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剧本的问题——中国舞剧的未来之路

 7sasa7 2016-05-01


舞剧剧本


关于舞剧的剧本,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他更应该是一个战略部署,他是一个行动纲领,他还应该是一个带有标准的操作手册

怎么来理解关于舞剧剧本是一个战略部署的问题,在观看了国内大量的舞剧作品之后,我的一个感觉就是战略层面的失误或者说错误要比战术层面的多得多。


结构单一


第一个战略失误就在于,一开始就没想要讲一个好故事,就没想要讲一个复杂的故事,他们只想讲一个更便于编舞的故事,这就是我在《中国舞剧的七宗“罪”》中所提及的那条原“罪”理论——舞蹈只善于抒情,拙于叙事。

由于先入为主地对舞蹈、舞剧艺术进行了自我阉割,所以,大多数舞台上呈现出来的作品都简单粗暴得吓人。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往往我们绝大多数舞剧的剧名和梗概就已经让观者索然无味了,还怎么能指望他们燃起对这出舞剧一探究竟的兴趣?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既是困境,也是契机。契机就是,目前,我认为已经到了打破传统舞剧结构的时候了。中国的舞剧的根源来源于古典芭蕾舞剧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基本上是单一线性结构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起因经过结束,剧情一路平铺直叙下来,依靠的是舞段的创新,音乐的美丽,服装布景的巧妙与华丽。

而今天,这样的模式显然显得太单一了。因为最大的改变是全球观众的审美模式和审美习惯改变了。这是因为影视以及现在的网络已经将观众的审美从单一线性的结构改变成为了多线性多空间的复合结构了,

一个大妈可能说不出那些专业的术语,但是她每天看的新闻联播就是蒙太奇。更何况是在电影工业环境、网络游戏环境下成长起来新一代观众?

如果只是单一的剧情结构,那么对于舞蹈本体的要求就无限巨大,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几乎没有哪个舞剧是专门为这个舞剧去开发舞蹈语汇,去设计全新的动作语言的。

一方面因为这实在是太难,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编导和导演都已经习惯了从传统的舞蹈素材库中根据音乐重新排列组合的方式。


所以,我的建议是,舞剧结构,舞剧剧本应该全面向影视化学习,我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现场电影”,简单来说,就是让观众宛如置身于一部电影的现场。

所以,舞剧的剧本,战略上他要有突破传统模式的思想和纲领,战术上,他更应该像一个电影剧本,他应该有复合的结构,他应该有蒙太奇的空间,他应该有分镜头脚本。


不仅仅是文学台本


第二个战略失误在于舞剧剧本不仅仅是舞台文学台本,很简单一个例子,文学上我可以写四个字:“石破天惊”,那么请问,在舞台上怎样“石破天惊”,

用什么手段?是舞台装置?是音效?是群舞调度?是多媒体效果?怎样的“石破天惊”是最适合这出戏的?甚至我们还要问怎样的“石破天惊”是最经济最具有性价比的

但我们目前的舞剧编剧们很少去思考这些问题,我想有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舞台,真正了解舞台上所有的运动手段和方式。只是不痛不痒似是而非地写一段文字,这不能称其为舞剧剧本。

所以这也导致了很多舞蹈编导和导演从内心深处并不重视舞剧编剧的原因,因为,真的没什么用,那些漂亮话,用得最多的是在节目单上,并没有成为真正撑起整台舞剧的结构。


在我心目中,理想的舞剧剧本,除了文学上的描述之外,更应该是一本说明书,更应该是一本操作手册。

这种方式在电视栏目的制作中已经屡试不爽,如何能保证最初的创意不走样,不参水地执行和贯彻下去,有一本专业的标准化的操作手册,真的很重要。

这也是国内很多舞剧的最终呈现和最初构想相去十万八千里的真正原因。


中国舞剧未来之路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是对于舞剧观念的全面解放,不要再简单地认为只有古典芭蕾舞剧模式和大晚会模式是唯一的舞剧模式,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在这几年,我高兴地看见很多年轻编导年轻导演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果说传统的舞剧模式是说明文,是小说,那么我们现在看见了一些类似散文文体的舞剧结构,甚至出现了类似“微博”、“微信”体的舞剧结构,

他们还不能说成熟,但是,这种与时俱进的思考方式,这种敢于突破的尝试是值得鼓励的。要不然,舞剧将会变成一个境地尴尬的鸡肋。


未完待续



配图来源于伊朗摄影师 Hossein Zare



文章版权归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