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文学27讲(三)

 一寸大海 2016-05-01

第九节 《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分析《左传》在叙事、人物描写和行人辞令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在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把握《左传》细密详赡、微蕴藉的总体特征。

重点难点分析

1、关于《左传》叙事方面的成就和特征,要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还要重点掌握它在战争描写上的特点。

2、关于《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不仅要能说出其具体表现,还要联系时代特点说出其形成的原因,例如春秋时代对礼的重视,对贵族的文化修养的重视等等。

 

教学内容

《左传》虽是采自旧史料,但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全书具有统一的风格,其散文艺术比《尚书》、《春秋》乃至《国语》都有很大发展。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记言,都显明得体现出这一特点。

一.  精彩细密的叙事

《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要具体而微地展示其发展过程。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有时,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例如,鲁宣公二年,晋灵公被赵穿所杀。《春秋》仅用“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话来叙述此事,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把弑君者说成赵盾。《左传》则详细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篇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文中先叙述晋灵公“不君”的种种暴行,再述赵盾“骤谏”,晋灵公想除掉他,第一次派鉏踶去行刺,鉏踶被赵盾的恭敬所感动,不君命,触槐而死;第二次想在酒宴上杀他,又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觉,提弥明舍身卫主,格斗而死。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掉转笔锋,插入当年赵盾在桑翳救灵辄的往事,然后写灵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赵盾脱身;接着又叙赵穿杀灵公,赵盾因出奔未越境而被史官书为“弑君”,并引孔子的话表示惋惜。文中有曲折的情节,有惊险的场面,波澜层出而又脉络分明,虽是编年叙事中的一段,却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当然,作者如此安排,不仅是追求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且意在说明:赵盾恭敬仁厚而得人心,所以能转危为安;而灵公被杀,实在是咎由自取。作者并不赞成“弑君”,但他通过深切著明的叙事,展示了事实真相,寄托了鲜明的爱憎。又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也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统治者家庭内部为争夺全力和财产而骨肉相残的斗争。作者对这种礼制败坏、人伦沦丧的现象极为不满,文中详写郑庄公和大臣的几次对话,借以向读者暗示,庄公对段早有防范,只是故意纵容,以促成其毁灭。这就暴露了他蓄谋害弟的险恶居心。后面写庄公母子在大隧中相见赋诗,渲染所谓的“其乐融融”、“其乐泄泄”,更是具有讽刺意味。象这样生动明了而又深具匠心的文章,代表了历史散文的新成就。

《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书中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例如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之战,前后历时三年,卷入者达十一国之多。作者围绕晋楚争霸的主要矛盾和两国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劣得失展开叙述,先交代了楚国向北扩张,侵扰中原小国,晋国抗拒楚师,企图建立霸业的背景;又详述晋文公如何“教民”如何任帅,如何展开外交活动,孤立楚国;而楚国一方其主帅子玉如何“刚而无礼”,君臣间如何意见不一;在此基础上又写了晋国在交战前的反复磋商准备,以及王子玉的请战和晋侯的回答;最后,以极简略的笔墨叙述了晋国的战术措施和战斗过程。如此头绪纷繁的战事,写得有条不紊,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体现了举足若轻的叙事功力。在作者看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更与政治的好坏、民心的向背与策略的得失有关,他在叙写战事时往往以此为着眼点去取舍材料,谋篇布局。即使写一些较小的战事,也能体现出这种深切用心。如庄公十年叙齐鲁长勺之战,竟用几乎一半的篇幅详述战前准备,表现鲁国采纳曹刿的建议,取信于民;至于战斗过程,则着墨不多,只是交代鲁国一方的正确战术;最后又让曹刿对胜利原因作了总结。文章简洁明了,叙次井然,既有真切的描写,更寄寓了深刻的战争经验。

