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张西望|张晓畅教授带您看美术馆(第二辑)

 四望亭 2016-05-02



 


 

 这辑我们讲印象派的开山鼻祖-克洛德·莫奈(Cloud· Monet, 1840-1926,France)


 

       莫奈于1840年11月4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在他未满周岁时,就受洗成为天主教徒,但莫奈终身都是无神论者。16岁那年,全家搬至法国海滨诺曼底,在那里,拜师于艺术家欧仁·布丹,由于当时巴比松画派的户外写生大行其道,布丹就带着莫奈去大自然中写生,1957年,莫奈的母亲去世,莫奈失学,跟着姨妈生活。日子也是蛮艰辛的。后来,莫奈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却发现巴黎的艺术家们热衷于模仿过去的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失望之下,莫奈在寓所的窗边支开画架画写生。他结交了跟他一样怀才不遇的一帮年轻艺术家,跟他最谈得来的就是马奈。后来,又去服兵役,因为身体不适,又离开军队,甚至尝试去美术学院完成正规的学院派课程。在1862年,莫奈进入了夏尔·格莱尔(Charles· Gleyre)的画室,这对莫奈来说是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他结识了雷诺阿、巴其耶以及西斯涅,这帮不满当时的主流绘画的年轻人,雄心万丈,说干就干,确定了在大自然中找寻灵感的户外写生办法,并由此产生了美术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印象派”。

      1870年,爆发的普鲁士和法国的战争(大家还记得法国文学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吗?)莫奈出走来到英国,见识到了康斯坦布尔和透纳的绘画作品,深受启发,激发了莫奈对色彩的研究。1872年,30而立的莫奈以自己居住地(塞纳河畔的勒阿弗尔)完成了一幅写生作品《日出·印象》并于1874年在印象派的第一次画展上亮相,震惊世人,当时的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带嘲讽的语气称这些外光派画家为“印象派”。要知道,与当时的主流画坛背道而驰的这帮年轻人是被艺术评论家骂得体无完肤。所以青年到中年的莫奈的生活非常艰辛的。莫奈闻名于世的作品以风景为主,大家很少知道,他在成名前曾经满怀深情地画过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卡米尔《绿衣女子》因为与马奈是死党,所以他的这幅作品受马奈画风的影响至深。

印象派的开山之作《日出·印象》

我们首先欣赏一下莫奈青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

早年的作品还有很多当时的巴比松画派的影响,构图和色彩还比较拘束和死板,但同学院派的风格相比已经非常大逆不道了!但莫奈完全不顾及别人的目光,一意孤行。他非常固执地研究在不同时间下光的变化和特色,为了找寻色彩的微妙变化,他居然一口气气画了二十几张《鲁昂大教堂》我们看看吧!


 


在一片漫骂声中、在一片嘲讽声中,印象派逐渐长大,逐渐成熟,也逐渐被世人接受了。到了莫奈43岁以后,随着卖画的状况改善,莫奈终于发家致富了,买下了大大的花园,大大的画室,可以专心致志地画画了,于是,他的作品越来越精彩,越来越被世人追捧。我们来看看他的艺术颠峰时期的作品吧!


到了莫奈50岁的时候,他已经名满天下了,生活愈来愈优越,上流社会已经把拥有一张莫奈的画当作一种风雅了,随着年纪增长,老年的莫奈白内障影响了他的作品,他渐渐凭印象和记忆进行创作,他晚年的睡莲系列达到了莫奈一生的登峰造极地步,大型作品对色彩的娴熟处理及控制,恰恰在他半失明的时候出神入化,犹如音乐巨匠贝多芬的绝响《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莫奈的睡莲是世人永远无法逾越的神山。         
       


 


