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尔·盖茨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培根阅读 2016-05-01

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始人。曾任微软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1995-2007年连续13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连续20年成为《福布斯》美国富翁榜首富。

这是个神话般的人物!想知道盖茨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的吗?往下看吧。

早教尝试:钢琴、体育……他没有这些特长

在微软成功初期,当比尔·盖茨开始成为世界知名人士时,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会问老盖茨:“你是怎么培养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的?有什么秘密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常常自言自语:“就算是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吧,因为连我自己都没有搞清楚!”

小盖茨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亲老盖茨从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入律所,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西雅图的布雷默顿镇,从委托代理人做起——这并不是一份显贵的职业,他必须通过代理离婚案、酒后驾车案等琐碎辛苦的工作积攒经验。母亲玛丽是银行家的女儿,也是美国联合慈善总会的领导者之一,同时还要照顾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三个孩子。


“小时候,父亲总是早早地收拾文件夹,出去做法律咨询。”比尔·盖茨回忆说。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与书和母亲相伴度过的,他很早就通读了《世界大百科全书》,还经常拿国际关系、经济学和诸如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为难父母。而父亲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购书、去图书馆借书来满足儿子不竭的阅读量。老盖茨认为,在比尔·盖茨的学前教育中,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老盖茨并不讳言他为小盖茨的学前教育花费的心血,钢琴课、体育课……即便后来证明小盖茨并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阅读思考:西雅图郊外的家庭聚会
“我们在早期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将可使我们的纳税人节省矫正教育上的7美元投资。”老盖茨说,为何不把花费在矫正教育、修监狱上的数十亿美元用于学前教育呢?

比尔·盖茨那时还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虽然并没有染上叛逆时期的种种恶习,但他的爱好就只是读书,思考那些成年人认为理所应当或无暇顾及的问题,以至于老盖茨夫妇担心儿子患上自闭症。

小盖茨的动作有时非常迟缓,经常迟到。似乎每次外出时,家里其他人都已收拾停当,坐在汽车上等候出发,这时唯独不见小盖茨。母亲会在临行前一次又一次喊他:“你还在干吗?”

有一次,小盖茨扬着脑袋反问她:“我在思考问题啊,妈妈,难道你们从不思考吗?”

老盖茨夫妇刻意找机会让他与外界接触,比如在晚会上做引路员、在父亲的事务所里做杂役,而老盖茨认为家庭聚会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在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老盖茨和妻子就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家庭聚会,在西雅图的郊区齐尔诺,每个夏天都能看到11个人大家庭的身影,他们做着两人三条腿、用勺子掂鸡蛋等游戏,培养孩子的协作和竞争能力。

比尔·盖茨曾说,“他们总让我做那些当时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游泳、足球、橄榄球……这种活动给了我培养领导能力的机会。”聚会延续到他17岁时才结束。
“这些活动使孩子们能够从一个延伸型的大家庭中感受并理解关爱。我相信这些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要素。”老盖茨说。

叛逆时期:爱与自由艰难磨合
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银行家女儿玛丽来说,小盖茨并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他做事磨磨蹭蹭,经常迟到,总是咬铅笔头,吃饭时读书,很少叠被子——这一恶习还被他带到了哈佛大学。他的妹妹说:“他真的很脏。”

儿子的行为与母亲格格不入,他们总是为琐事争吵。老盖茨说:“我和玛丽都在老式家庭中成长,父母说什么我们都得服从。这种模式不适合于儿子。”处在叛逆期的小盖茨不想让唠叨的母亲插手自己的生活。“他十一二岁开始,感情方面就很独立了。他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都想自己做主。这使我们很难受,尤其是玛丽。”

当类似的冲突又一次在餐桌上爆发时,11岁的小盖茨对着母亲大喊大叫,总是做调停人的老盖茨将一杯水泼到儿子脸上。随后,他们将儿子带进了心理诊所。

比尔·盖茨回忆,“医生说和父母作对毫无益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我好。我竟然由此改变了想法。”医生同时也开导盖茨夫妇,他们应该给儿子更大的自由。


这次心理咨询让夫妇俩下定决心给儿子转学。他们将小盖茨送到西雅图收费最高的私立学校之一——湖滨中学,这里正是以自由闻名。学校里的各种协会和兴趣班让孩子们得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小盖茨很喜欢这里的气氛,觉得大人们不会装模作样。小盖茨与父母的关系慢慢缓和起来。

1967年,教学理念前卫的湖滨中学就率先开办了电脑课,学校用母亲们的捐款购进了一台笨重的计算机,16位出类拔萃的学生可以首先进入这个学习班,数学尖子比尔·盖茨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他结识了比他大两届的高中生保罗·艾伦。

老盖茨夫妇早已帮他设计好了未来——进入哈佛法学院,以后成为律师。1973年,比尔·盖茨在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当时的满分为1600分)中取得了1590分的成绩而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老盖茨的梦想几乎实现了一半。

然而,除了计算机比尔·盖茨对什么课程都提不起兴趣。大二时他终于向父母宣布,决定从哈佛辍学以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等到他从哈佛毕业时,早已“错失改变世界的良机”。

“我们很揪心,”老盖茨说,“我们和其他父母一样,仅仅是想让孩子得到一个大学学位。”

1975年,儿子跑到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创办微软公司,夫妇俩嘴上却表现出支持,因为大学生休学一段时间去社会实践在美国是很普遍的现象,儿子也承诺,“随后”会回到哈佛完成学业。

没想到“随后”这一天直到32年后才姗姗来迟。2007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授予比尔·盖茨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家族支持:回家就是减压
在微软早期的发展中,盖茨家族的帮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盖茨创立微软后迎来的第一个机会就是与IBM合作,其中离不开母亲玛丽的作用。

玛丽是美国联合慈善总会的志愿者,后来成为协会第一名女性领导人。在联合慈善总会董事会,她结识了时任IBM公司总裁的约翰·欧宝。通过玛丽的介绍,欧宝知道了微软的存在。

微软当时正试图把MS-DOS推销给IBM,希望IBM的电脑出厂时能随机附带这个工作平台。盖茨的专业给IBM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当IBM提出购买MS-DOS的专利时,盖茨拒绝了。之后,许多计算机制造商纷纷采用MS-DOS作为产品的操作系统,微软身价大增。


1978年,比尔·盖茨决定将公司搬回家族所在地——西雅图,因为没有精英人才愿意去阿尔伯克基的沙漠里工作,同时他也希望随时能与家人交流。“每个周日我都回家与父母聊我面对的挑战,获得一些建议,回家就是减压。”老盖茨则利用他指导中小企业的经验给微软提供帮助,他的律师所给微软提供法律支持。老盖茨夫妇还通过朋友,把沃伦·巴菲特介绍给儿子认识。

微软逐渐成为美国IT业中坚力量,有人劝比尔·盖茨上市,他却担心这一资本行为会让工程师们分心。老盖茨和儿子讨论上市的很多缺点,商量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老盖茨曾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服务,这正是他所擅长的。

1986年,在成立11年后,微软终于上市,仅用一年股价就翻了6倍,盖茨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在比尔·盖茨50岁生日时,老盖茨给他写了封信,信的结尾老盖茨说:作为你的父亲感觉确实很棒,简直……不可思议!

你的教育方法
看完盖茨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分享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喜欢就「点赞」,爱就「分享」

你可能错过的年度精彩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