书中也不乏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例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精彩传神,惊心动魄。在交战的前一天,齐国高固单车闯入晋军挑战,“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其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可见其士气高昂,勇不可当。战斗开始前,齐侯又狂妄地宣称:“余姑灭此而朝食!”竟然未给马披上护甲就开始冲锋。晋军奋力迎战,郤克被箭射伤,血流至足,仍击鼓不停,但终因伤势过重,大叫:“余病矣!”张侯手臂中箭,鲜血染红车轮,他斩断箭杆,继续驾车,在这关键时刻,他一面与郑丘缓一齐鼓励郤克,一面又用左手执,腾出右手帮助击鼓,战马狂奔不止,晋军紧紧跟随。于是“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文中对齐军的骄傲轻敌,晋军的勇敢顽强以及战斗的紧张激烈,都写得历历在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此精彩的战争描写,在以往的作品中还未出现过。当然,作品写得这样详尽生动,又是为了具体揭示双方胜负的原因。

二.  个性鲜明的人物

由于重视人的作用,《左传》在叙事中注重描写有关的各类人物的活动,在刻划这些人物时,又往往着眼于政治的兴衰,努力表现他们与之相关的思想、品质和性格。书中出现的有姓名的人物近三千,相当一部分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作者在历史事件的发展中,通过主人公的所作所为,逐步展示其个性特征,使其形象渐渐鲜明和丰满起来。同一人物的事迹虽散见于分年记事中,但又互相联系;如果合在一起,是构成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例如郑国子产是书中着力描写的主要人物,作者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件,写他早年便显示出卓著功绩,刻划了一个开明有为,受人爱戴的政治家形象。如果把有关子产的描写放在一起,就很像一篇人物传记。作者运用这种方法,通过不同史实的叙述,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例如作者笔下的秦穆公,当年平晋乱、定晋军,又不记前嫌,在荒年向晋国输粟,初步展示了这个未来霸主的雄心和气度;后来与晋围郑,听了烛之武的说辞而独自退军,则表现出他精于利害,绝不愿厚人薄己;此后又不听叔之谏而发兵攻郑,暴露出利令智昏,刚愎专横的一面;兵败之后,勇于自责,不替孟明,终于报仇雪耻,成就霸业;而死后以三良为,又极为愚妄自私。从这些有关史实的记载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富,血肉丰满的春秋霸主的形象。有时,作者随着叙事的展开,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例如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写重耳出亡,就表现了他由一个胸无大志、性格暴躁的贵公子,备尝艰辛,最终成长为成熟老练的大国之君的过程。如果把这些记载和后面克楚称霸的事迹连在一起,也酷似一篇晋文公传。

运用随事写人的方法,作者把主人公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场面和对话,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情和心理。文章笔墨俭省,故事性强,人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在动态中凸现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对一些次要人物,作者在情节推进中仅用寥寥几笔,写出一两个富于特征的细节,便受到形神毕肖、声情并现的效果。例如僖公三十三年写晋襄公应文嬴之请,放走了俘获的三名秦帅,大臣先轸为此勃然大怒: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请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几声斥责,一个动作,就使其怒气勃勃之态,跃然纸上。此类细节,在书中往往而出,对于刻划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颊上添豪的作用。

三.  微婉巧妙的辞令

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大夫进谏,行人应对,都讲究辞令之美。因此,《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例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这段对话: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当时很多出色的外交家都善于在谦恭有礼的形式下据理力争,机智巧妙地挫败对方。例如晋国子产即擅长于此,他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就连晋国赵文子也说:“其辞顺,犯顺,不祥。”对郑国给予礼遇。书中记孔子对此发表评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这里所谓“文”,即是指辞令的优美巧妙,它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例如僖公二十六年,齐国伐鲁,鲁人展喜以“犒师”的名义与齐孝公进行了一番对话:

 

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鄙夷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恐。”

 

