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营餐饮店(摘要)

 梅flower梦 2016-05-02
  
 
 
       三年前,我老公和一朋友合作准备开个有特色点的餐饮店,花了几个月时间到处找门面没成。恰巧有熟人说他买的门面之前租给别人作办公的到期了,应该适合做我们理想中的那种餐饮。结果看了之后,我老公和朋友都觉得恰到好处,很是满意,我也经他们一通分析之后觉得可以:一是没有转让费,160多平方,租金也同比便宜。二是有个小院可停十来辆车。三,该处以前是某行政办公楼,地标明显,易找。地面和顶都无需过多装修处理,能省不少钱。四是离菜市场很近,可以确保菜品新鲜。总之,除了是二楼以外啥都好的感觉。

        确定好场地,签好合同,就开始忙着装修和制作招牌等。重点是厨房和卫生间以及下水道。以前的下水道用的是铸铁管,全部封了不用,单接了根大管道直接排到主管道。厨房也精心设计,大理石台面,厨房和卫生间的改造投入较大,另外一间大办公室有三四十个平米,拟作大厅、可摆四张台,其余雅间可摆两张台,既可拼连也可拆分,共计九张台。另外还有两个房间用作库房和娱乐室,添了两张机麻。整体改造及厨具餐桌空调前期共投入十三万多。我们本来豆没啥积蓄,尽管投资各半半,没了余钱但有个店,只有迎头上哟。

   先介绍合作的两个人。其一是我那个老公,之前一直在我亲戚家开的一个餐饮打工,做江湖特色的。说起来牌子不为很多人晓得,但在中高端消费那个圈来说还是有不错的口碑。为开这个店,我还动用了不少关系让他学到了核心技术,厨艺后来证明没问题。另外个合作的朋友,还是川大食品你毕业的,因家庭关系人脉广,单位消费这坨能拉动不少。而且他一直有更多的经营思路并付之于行动。只可惜他是有单位的。
       我只想说合作的事不是头脑发热,想当然都做的。

  前期工作做好之后,按计划开业。因为不是大街面上,而且定位中高端,所以除了对外有个招牌外,并没有搞开业的任何形式,也没请任何亲朋,合作伙伴是没有向外申张的,朋友各人来,亲人不用请。

       开业一年多的时间,生意如合作伙伴计划的一样好,每当想到此,我都希望能把那段时光留住。我之前不免担心,虽然店面不太偏,但也不在大街面上,没有人来人往的感觉心里总不踏实。有头脑和经验的人是不一样的,合作伙伴总把一些话挂在嘴上给我们打气:这个社会不缺有钱人,瘦死骆驼比马大,不看人多,只看营业额。除外他只强调我们做好自己的,一定一定。
        要说合作,我们几乎都没红过脸,也没出现过太大的分岐,

       前面10个月,大家坐在一起认真的核算了哈,除开预留的房租钱,每人实际分得利润九万五。因为平时我们都是分起走的,除了固定的流动金,多的就分。其实财清人清,别外合伙人历来主张不拖账,进的货和酒水等都当天清。合作上有些事我也认为是双方没有统一协调好的原因吧。
       之所以在10个月左右大家才坐下来,是因为之前的心思大家都花在开业-味道-拉客人上面了。合伙人三五二天都会来,要么碰到朋友喝上了,要么客人走了我们又要回家,平时谈得就少。加上工作有时也忙,他认为各自做好分内的事就没必要说太多。当然对客人反映的问题他是要说的哈。这次坐下来不单是为核算,其实赚钱多少,大家心里有数。只是在找回本钱之后,他要讨论和实施下一步,这是合作开始就定好的----送货上门。因为做的东西单价高,能做好周围的订单还是有数算的。

       要做订餐,需要宣传册,宣传海报,宣传点和宣传人员以及策划。有些是之前豆考虑好了的,比如方案,人员及宣传点的选择,宣传册和海报就由合伙人找广告公司去做了。但到十月底的时候,合伙人说单位要派他到成都去,有可能长达半年。我们说那尽快把资料整出来,框架搭起,我们来做吧。没想几天之后他就出发了,说他会和广告公司联系处理的,其它的他也会抽时间回来或者电话上安排。
       接下来的情况,他在那边任务重,压力也大,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把广告的事处理好,时间转眼又到十二月份了。我们就马上招人准备作宣传,但因为年底了,人也是一时半会没组织得起来,再一想,大冬天的还不如开年之后一鼓作气地搞。总之,大家都在按步就搬地做,但没有刻意或绝对地办这件事。 订餐配送这块市场没做起来,但餐馆的生意还是照常。元旦还火了一把,但十二月和一月份营业额有所下降。我们也没引起足够重视,合伙人因工作关系,电话里面沟通和分析也没以前及时和准确。加上有单位消费的说,年关近了,聚会吃饭都到酒楼啊其它那种宴席去了,想想也是那个道理。

