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瞰春]云南哈尼梯田:大地上的千年雕刻

 秀美红河 2016-05-02

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一道独有的风景——红河哈尼梯田。这个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农耕文明奇观,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震撼的农业景观,巧夺天工的农耕艺术,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而这里土生土长的哈尼族村民们,创造梯田的同时,也守护着梯田。

红河县宝华镇龙玛村村民 李威:我父母都是哈尼族人,我们整个家族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我对梯田的概念,早晚人们走在这个梯田上,看不清他是谁,但那个倒影在梯田里面。因为一般他们都是在早上天还不不亮就出去了,晚上天快黑了才回来。梯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靠,我们又是梯田的创造者、守护者。我们每年栽秧之前一天, 一般都是前一天,天蒙蒙亮,主人就出去了。每一块梯田都有出水口,主人就会把她带去的糯米饭,红蛋剥开,放在那里以后口中要念念有词,就是说跟田神做一个交流。希望通过向田神祈福,在收成的时候能得到田神的照顾,五谷丰登。

  

开秧门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插秧。栽秧一般集中在4月份。这片梯田叫撒马坝梯田,它有4300多级,总面积16300多亩。它海拔从600米到1850米。据有关专家考证,是全世界单片面积最大的梯田。

红河县宝华镇龙玛村村民 李威:原来种的主要是我们栽了1000多年的红米,当地俗称的蚂蚱米,后来出来了一些新品种,比如说杂交稻,双季稻。

红河县宝华镇龙玛村村民 李威:红河州是整个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红米做过桥米线是最出名的。还有我小时候记得,每家每户都自己用石磨,磨成米粉,米粉做成米哺之后,把它煮熟,放一点石膏粉,调了以后点化以下,既有豆腐的韧性,又有米的滑腻感觉,所以这个米粉是我们小时候最爱吃的。

红河县宝华镇龙玛村村民 李威:一般哈尼族的每村每寨都在村子后面有一片寨森林,寨森林再上去就是整片的原始森林,茂密的森林,因为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人们才会有生活的可能,有了水,这个梯田才会存在。我们这个梯田一千多年都是这么灌着水的,因为在这个山坡上开垦梯田,如果没有水,这个梯田放干一年的话,第二年再放进水去就会塌方,所以水是梯田最主要最主要的核心。所以我们常说的哈尼梯田“四素共构”,说的是森林、村庄、梯田和水系。

红河县宝华镇龙玛村村民 李威:以前大家可能更多地注重于从这片土地上我能索取什么,现在大家慢慢发现,索取太多造成破坏以后,这片土地会有反应的。大家慢慢地觉得这一片青山绿水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所以现在大家对于保护生态,保护寨子里面的森林,还有寨子周边的树木的意识越来越强。我觉得我们还是属于这片土地,这片梯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