展喜抬出先王之命,表示鲁国有恃无恐,实为指责齐国“弃命废职”,违背礼义。其辞令优游婉顺,不卑不亢,而又绵里藏针,内含讽刺。于是,齐侯自知无理而撤军。这番辞令所以产生这番效果,主要还在于道义的力量。春秋时期,违礼行为虽屡见不鲜,但在正式场合,礼仍是规范人们行为和国家关系的公认准则,违礼失信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援引先王之命,揭示礼义所在,自然是有力的武器。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它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左传》中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见长。例如,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便讲得坦率而深入,有力地打动了秦伯。它如公二年的臧哀伯纳郜鼎、僖公五年的宫之奇假道,也都有严谨细密,娓娓动人的特点。

此外,《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韵味悠深,这也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同步思考题

1、联系具体作品说明《左传》在战争描写方面的特点。

2、《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小结

本节具体分析了《左传》在叙事、人物描写和行人辞令方面的特点。《左传》文章的总体风格是细密详赡,微蕴藉,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体现这一风格。在学习中要注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去掌握。

 

阅读篇目《重耳出亡始末》、《秦晋(肴殳)之战》

  

第十节 《左传》作品选讲

教学目标

选讲《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分析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1、对郑庄公的家庭矛盾,不能只看到他们个人之间的恩怨,而应认识到这是当时统治者内部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一场斗争。这种骨肉间的自相残杀在春秋时代极为普遍,它是当时礼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2、本文突出体现了《左传》叙事详,微细密的特点。作者的叙述有很多地方是语带讽刺,大有深意的,要注意把握和体会这一特点。

 

教学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作品原文)

作品分析

一、作品内容

本文记载了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在鄢地打败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事件,表现了春秋时期统治者内部为争权夺利而骨肉相残的斗争。周代社会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之上的,这种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礼为基本的人伦规范。按照礼的要求,血缘亲属之间应当互相亲爱,子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更应该尊敬和服从,这就是所谓孝和。另外,根据宗法制的要求,统治者的权力和财产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切,在郑庄公家庭内部都被破坏了。姜氏只因偏爱小儿子,就要改变继承关系。她的企图失败之后,又支持共叔段用武力推翻郑庄公。如果他们成功,必会发生一场弑君的政变。而郑庄公对母亲不孝,对弟弟慈,也完全违背了宗法伦理。郑国的内乱就是由此而引起的。春秋时期,天下大乱,臣弑其君,子其父,诸侯相争,大臣篡权,郑国统治者的行为和这些事件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作者对此深恶痛绝,把它们看作祸乱的根源,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首先是叙事详密,微婉含蓄,暗寓讽刺。它虽是全书中的一段,但首尾完整,可以独立成文。文章不仅写出了事件的全过程,而且前有追叙以交代缘由,后有补充以说明后事。全文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引人入胜。在叙事中,作者不动生色,暗寓讽刺,表达了鲜明的思想倾向。例如母子在大相见一段和结尾对颍考叔的称赞,其实都有讽刺意味。

其次是善于在叙事中刻划人物。特别是成功地刻划了郑庄公的形象。这一人物狡诈、残忍而又虚伪。他对母亲和弟弟怀恨以久,但一直隐忍不发,故意纵容共叔段,助成其恶,然后伺机翦灭。对母亲口出恶言,极为绝情,但又假意后悔。文中通过他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前后表现,特别是通过他和臣下的几次对话,表现了他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使这个人物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另外是语言精粹简练。文中大量运用短句式,用语极为简洁省净,但又极为生动,对叙述事件、刻划人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步思考题

郑庄公这个人物有何特点?本文是怎样刻划这一人物的?

文中的两段评语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倾向。

小结

本节分析了《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大家应首先对照注释。把全文看懂,然后再具体掌握本文的思想倾向和写作特点。

 

第十一节 《战国策》的编纂和思想特点

教学目标

介绍《战国策》一书的编纂过程及相关知识,分析《战国策》的思想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战国策》一书的思想特点。要联系战国时代的特征和当时纵横家的思想来把握。当时时代的特点是刘向所说的“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讹伪并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抛弃礼义,以利害关系作为维系国家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纽带,崇尚实利,重视权谋,追求名利富贵,不顾道德廉耻。由于统治者大力招揽人材,士受到格外的重视。