        除了店面营业额的变化,我那老公的变化更大。我们以做口碑为本,都是在那个消费圈内,所以从来都没做过市场。来消费的绝大多数都会提前电话订餐,我们也会根据当天的席桌人数作好准备,加上中午就餐的少之又少,因此工作轻松很多。虽然我老公每天都即时的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了,但闲时多了。
       
        为此,我那老公的变化就大了。就忍不住到楼下茶馆去打麻将。我也打牌,但都是以前,自从合作生意来就没沾过。老公切打牌,最初也是楼下麻将馆来叫的。原本在邻右舍,生意上也有照顾,不去吧难免会让人说七说八的。所以我也没太上心去阻止他,反正有订餐的,一叫他都会上来做,最初也没啥问题。但上了贼船,情况就由不得你了。有时羸了,别人说你要想溜,说些话不好听,有时三缺一,他走了就散伙。我们基本上四点钟厨房豆要开始准备,他一上来,下面的都相起。时间久了,别人有意见,我们也烦,索性我就不让他切了。打麻将和吸毒可能类似,我老公本来豆爱赌,金花、麻将、地主,幺地人哪样都来。加上本钱找回来了,有钱在手,胆大瘾也大,各人都不知不觉中陷进去了。越近春节那段时间, 生意本来少了一些,他到了叫都叫不回的地步。当然我们之间的矛盾也多了。有次把他吵冒火了,麻将不打了,也不回来做客人的订餐。还好,我平时善于学习和砖研,完全掌握我们所经营的品种,凉菜一直是我在做,一两桌客人接待起来也不问题。矛盾就在这种反复伤害中加剧。都说回头是岸,但随时间的推移,矛盾的加深,他却渐行渐远,无法自拔。楼下茶馆不切打了,另外的麻将馆自己也找切了。麻将馆混不下切了,又跑到××在线上去搏了。我知道那种翻本的欲望,甚至能体会那种羸回来就戒赌之类的心态。但人生不是赌博,道理浅显,能气定神闲有几人? 有人说钱不能在他手上,以前钱在我卡上,他在保存,前后输了几万我才动用家人的压力逼他交出来。但为时已晚,熟人借,茶馆老板借,朋友借,合伙人也在他一再保证不再赌了的情况下,从成都转帐给他还帐,结果也肉包打狗。帐该还的还了,我给他讲一切重头再来吧,反正十几万除脱,现在生意每月还有近万利润,生存不是问题,稳定下来再把该做的做起来。

        我老公的事情合伙人都一清二楚,一则我实情相告,二则店面收银兼服务员是他请的人。我们合伙时约定的,钱各出各的一半,人一边出两个。我老公负责厨房,合伙人负责策划宣传外国事务。另外豆是我和他请的那个收银兼服务员。杀鸡宰蛇的是楼下供货商专门负责,忙时他们也上来两位帮一下,所以最多卖陆仟多元也完全能应付自如。特色没中餐那么复杂,只是洗碗筷经常把自己累得腰酸背痛的,但痛并快乐着,无防!
  到去年快五一节,合伙人还在成都,回来的时间还未敲定。加上我和老公扯皮矛盾不断,配餐计划拖而未做.合伙人先提了个议说,现在他一时半会回不来,现在店面生意尚可,每月基本近两万的毛利,他退出来,让我们自己专心经营店面,暂时不做订餐配送。他的用意很明显,认为只有我们俩人,这下你老公该静得下来认真做事了吧。

       我想会不会有人猜测合伙人看到我老公没把心思放到生意上而放弃了合作的。这个考虑也有可能,他夹在其中也不好调和。我是尽量在避免扯皮对生意的影响了。我能独立操作而且把握好每个品种,其实有我老公在时,配料配菜大部份也是我在操作,直到现在。扯皮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一起客人订餐受到质量和其它的影响,不了解的人都认为我豆是师傅。另外我各人请了我表姐到店来,从人数上也没减员。生意和年前比有下降,但年后一直平稳,合伙人对此也相当认可的。从他三月份还借钱给我老公还帐也能佐证。有一点,我只是现在猜测,是不是我们没能即时地把订餐配送做起来,让他最初以点带面,做实本区域的计划落空,看不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关。
       合伙人是个能干的人,他是个心思慎密,眼光独到而且胸怀大智的人。年轻、仗义,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的激情感染。我们的合作是在去年五月份中止的,因为当时没钱还他的投资本金,都是后面几个月做起来才还他的。原本计划配送要迎合中低端市场的,如果我们能在起步之后就把订餐配送这块做起来,店面加配送相得益彰,情况将会更好。