1926年12月5日,86岁的莫奈辞世,以印象派开启的新时代延续下去,产生了后来的一个个新的艺术流派。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印象派绘画的真假鉴定比较容易,如果有原画画册,一对比,高下立判:因为印象派的画被称为外光派绘画,很多是写生,而且是一次完成,所以,很多画画的时候一笔上去,笔上带了普兰、紫红、土黄,而且用笔跳跃性很强、笔触的偶然性也很强。即使画家本人也无法复制。曾看过一部好莱坞电影,里面描写一做假高手模仿莫奈的名画《风中的女人》,而且是从画册上临摹,我在美国的莫奈回顾展上看了近百幅莫奈的真品,在画展同步的莫奈印刷品商店却找不到一张同原画颜色接近的高仿印刷品,原因就是印象派绘画颜色有厚度,有极强的颜色堆积度,无法拍照。所以任何一本印象派画册都牛头不对马嘴。不象古典绘画,按素描稿画粽色底,在罩色,有步骤,完全可以复制,印象派绘画就象中国画的大写意一样,完全无法复制。你拿一张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包括张大千本人,他都无法给你复制一张100%一模一样的泼彩山水。所以,从古到今,假印象派也好!假张大千也好!假齐白石也好!唯一的办法是用他们的风格新虚拟一张,那还真不好鉴定!  


 

上面这张《风中的女人》就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参观花絮

观画记
 

2006年9月劳工节长周末,慕名前往旧金山艺术博物馆看《莫奈在诺曼底》的油画特展,据说该展览耗时两年,在世界各地、各美术馆、各私人藏家处商借数十件莫奈所画与诺曼底有关的作品。车到美术馆,满坑满谷停满了汽车,排队近两小时,侧身挤进展厅,依然是处处排队,处处长龙,感觉是70年代中国春节中国人排队买那种凭票购买的春节食品。跟着队伍看过去,慢慢觉得有点儿奇怪:从进展厅开始,一长溜的队伍,都是侧身同莫奈作品呈90度角度缓缓前行,两眼直视前方,完全不看莫奈作品,犹如梦游一般,在展厅转角处一转身,仍是直视前方,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等解说员或是等瞻《睡莲》类的巨作,但眼见大家排着排着就走出大厅,就走了!

在莫奈著名的《鲁昂大教堂》前,画还没看明白呢!突然就看见几个精壮汉子一跃而起,眼花缭乱中,就把一个人摁在地上如杀猪般地哇哇大叫,遍地散落着油画棒和彩色铅笔。一问之下,哑然失笑:原作由于艺术品金贵,所以参观者都必须离作品一米开外,而且因为版权保护原因,严禁拍照。这位莫奈的“粉丝”,自带绘画用品前来临摹,画着画着就忘了,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用手摸原作。这还了得!我觉得人太多,不能尽兴,遂悻悻然离开,盘算改日再来。

下一个周三,一大早开车再度来到美术馆,心想:上班族不来肯定轻松很多!车到美术馆,却目瞪口呆:仍旧是满坑满谷停满了汽车,同周末不同的是:豪华车多了很多,我认得出的奔驰、宝马、法拉利、劳斯莱斯、陆虎、保时捷这些,还有很多我跟本叫不出名字的豪车,车旁站着千篇一律的衣着光鲜的司机。一打眼还以为是名车博览会呢!又是排队两小时逐次进得展厅,恍惚中却似误入了上流社会的晚宴派对:香鬓云影,裙服摇曳,绅士淑女们交头接耳,喁喁私语。恍惚之间,就觉得这是法国路易十六的豪华大派对,隐约听到皇帝圆舞曲轰然奏鸣,我突然觉出自己的不入流,自己整个一文化盲流!

灰溜溜出得门来,早已是暮色四合,夜雾迷茫,茫茫然之中陡然醒悟:周末时节,工薪阶层得空前来朝拜,排队等候,心中犹如觐见教皇般,心中忐忑,其虔诚可感可叹!所以重要的是来过,不在于是否看过。所以形如梦游!而平日里,不需要朝九晚五的阔佬贵妇们,那豪车,那衣冠楚楚,那香鬓云影的郑重,却因为这是上流社会、人间精英的展示平台,表面上的寒暄、平静之中的客气,举手投足间保不其哪一天、哪一张莫奈就被哪一位领回家,挂在书房、挂在客厅了!君不见,莫奈的作品下面,超过半数都注明“私人收藏”。远在天堂的莫奈如果知道今天的普罗大众和阔佬贵妇们如此玩味他的作品,那花白的大胡子会开心得抖动不已吧!

来美国二十余年,莫奈原作看过数百件,对莫爷爷的习惯、笔法、风格早已烂熟于心,以至于在阳光明媚的加州,出得门来,恍惚之中,竟觉着:这加州阳光下,我如果一动笔,还不就是莫奈这套色彩写生路数最实用么?今天的世界,竟是遍地莫奈!


 


下周,我们聊聊凡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