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王羲之出门来到蕺山闲逛,看到一老婆婆坐在炎炎烈日之下卖六角形的竹扇,但来往的路人连瞅都不瞅一眼她的扇子,根本无人问津。 王羲之看到这老婆婆晒得可怜,便想通过自己的特长帮她一把。随后,王羲之吩咐书僮捧墨,拿起老婆婆的每把扇子就挥毫五个大字。 不一会儿,十来把扇子就书写完毕。这老婆婆看了心中甚是不快,面露愠色,正要指责王羲之时,王羲之立马说:“婆婆啊,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就可以卖一百钱。”说罢便转身离去。 果然,老婆婆照着王羲之说的来做,路人顿时蜂拥扑来,争相抢购,而且价格更高。不一会儿,一堆扇子便卖完了。 这老婆婆心中大喜,真想不到这孩子的书法如此为世人所重。他日,利欲熏心的老婆婆又捧来了一堆扇子找到王羲之,让他为这些扇子继续题字。而王羲之看了,笑而不答,转身便离开了,留下老婆婆一脸的无奈茫然。 王羲之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若今日老婆婆来一批扇子让王羲之题字,明日又来一批,就这样无穷无尽地要求下去。即使王羲之每次都不图报答,但每一次拒绝也是理所当然,毕竟,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