 

教学内容

一、《战国策》书名、体例、编者和基本内容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短长》等名称。西汉后期,刘向校理群书,对“错乱相糅莒”的上述资料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定其名为《战国策》。此书原来的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战国秦汉之际纵横家一流人物。书中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这些谋臣策士中,大部分是纵横家,他们游说于诸侯权贵之间,为之出谋划策,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有人因此而显赫一时。其言行便被记录下来,供人学习揣摩。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一些与之类似的作品,被人们称作《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的篇章不见于今本《战国策》,可知当时还有不少同类作品广为流传。鉴于此书的性质,也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二、《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由春秋到战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礼的约束力都已荡然无存,“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讹伪并起。……故孟子、荀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刘向《战国策书录》)产生于这种背景下的《战国策》一书,生动反映了历史的巨变,表现了那些“游说权谋之徒”的思想特点。

首先是重士的思想。随着宗法关系的瓦解,新兴的士阶层日益崛起,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在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地的激烈角逐中,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战国策》以大量事实展示了士的重要作用,说明贵士、用士的巨大效果。如《燕策一》记燕昭王为向齐国报仇,师事郭隗,招诱天下之士,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走燕”,燕国终于强大起来,联合五国以伐齐。《齐策四》记齐宣公尊礼王斗,王斗“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又如《秦策一》记苏秦为赵合纵,使秦军不敢出关,书中写道: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捲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延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作者对这些布衣之士以才智辅佐人主,左右天下形势,并为自己取卿相之尊的事迹极为称道,大肆渲染,其至加以夸张虚构。书中有屡屡把士与王公贵族加以对比,例如《齐策四》载: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注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愤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于是颜斶向齐王讲述了一篇士贵于王者的道理,齐王深以为愧,表示“愿请受为弟子”。同类记载在书中还有不少,而且与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也有很大不同。它说明,在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中,士作为一支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社会力量,其地位不断上升,自我意识日益强烈,终于要与王公贵族分庭抗礼了。不过,《战国策》在宣扬上述思想时,往往过分夸大士的个人作用,似乎国之安危、事之成败,完全取决于那些游说之士的智谋和辞令。这种违背事实的观点,在书中经常出现。

其次是崇实尚利的观念。战国之时,传统伦理观念受到新兴社会意识的尖锐挑战,人们撕去了笼罩在国家与人际关系方面的礼的面纱,而代之以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崇实尚利的价值观盛行于一时。在《战国策》中,人们可以看到,名利思想正在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楚攻韩,韩派尚靳求救于秦,,秦宣太后开口便先谈利,说:“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利焉?”(《韩策二》)吕布韦见到在赵为质的秦公子异人,回家便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珠玉之赢几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然后资助异人以投机。孟尝君被齐王放逐,门客离他而去,谭石子劝他说:“事之必至者,四野;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齐策四》)公然为唯利是图的市侩行为辩护。书中有不少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为获取富贵利禄而不择手段,顽强进取,甚至置传统道德信念于不顾。如苏秦认为:“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燕策一》)。苏代也宣称,孝、信、廉等道德标准不足取,认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同上)作者对此津津乐道,大力宣扬,特别赞赏那种忍辱发奋以成就功名的思想和行为。例如苏秦在困境中发奋攻读,终于身至卿相,作者对他极力颂扬。又如《齐策六》所载鲁仲连《与燕将书》中指出:“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他以管仲和曹沫为例说:

 

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深绝世,功名不立,非知也。故去忿恚之心,而成就身之名;除感忿之耻,而立累世之功。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敌也。

 

他主张为成就“终身之名”、“累世之功”而不顾“小节”、“小耻”,突出反映了新兴士阶层的人生追求,这种人生追求也只有在战国这个崇实尚利的时代才有可能出现。后来司马迁“隐忍苟活以就功名”的思想正是由此而来的。

再次是重“权借”,尚“时势”的思想。《齐策五》记苏秦说齐闵王说:

 

