和速度有关。

在自然神话中,自然现象往往具有动植物和人的某些特点,人们把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和奇异想象结合在一起,用来解释这些自然现象,表达对它们的敬畏、崇拜以及征服它们的愿望。这些神话是远古人类的原始自然观,也是原始宗教的起源。

2、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表现了古人对于世界形成和人类起源的探索。随着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他们开始思索天地万物如何产生,人类如何出现这一类问题。例如天地混沌、宇宙开辟的盘古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后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述异记》卷上)

 

“天地混沌如鸡子”的观念,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朴素认识。盘古死后身体化为万物,则是古人对万物起源的解释。盘古在这里是一个男性创造之神。这一神话虽然记录得较晚,但从它所反映的思想观念来看,当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女娲造人”是我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的著名神话: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这则神话把女性看作创造人类之神,显然是由女性繁育后代的功能决定的;而泥土造人的想像,又显然来自人们用泥土制作陶器的经验。这里抹掉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认为人与万物同源,是原始思维的特征。至于强分“富贵者”与“贫贱凡庸者”,则是在后代流传过程中掺入的等级观念的反映。

女娲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还曾经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冀州平,狡虫死,民生。

 

“补天”是同自然灾害顽强斗争。这则神话和“鲧禹治水”的故事性质相似,都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战胜灾害的愿望。但这里补天之神是个女性,这一神话显然出自母系氏族社会。由此可见,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由来已久。

1、英雄神话

英雄神话出现得较晚,它的主角多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他们或以非凡的能力为民除害,或在氏族斗争中战胜对手,为民造福。这类神话数量多且极为壮观,如“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开筮》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鲧治洪水失败,但从他的腹中生出了禹,子继父业,历尽艰辛,终于战胜洪水,平定九州。世界各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但鲧禹治水的故事独具特色。它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先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后羿射日”也是一则著名的英雄神话: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羿和鲧、禹一样,是半神半人的英雄,是射技非凡的弓箭手。后羿为民除害,业绩辉煌,成为先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化身。

英雄神话中还有表现氏族部落之战的,如“黄帝杀蚩尤”:

 

蚩尤凿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和蚩尤分别为古代两个部落的首领,黄帝居北方,蚩尤居南方。蚩尤与黄帝之战,反映了氏族社会南方与中原部落之间的斗争。《帝王世纪》说,黄帝擒蚩尤于“涿鹿之野”,又“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见《艺文类聚》卷十一)。黄帝是部落斗争中的英雄,此外,他又有很多发明,例如“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黄帝始造釜甑”,“黄帝始蒸谷为饭”,“黄帝钻生火,以熟腥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黄帝吹律以定姓”(均见《太平御鉴》引)。黄帝是北方最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的时代,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因此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于他的名下。黄帝最终被中华民族奉为人文始祖。表现部落战争的神话还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刑天舞干戚”等。这类神话以男性英雄为中心,都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

2、传奇神话

古代神话中还有不少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故事。这些神话出现较晚,有的反映了古代华夏民族对周边地理环境和远方未开化民族的生活状况的认识。例如《淮南子·地形训》所记的海外三十六国: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

 

这些远方异国,大部分都见于《山海经》,它们实际上是当时华夏民族的掌握的有海外的知识。这些记载中有的包含着奇异的想像,例如“驩头”国民“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山海经·大黄南经》),“奇肱民” “一臂三目”、“能为飞车”(《山海经·海外西经》),羽民国的人民身上生满羽毛(《山海经·海外北经》),“三首国”民“一身三首”(《山海经·海外南经》)。这些奇异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获得行动自由的愿望,别有意趣。

神话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神话虽不是自觉的艺术创作,但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构成神话的主要创作方法是幻想、拟人和夸张。在神话中,古代人民驰骋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奇异的形象和荒幻的故事,展现了超现实的神奇世界。在那里,人与外物的界限被取消了,日月星辰、天地山川被赋予意志和性格,草木鸟兽有了人的感情和行为,主人公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够驱使各种奇禽异兽和自然力,在天地中自由往来,变幻莫测。凡是原始人在现实中无法解释和实现的事物,他们都借助于幻想去解释和实现。

