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 | 吴梦麟:忆北京文物保护工作往事(三)

 yinamu 2016-05-01

文管处所在地原来是东城区党校,现局长办公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大食堂,那里面摆的全是废品站、造纸厂等地查抄的书。我记得有的时候要整理,要落实政策了,又或者哪里的领导要看,大家就要折腾,就要爬到“书山”上。

后来就把这个地方给了“古书文物清理小组”,那时军宣队不承认首都博物馆,承认文物工作队。工人有工宣队,军人有军宣队,要管理嘛,那时咱们的解放军是总参的,工宣队是三建的——第三建筑公司。那些工人们、老师傅们挺好的,虽然他们文化低,但是人还是挺好。我记得我们在天王殿,冬天冷,没有那么多煤,他们还帮我们捡树枝来烧火。

牵扯到你们(图书资料中心)的历史变迁也可回顾一下,文物工作队和首都博物馆合署办公,资料室就在院内东屋,也就是现在文物研究所的东屋,整个那一排房子都是资料室,所以现在你们收藏的一些好版本的线装书,或者是有些名人收藏的拓片,都是征集收藏的,并不是红卫兵查抄来的。红卫兵查抄来的(文物)都零散,比如师大傅惜华,还有美国的洪煨连,这都是很有名的藏书家,这些人的书都弄到这里来了。

本来(那时)雍和宫,航空学院要冲,周总理知道以后,让韩念龙——他是外交部副部长,让他进驻到那里,不许红卫兵破坏雍和宫,因为雍和宫还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问题,它有宗教问题,所以后来雍和宫就保下来了。



雍和宫旧影



前排右一为韩念龙


现在雍和宫的后面,地铁从那里出口。那是地震以后,地铁要出口——没地方出口,我们当时都不同意,就觉得要在大佛楼旁边弄个地铁,(会有)后遗症、内伤啊,但是当时说,建地铁是天经地义的大事,不行啊,就只好从那里出口了,也使雍和宫后面被切掉了一块。

你们搞资料室的叫第三队,我们是第四队,第四队是搞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的,后来就从文物管理处变成了北京市文物局了,但是文物管理处的时候,资料室的人就已经也到了这里了。可能后来三队就变成了你们的前身,就等于文物工作队、首都博物馆的资料室加上文物管理处的三队,就是整理从造纸厂捡回的书的专业人员,就归到图书资料中心了。

我记得当时分家,是1979年成立的文物局后。我还记得是在天王殿举行的成立大会,还放鞭炮什么的。但是府学胡同主要是(保存)文物清理小组的东西,原来文物工作队、首都博物馆在资料室有很多硬木柜子,所以资料室还是有些好东西。比如周肇祥(的收藏)。我们还搞过捐献文物展览,有些器物还是挺好的,后来就变成首都博物馆的藏品了。



清末府学胡同旧影


你们这里呢,来这儿之前,或是过程中就成立了首都博物馆,文物清理小组就不存在了,就恢复了首都博物馆。另外文物工作队还存在,那时候刘子章局长就要成立一个是文物研究所,一个是首都博物馆,再有就是古建研究所,这“三足鼎立”——就是文物局成立之后的三个研究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