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借也,而远悠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借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借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借、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

 

在这种政治思想指导下,谋臣策士们不再谈论“敬天保民”和道德信义,而是崇奉审时度势,运用诈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谋略、外交与游说的作用被抬到无以复加的地位。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樽俎之间,折冲席上”(《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成为纵横家们倾心追求的目标。而他们的计谋又多半与尔虞我诈,倾轧陷害紧密相连。如齐助楚攻秦,秦欲伐齐,先派张仪赴楚,拆散齐、楚联盟,许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绝齐,秦又暗中与齐联合,而不予楚商於之地;楚王大怒,举兵伐秦,秦、齐、韩三国共供之,大败楚军。象这类只求一时效果,不讲信义的诈谋权术,被作者极力推崇。

《战国策》赤裸裸地宣扬为个人名势而奋斗,提倡不顾道德信义的短期行为,只讲权,不讲经,带有严重的局限性。除了这些纵横家的思想主张,书中也反映了一些有时代特色的进步观点。有的作品赞扬了以道义自持之士,如《赵策三》记秦围赵邯郸,魏王危惧秦国,派辛垣衍劝赵国尊秦为帝,身为齐人的鲁仲连坚决反对这种投降行为,他向辛垣衍表示:

 

彼秦者,弃礼义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仲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当赵国解脱危难,平原君酬谢鲁仲连时,他又表示:

 

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既有所取,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这种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思想品质,与那些唯利是图之士截然不同。又如《齐策四》记赵威后问齐使,先问岁与民,而后问王,反映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赵策二》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其勇于革新的精神大加肯定;《赵策四》记触龙说赵太后,批评统治者的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这些思想在当时都有积极意义。此外,儒、道、法等各家学派的思想在书中都有体现,这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活跃,百家并存的时代特点。

 

同步思考题

1、《战国策》宣扬的人生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2、举例说明《战国策》重士思想的表现。

小结

本节介绍了《战国策》的编纂情况及其思想特点。《战国策》是战国纵横游说之士的言行的记录,直至西汉后期才编纂成书。此书在思想上也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特点,这是与《左传》和《国语》都不一样的。

 

阅读篇目《苏秦以连横说秦》、《触龙说赵太后》

   

第十二节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联系战国时代和士的思想特点,分析《战国策》的艺术成就及其形成的原因。

重点难点分析

如何理解《战国策》的“辩丽横肆”?这一特点表现在其游说辞令直率大胆、危言耸听、夸张声势、辞藻富丽、形象性强等几个方面。这些特点又和《战国策》的思想特点有关,和这些文章的用途有关。此外,还要注意把它和《左传》的行人辞令加以对比,发现其不同之处,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教学内容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亦文词之最”(王觉《题战国策》),认为“其文章之美,在乙部中,自《左》、《史》外,鲜有能及之者。”(吴曾祺《战国策补注叙附例言》)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其文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记言和叙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一、辩丽横肆的辞令

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从陈说方式来看,战国游士在游说人主时,已不再讲究谦恭文雅的风度,也很少用道德礼义去说服人。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的分析形势,指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张仪游说秦王,先列举他的许多失策,继而称赞秦国之强,然后鼓动他说:

 

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试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伯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殉于国,以主为谋不忠者。(《秦策一》)

 

完全是夸张其辞,以声势夺人,具有强烈的蛊惑和煽动性。又如《秦策三》写范睢说秦王,也是极力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听起来慷慨激昂,披肝沥胆,实为巧言利口,故弄玄虚。为了使听者慑服,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现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辨析。如苏秦劝齐王扣留楚太子,竟一口气举出十种不同的结果,一一加以演绎;蔡泽说范睢,先令人激怒范睢说:“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见面之后,又大讲功成身退之理和对方的危险处境,终于使他让出了相位;鲁仲连说辛垣衍,声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引起对方强烈反应,然后才详述帝秦之弊。这些说辞都以夸张声势取胜,敢想敢说,奇伟恣肆。