中国神话中的正面形象,大都具有不畏艰险,坚毅顽强,勇于斗争的特点,是牺牲自我,为民造福的英雄。例如见于《山海经》等书的“鲧禹治水”的故事,表现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一些带有悲剧性的故事中,主人公是可歌可泣的。如《山海经》中记载的巨人夸父,与太阳竞走,中途口渴而死,死后丢下手杖,化作一片桃林,为后人造福。又如同书中记炎帝女儿女娃,溺死于东海,化作小鸟精卫。精卫从西山衔来木石,要把大海填平。她以微小的身躯同浩瀚的大海展开了较量。这些悲剧形象,带有崇高的美学风格,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神话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美好理想和英雄气概。

上述两个方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神话又是最早的叙事文学。在神话中,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各具特色的主人公形象,如果把散见于各书中的有关片断集中起来,可以看到,有些古时是相当曲折和生动的。如《山海经》中记载的“黄帝擒蚩尤”,双方呼风唤雨,各逞奇能,战争过程扣人心弦。在《龙鱼河图》等古籍中还有些有关记载,如:“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造吴兵,威震天下”,“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能胜,有妇人人首鸟形,是为玄女,受黄帝战法”等等。汉代就有以此为题材的杂技演出。古代神话中的形象、故事情节及叙事技巧对后代文学尤其是寓言和小说有重要影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把神话与传说列为一篇,作为古代小说的源头。

 

同步思考题

1、原始歌谣是怎样产生的?

2、为什么说神话是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对后代文学有哪些影响?

小结

本节讲了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两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要能够说出它们是算术产生的,说出我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阅读篇目《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第三节 《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教学目标

讲述《诗经》产生的时代、《诗经》作品的分类、《诗经》的作者以及结集与流传的情况。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诗经》作品的分类。要了解《风》、《雅》、《颂》三部分的区分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还要结合“风”、“雅”、“颂”三个词的含义掌握它们在音乐上的不同以及由此而来的内容上的特点。

教学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先秦,它被称作《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于是又有《诗经》之称。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风》即“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关于风、雅、颂的含义,有一些不同的说法。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风”是乐调的意思。“大雅”《崧高》篇说:“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风”即是指乐调。《左传》成公九年说:“钟仪……操南音。……范文子曰:'……乐操土风……”。钟仪是楚国人,说话是南方口音,演奏的音乐也带有南方色彩。“土风”就是指钟仪演奏的地方乐调。可见“风”字的意思就是“乐调”。所谓“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这些乐歌既代表了各国的音乐面貌,在内容上又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国的风土和风俗。

“雅”的意思是正。“雅”训正,同时又与“夏”古字相通,人们常以“雅”字代替“夏”字。“小雅”、“大雅”就是“小夏”、“大夏”。《墨子·天志下》引《诗经》“大雅”即作“大夏”。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周人也自称夏人。作为夏、商二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夏”,当然就是正统,所产生的音乐就是正声。因此,“雅”就是代表王朝正统的西周京畿地区的乐歌。《雅》又分《小雅》、《大雅》,主要区别于音乐的不同和产生时代的远近。

颂古音读“容”。《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苏林注:“颂貌威仪。”颜师古注:“颂读与容同。”颂貌即容貌。又《唐韵》容字转声借之“羕”字,即现在的“样”字。据此,清人阮元说:“所谓'商颂’、'周颂’、'鲁颂’者。若曰'商之样子’,'周之样子’,'鲁之样子’而已。……如三'颂’各章,皆是舞容,故称之为'颂’。”(《揅经室一集·释颂》)“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

《诗经》中的作品,来自不同的地区,出于众多的作者之手。它们集结成书,是经过专门的收集和编订的。

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班固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又说: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

 

何休也说: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

 

《诗经》中的作品形式统一,用韵规律和韵部系统基本一致,显然经过有意识的采集和整理。上述说法在细节上虽未必确实,但古代有采诗制度这一基本事实还是比较可信的。

古代还有献诗的传说。《国语·周语上》记载了西周厉王时召公的话:

 

天子听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宫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国语·晋语六》也记载了一段晋国范文子的话:

 

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在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可见献诗在周代是一种制度,目的是使当政者了解下情,得到劝戒。所献之诗,既可以是采集而来的,也可以是大臣自作的。《诗经》中有不少作品就是大臣把自己的创作献给周天子的。

这些采集和献上来的作品经过周朝乐师的整理、编纂,形成了一部诗歌总集。

在汉代有一种孔子删诗的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称“古诗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定为“三百五篇”,此即孔子“删诗”之说。这种说法颇有影响,但唐代孔颖达已对此提出怀疑,后世学者也多予以否定。《诗经》编订成集,约当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乐工为之歌《诗》,其顺序和今天的《诗经》基本一致。当时孔子只有八岁,不可能删诗。如果孔子曾把《诗经》删去十分之九,那么在先秦典籍中我们一定还能发现大量逸诗,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删诗”之说不足凭信。但孔子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可知他确实做过一些整理《诗经》音乐的工作。

《诗经》的确切年代已难一一考定,可大致论定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周颂》最早,大部分作于周初,《鲁颂》较晚,是春秋时鲁国宗庙祭乐,《商颂》并不商朝的作品,而是春秋殷商后裔宋国的庙堂乐歌。《大雅》主要产生于西周时期。其中少数作品产生于西周初年,多数作于西周中后期。《小雅》也以西周后期者为多,少数为春秋之作。《国风》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多数作品的年代难以确定。一般认为,《国风》大部分作于春秋初、中期,小部分为西周后期,但《豳风》中的一些作品产生较早,出自周初。《诗经》中最晚的作品,一般都认为是讽刺陈灵公(前613——前599)与夏姬淫乱的《陈风·株林》。

关于《诗经》的作者,也是一个难于确定的问题。《诗经》中的作品,只有少数留下了作者的名字。例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以及《鲁颂·閟宫》:“奚斯所作,孔曼且硕”等。“吉甫”即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大臣。“奚斯”,即鲁僖公时大夫公子鱼。“家父”和“寺人孟子”的事迹都不可考知。但据诗篇判断,“家父”是贵族无疑,“寺人孟子”当是一位受到谗毁的阉人。《诗经》中还有个别诗篇的作者被记载在先秦古籍之中,如《豳风·鸱鴞》据《尚书·金縢》说是周公所;《鄘风·载驰》据《左传》闵公二年载是许穆夫人所作。这些记载也有一定根据。此外,《毛诗序》对各篇作者的提示则大都出于附会,不足为据。在那些不知名的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级贵族以及朝廷乐官。从宋代朱熹开始,出现了一种说法,认为《国风》中的很多作品都属于里巷歌谣,是所谓民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国风》虽来自各地,但主要仍出自士君子之手,这一点从它们的内容就可以判断出来。即便有少量民谣,也经过朝廷乐官的润饰改编而失去其本来面目了。

《诗经》在周代作为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于祭祀、朝聘、婚礼、宾宴等各种典礼仪式,又是贵族学校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春秋时盛行赋诗言志,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诗用诗是贵族成员必不可少的修养。孔子创立私人教育,仍然把《诗》作为主要传习对象。孔子对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兴、“观”、“群”、“怨”,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诗》的社会作用,是儒家对《诗》的基本要求。此后,儒、墨等学派都经常在言论著作中引《诗》,对《诗》的传授代不乏人。

秦朝建立之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民间保存的《诗经》绝大部分被烧毁。到了西汉,才重新在社会上流传。当时传《诗》的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称作“古文《诗》”。《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行于东汉。后来鲁、齐、韩三家诗逐渐亡佚(今仅存《韩诗外传》),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同步思考题

1、《诗经》的《风》、《雅》、《颂》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这三部分有什么区别?

2、《诗经》中的作品是怎样被编成一部书的?

小结

通过学习本节,要掌握《诗经》的时代、作者,它是怎样被结集成书以及如何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的。还要了解《诗经》在先秦的应用情况以及汉代传《诗》的四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