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之宁、荣来历兼林黛玉还泪考

 快乐老年435 2016-05-01

《红楼梦》之宁、荣来历兼林黛玉还泪考

一、宁、荣来历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山东莒县狐女婴宁天真烂漫,她的笑声感染了很多人。她和《红楼梦》中爱哭的林黛玉形成了鲜明对比。《红楼梦》为什么开始就把两个国公府任性地命名为“宁国府”、“荣国府”?笔者发现,来源就在于《聊斋志异》的名篇《婴宁》。“宁”来自婴宁的宁,“荣”来自婴宁的丫环小荣,一荣一宁,她们都是狐狸,名字有辩证含义。这样说是不是过于牵强?还真不是。

婴宁的养母称为秦氏,没有生育,娘家姓吴,嫁给了秦家,她没有称为吴夫人。巧合的是,《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妈妈本来姓王,称呼却是薛姨妈,因为她嫁给了薛家。宁国府中贾蓉的媳妇是秦可卿,也没有生育,娘家姓秦,没有成为贾氏,称为秦氏。婴宁的表哥王子服母亲也姓吴,和秦氏是亲姐妹,没说怎么称呼,只是简称“母”,如果类似秦氏称呼,应该就是“王母”,或者是“王夫人”。

《红楼梦》中命名是很讲究的。贾母、薛姨妈一样,都用夫家姓氏命名。但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不是这样,她用的是娘家姓,如果也用夫家姓氏,那就是贾夫人,很容易和贾母混淆。其他贾府媳妇也都是贾夫人,更容易搞乱。于是“贾夫人”名字给了林黛玉之母贾敏,贾敏用的是娘家姓,没有用夫家林氏称呼。贾赦、贾珍等人的夫人邢氏、尤氏,是王夫人一样,用了娘家姓氏。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应该再用娘家姓氏,就是用的话,也应该是“贾x氏”。

贾蓉在秦可卿死后娶的媳妇却又姓胡。因为婴宁是狐狸生的,胡音通狐。婴宁的养母和生母是秦、狐,贾蓉的夫人是秦、胡。其实贾蓉也是小荣之“荣”的谐音。《红楼梦》中秦邦业夫人没有生育,去世后,秦家抱养了两个孩子,只有秦可卿活了下来,但秦可卿也没有生育。后来秦邦业生有一子秦钟,又死了。《婴宁》中,秦氏也没有生育,抚养了狐妾生的婴宁。

还有,《聊斋志异》中,对婴宁念念不忘,并娶为妻子的是王子服。我们知道,红楼梦中势力强大的是金陵王家,权力最大的是王子腾,还有一个弟弟王子胜。巧合的是,这些名字最后一个字,偏旁部首都是“月”,似乎是兄弟一家。

王子服最后娶了婴宁。他们俩什么关系?姨表兄妹。贾宝玉娶的是也是姨家的表姐薛宝钗。没有娶姑家的表妹林黛玉(山东有“姑血不能倒流”之说,不好)。为什么?笔者认为理由在婴宁的养母秦氏老太太的一句话中:惜有内亲之嫌。大概意思是内亲不适合结婚。现在看是有科学依据的,当时没有。之前王子服舅家的表兄弟吴生,还对王子服说过:“我都已经知道了,我还以为那美女是谁来,原来是我姑家的女儿,就是你的姨妹,如今待聘。虽然内戚有婚姻之嫌,如果实话实说,估计也没问题。”

婴宁爱花成癖,为了种植花卉佳品,亲戚朋友邻居都麻烦遍了,钱不够就偷偷典当金钗,去购买花卉名品种植,家里院子台阶都种满了鲜花。王子服也爱花,把婴宁丢的梅花藏在枕头底下,凝思把玩,几天没有婴宁消息,差点相思而死。这份对人、花的痴情,贾宝玉、林黛玉和他们俩有些相似。

有专家论证,“婴宁”来源于《庄子》之《大宗师》一篇:“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樱宁。”所谓“樱宁”就是心神宁静,外界一切事物,人世间迎来送往,成功失败,都不能扰动其心,这是道家追求的境界。也有解释为“樱而后宁”,即扰乱后复归平静的意思。

笔者对此观点并不否认,但是《红楼梦》中秦氏、王子服、胡氏、姑家、姨家等其他人名关系来源,和《聊斋志异》如此相近而且雷同,那就只能证明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了。再就是陕西之前有个宁秦县,所以宁、秦一家,也有可能。

婴宁戏弄邻家公子一段内容,和《红楼梦》中王熙凤戏弄贾瑞也非常相似,笔者将在下一段详述。《婴宁》之后一篇《聂小倩》,内有宁采臣、燕赤霞两人,似乎也能验证贾宝玉前身神瑛侍者,究竟在赤霞宫还是赤瑕宫的问题。程本赤霞,脂本赤瑕(又似乎暗示燕、荣一家)。

二、林黛玉还泪和换心中举

《婴宁》的前一篇,《聊斋志异》之《陆判》故事,说人比较迟钝、做不好八股文的朱尔旦,在判官帮助下,换心之后,竟然中举乡魁经元,做了举人。《红楼梦》描述:阴司那人袖中取出一石,向宝玉心口掷来,打着心窝。贾宝玉后来中举乡魁(回目标题是乡魁,其实文内第七,并非乡魁。第一名解元,前二到五名方为乡魁。前文所说贾奉雉也是经魁)。

朱尔旦老婆朱妻不漂亮,后来换了吴女头颅。吴、朱一家,则是曾为吴王的朱元璋“吴”、“朱”两字转义(林黛玉,绛珠仙子,苏州,东吴也。和《隋炀帝艳史》中吴绛仙,也是此意转化,道理相同)。贾宝玉本想娶林黛玉,不想最后娶了薛宝钗,被移花接木了,构思是一条路子。朱尔旦,陵阳人,字小明,其含义翻来覆去,就是朱明王朝。贾宝玉自己要了戏子丫环芳官,角色是正旦。贾宝玉和哥哥贾珠,这两人一个出家,一个死了,也许都在暗指清初朱明王朝宗室子孙的下场。

朱尔旦死后变鬼,去阴间做官,朱夫人大哭,“涕泪垂膺”之后,接着问“古有还魂之说,君既有灵,何不再生?“。《红楼梦》绛珠仙子还泪之说和这句话伏线相连。《红楼梦》如此说:“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可以肯定地说,他书陈腐老套还魂,红楼别出心裁还泪,出处就是这里,《聊斋志异》两句“涕泪垂膺”之后, “古有还魂之说,君既有灵,何不再生?”,化为《红楼梦》还泪一词而已。

朱尔旦的儿子朱玮,又和贾宝玉一辈,都是王字旁(繁体字义是玉字旁)。做官走到了西岳华阴,遇到死去的朱尔旦,遂下马哭伏道左,朱尔旦解下佩刀遥语相赠,飘忽若风,瞬息不见。儿子朱玮赶紧追从,但是没有追上。《红楼梦》结尾部分,出家做了和尚的贾宝玉,最后在毗陵向父亲贾政下跪辞别,唱着歌飘然而去,不见了踪影,贾政没有追上,描写细节非常相似。

这也说明《红楼梦》120回故事情节是一个完璧整体。不然,根本不认识曹雪芹的程伟元、高鹗或者其他无名氏续书人,不可能把故事接榫地和《聊斋志异》之《陆判》故事如此完全一致,续写地如此天衣无缝。也就是说,《红楼梦》作者在创作之初,以及创作过程之中,就已经有意识地借鉴、抄袭了《聊斋志异》之《陆判》故事构思。(吴修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