《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例如《齐策一》记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击,人肩摩,连衽成,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而富,志高而扬。

 

文中极尽比喻夸张之能事,辞采绚丽,气势恢宏;句式在排比中融入对偶,语气强烈,节奏铿锵。另外如《楚策四》中庄辛对楚襄王的说辞,用蜻蛉、黄雀、黄鹄、蔡灵侯层层设喻,其气势之壮、辞采之富、描摹之工,都为前所未有。这类铺张而扬厉的辞令,对汉赋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除了比喻,《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大都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富于现实感。它们虽未独立成篇,但有些故事已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叙事也颇为生动,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为了使听者易于接受,《战国策》中的寓言大都浅显易懂,如《楚策一》载: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掌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作者用来说明,诸侯表面上害怕楚将昭奚恤,实际上是害怕楚国,由于它通俗生动,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狐假虎威”在后代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至于范睢劝秦王以重利离散合纵之士,则更以狗为喻说:“王见大王之狗,卧者卧,起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毋相与斗者;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象这些通俗浅显,甚至不避粗俗的寓言,突出体现了《战国策》一书的特点。说者创造这些寓言,只是为了“说之易合”,本来无意为文,而听者又多为粗鄙无文的人主,对他们讲这样的寓言,也就非常恰当了。

二、富于传奇色彩的叙事

《战国策》的叙事也有很高成就。书中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其范围之广泛,上至君贵族,下至闾巷细民。其中刻划最精采的,还是那些“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他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与《左传》在编年叙事中随事写人有很大不同,《战国策》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在叙事中又有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作者不仅通过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而且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这样就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例如《秦策一》记苏秦早年以连横说秦王,受到冷遇: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滕履毂,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愧)色。归至家,妻不下衽,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踞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文中再现了一个纵横家的发奋史。苏秦早年的落魄,后来的尊贵以及深夜发愤的情景,都写得历历在目;前后几次独白,有力的表现了其性格和思想特征;而家人的前踞后恭之态,又使人看到了苏秦生活的典型环境,使这一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在这些方面,作者都是有意加以渲染、夸张,甚至加入了想象的成分。

《战国策》叙事记言,都以人物为纲;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事迹,作者又往往着意渲染,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作品带有传奇色彩,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一节,冯谖一出场便给人以不同寻常之感,接着,作者又通过弹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等情节,不断制造悬念,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展现了冯远的奇士风采。清代吴楚材、吴调侯说:“三番弹铗,想见豪士一时沦落,胸中磈礧,勃不自禁。通篇写来,波澜层出,姿态横生,能使冯公须眉,浮动纸上。沦落之士,遂尔顿增气色。”(《古文观止》卷四)另外,作者在写人叙事时,往往不惜笔墨,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几次镜自照的心理活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对话的情景以及赵太后态度的转变,都写得细入毫发,惟妙惟肖。《战国策》中的这些细致描写,与以简练为宗的《左传》有很大不同。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史家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思想见解,他们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或敢于秉笔直书,这种以史见志的精神被后代史传文学作家发扬光大。汉代司马迁极为赞同孔子“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行事深切著明”的观点,他通过作《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既在其中寄托了理想与爱憎,又写成一部“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先秦历史散文把严谨的史笔与生动的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达到了真实性与形象性的统一,作品在叙事中注重刻划人物,描写细节,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从这些作品中发育出编年、国别等不同的体式,《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等杂史进而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记载史事。这些创作特征与经验不仅为后代历史散文所继承,而且直接孕育了《史记》、《汉书》等传记文学的诞生。《史记》所创立的人物传记,大量借鉴了《左传》、《国策》等书叙事写人的艺术,其中的《本纪》、《表》、《世家》、《列传》等记事体例,也借鉴了《世本》中的《帝系》、《纪》、《王侯谱》、《世家》、《传》等体裁,而篇末的“史公曰”,显然又受到《左传》中“君子曰”的启发。

