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间》心理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年度大片(上)

 日常心理学 2016-05-01
《房间》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奖无数。虽然剧情悲惨,压抑曲折,却也因母子之爱充满了希望。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从影片里你可以看到:环境剥夺、创伤、抱持、游戏、投射、构建等这些关键词,不无夸张的说,这简直就是一部心理学教学片!

影片讲述了:17岁的女孩乔伊被一个叫“老尼克”的男人拐骗之后囚禁在他房子后院的棚屋里,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她屡遭强奸,并生下了她与“老尼克”的儿子杰克。靠着老尼克时不时的物资补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尽管如此,母亲还是竭尽所能,为儿子杰克创造了一个安全而开心的成长空间。这个狭小逼仄的房间,成了杰克生活成长的神奇小天地。
上半部分的影片中,如果不仔细看这房间里破旧的家具和用品,你是不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囚禁的棚屋。因为在这个小小的房间,实在是太有爱了!
 
被拐被强暴的妈妈无法向孩子说明“老尼克”是谁,她告诉孩子这些食物和用品是“老尼克”用魔法变来的。她用了很多合理的解释,去呵护着孩子幼小的心理,为他构建了一个“合理”的世界。囚禁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妈妈每天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把用过的鸡蛋壳串起来,当做一条龙的玩具;他们玩指哪儿跑哪儿的游戏,孩子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同样奔跑,在破旧的床垫上照常蹦跳。
在孩子5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用最简单的材料和他一起做了一个生日蛋糕,却因为没有蜡烛(电视上看到真正的生日蛋糕都应该有蜡烛)孩子内心的小愿望挫败后忍不住大哭大闹,这时的妈妈,没有训斥他的不懂事,没有哭诉自己的不容易,而是紧紧的拥抱他,抱持着他的情绪,并鼓励他尝一点。
 
在杰克度过了他的5岁生日后,母亲决定告诉他真相,在这个小小的房间外面,有着更广阔的世界。要知道,一个从出生就被环境剥夺的孩子,要接受与母亲分离,接受这房间外的世界,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当母亲说出逃跑计划的时候他说自己宁愿回到4岁。

但无论如何,杰克还是勇敢的接受了这样一个挑战。直到他们终于离开这个牢笼,离开“房间”,一切都会好起来吗?
 
一个瘦弱的孩子最终能有离开母亲(执行逃跑计划)的力量,与母亲多年的抱持密不可分,母亲对孩子做的一切:没有伤害,陪伴、接纳、游戏......都内化成孩子内心的力量。
1
合理构建
在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对妈妈的话都是如此的深信不疑!我们有时候无法改变环境与现实的时候,幼儿的心理需要母亲的呵护。比如我们在环境或家庭中遇到粗暴的人,就会担忧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当这样的担忧扩大为焦虑的情绪的时候,就变成了“以暴制暴”的情绪对抗。更及时的做法是为孩子构建一个合理化的世界。比如:爸爸声音粗暴,是他真的有些紧张你这样会受伤。将问题留给成人,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去沟通和解决。

游戏 
2
影片中我们看到,这牢狱般的生活,也同样可以丰富多彩。母亲与孩子欢乐的游戏,让孩子在这仅有一个天窗的黑房间里,拥有一颗明亮的心。“游戏”是最好的亲子方式,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伴侣之间。在游戏中,当事人已经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了,这个时候接受任何的信息都是愉快的,容易的。在游戏中,孩子或成人在过渡空间内部或通过过渡空间沟通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游戏的质量等同于创造性生活。这要求一个成人能够放下“面子”的外壳,退行到孩子的视界一同去完成。
3
  接纳
一个孩子一定有他的喜怒哀乐,影片中孩子有几次情绪的顶峰。因为没有生日蜡烛而咆哮、因为不想装死离开母亲而害怕......但每次母亲都把这些情绪接了过来。在这里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一切情绪都被无条件的接纳。其实孩子有何种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的情绪被打压、被强化后,失去了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的能力。当父母不知道该如何让孩子停止或者减轻情绪的强度时,其实无需太过焦虑,只需把这样的情绪接收过来,将孩子抱在怀里,让你的接纳去抚平孩子的情绪。延生开去就是:当父母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的时候,就是在接纳自己。
影片的上半部分,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一切近乎“完美”。同时她还遭遇了如此巨大的创伤,让人感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更是看到这个母亲的人格力量。也就是说,一个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比她做了什么更重要。她的人格基础如何,她就能将自己力量传递到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
 
当他们完成了逃离,回到现实生活后,他们还会是这样的一种母子依恋的状态吗?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心理挑战?
果核心理
微信:guohexinli

用心播下一颗种子,
陪你走一段心理成长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