我国古代的小说与史传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秦历史散文就是它们的一个重要源头。先秦的一部分杂传如《穆天子传》等,本身就带有小说色彩,逐渐发展为汉魏六朝小说。另一部分史传文学则通过《史记》等后代传记文学为纽带,影响了古代小说的形成。我国古代小说往往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又往往采用史传的叙事形式,作者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安排情节结构,在叙事过程中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很少进行静止的描写。这些鲜明的民族特征,都能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找到遗传基因。先秦历史散文的丰富内容,更是成为后代小说、戏曲取材的宝库。

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西汉前期的散文家大都带有战国纵横家的余习,司马相如等人的大赋也明显带有《战国策》铺采驰骋的痕迹。唐宋散文家在倡导古文运动时,都把先秦历史散文当作学习的榜样。韩、柳的散文都受《左传》的影响,韩愈的《平淮西碑》模仿《尚书》而写成,柳宗元还主张为文要“参之国语以博其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欧阳修非常推崇《春秋》的“简而有法”,而苏洵、苏轼父子的论说文则较多的借鉴了《战国策》。直到清代桐城派,仍把《左传》等先秦历史散文当作古文的楷模,方的“义法”理论就是在总结《左传》、《史记》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同步思考题

1、《战国策》辩丽横肆的特点有哪些具体表现?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说《战国策》的叙事具有传奇色彩?

3、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代文学有哪些影响?

小结

本节分析了《战国策》的艺术成就,介绍了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战国策》的艺术成就非常重要,特别是它的辞令的特点,要分成几个方面联系具体作品去掌握。

 

阅读篇目《冯谖客孟尝君》、《庄辛说楚襄王》

第十三节 《战国策》作品选讲

教学目标

讲解《庄辛说楚襄王》一文,分析其内容及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庄辛第二次进谏,是一段非常有特色的辞令。他用层层设喻的方式向楚襄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其说辞充分显示了《战国策》辩丽横肆的特点。这段文章非常接近后来的散体赋。要通过阅读作品,准确地把握它的这种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

《庄辛说楚襄王》(作品原文)

 

作品分析

一、本文的内容

本文是庄辛对楚襄王的两次进谏之辞。楚襄王淫逸侈靡,不顾国政,庄辛及时对他进行劝谏。但他拒不接受,导致楚国被秦攻破,几乎灭亡。在这种情况下,庄辛又一次向楚襄王讲居安思危的道理,使他受到触动。文章表现了庄辛忧国的热情、深湛的见识和高超的论辩才能。庄辛的进谏很像游士之辞,但他为国家深谋远虑,又与一般的纵横游说之士不同。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1、夸张渲染,危言耸听,以声势夺人。庄辛第二次进谏时,楚襄王已经历了国家的破败,主动请回庄辛,向他求教。按正常情况,庄辛应向楚襄王献策,帮助国家渡过这场危机。但他却并不这样,而是再次渲染楚王面临的危险局面,其实是答非所问。这种故意在对方面前卖关子,张大其辞,危言耸听的进谏方式,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引起对方重视。这是《战国策》辞令的普遍特点。文章结尾极力突出庄辛进谏的效果,也带有张大其辞的特点,未必符合事实。

2、善于引设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庄辛以蜻蛉、黄雀、黄鹄为喻,由小到大,又由物到人,由远及近,一直说到楚襄王自身,使其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文章逐段铺叙,层层深入,掀起五道波澜,构成逼人的气势。

3、语言精彩传神,描写生动。段与段之间构成排比,一段之内时有对偶,句式灵活,节奏感强。

4、本文虽属进谏辞令,但加式的成份很多,富于文采。从形式上看,它通过君臣问答,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辞藻丰富而华美,最后以一方表示心悦诚服而结束。这些都和后来的散体赋颇为相似。《战国策》中的这类文章,对汉赋的影响不可低估。

同步思考题

1、为什么说这篇文章具有危言耸听、张大其辞的特点?

2、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小结

本文分析了《庄辛说楚襄王》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对其艺术特点,要从讲义中所列的四个方面加以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