       我们没有按人论薪水,而以双方分红作收益。之前也有几种万式,但合作伙伴说:支付了薪水,分红就少了,相对来说是一样。创业豆是看你投入多少,你又能赚多少回来,不要用打工挣工资的思维来对待。
  我们完全认同他的看法。事实证明,双方各有所长,论功劳,细看我们力出得多些,实际上他对选址,定位,市场等其它方面的作用,才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挣回两倍的收益。当我们做得很好的那段时间,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个地方我以前就难备租过来做这做那……其实这就是精明能干的人和很多人的价值区别吧!
        感觉赚钱,功劳主要在于合作人的头脑。做生意致胜的核心竞争力元素,不是资本,不是商铺,不是劳动力的辛苦,而在于商业头脑,所以建议楼主珍惜与合作人的友谊。

       去年六月和合伙人分开后,那时生意尚可,我几乎全身心投入到经营上了。老公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和指责,情绪上波动也大,在家人的要求下又回到原来亲戚开的那个店,目的是让长辈去监管他。相当于这个店就我一个人给撑着,另外请了两位服务员。但七八月份生意就明显下降,营业额就在三四万稳起,一直到年底也没见起色。对于味道,我向来特别留意,除了从吃相,气氛,谈话及结帐时的神态,以及客人走后的现场,我都绝不含糊一定去尝尝和分析。味道不是问题,服务上可能要差点,以前我老公在厨房,我更多时间都在服务,客人有啥要求,因为是包房,又不可能固定一个单独的服务员,我总是随时都在外面巡视和听听,以便随时服务于他们。后来我在厨房了,请的两人又给我打不了下手,也不晓得如何去做好服务。
       我除了能讲的给她们讲以外,别无办法。因为没人打下手,买菜、配菜、炒料全都我一个人,一天到晚除了忙还是没空。年关那个月,营业额只有二万多点,除去费用,几乎没啥利润。当然我也没完全的埋头苦干,在分析各人的原因时,也在了解同行业的情况,比如我亲戚家开的店,十来年从未滑坡到这种地步,营业额连续几月下滑50%左右。结合我的店的情况,和建筑业群体消费下降有关,更和单位消费关联较大。以前消费是要开票的,现在没人提开发票了,以前有人请单位上的,现在即便有,也是一家大小来吃了。以前有开发商一月十几次的光临,年前人都不见了,更不说那些二包三包的,还有那些电梯建材的配套业务人员了。
        合伙人现在一直在成都,在单位发展还很不错。今年初五来我们家,几个一起长谈了很多,他建议我们走中低端的大众化市场,我老公回来专心经营,我辅助厨房的同时,把服务搞上去。他认为我们的硬件条件比别人好(仅同类别而言),夏天优势更大。另外凑点钱想办法把配送做起来,在作配送宣传时也作了店面的宣传,一举两得。同时还是请两个人,作好工作分配,上午或下午,按计划去作配送宣传,中午晚上回来吃饭同时做服务,工资稍高点都行,这样两不误,人力资源不浪费,宣传的费用又降低了。

        对合伙人的建议,我是极赞同的,以前他也说到,只是没经历过不知道配送宣传实质就是进一步扩大自己店面的声誉和影响,更进一步去做实店面.如果之前我们把店面的基础打得更牢,宣传更到位一点,也可能不会因为部份的消费群不来而受到那么大的影响。
  但不是所有善意的都会有人去听去做,我老公又一次出乎意料地要各人出去闯一翻天地。他朋友出资合伙到西安那边去开店,他执意要去,而且也没带一分钱走。没办法,连家人出面也无法制止。写到这儿时,我都愣住了,到现在我都好象没回过神儿来,咋就这样呢?仿佛一下子从云端到地上,那些美好的想法,紧张有序的计划,统统静止了。

       对于有的店来说,啊就是苦于技术,要依赖厨师,而厨师又不稳定,厨师是请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意不好跟他们没关系,只要自己到月领工资就是,而我担心我去做宣传外卖,他们做的产品不好,甚至出现不主动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的一切努力不就白费了吗?你内心的纠结与彷徨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打算还是得做宣传和外卖,至于厨师只有不断的寻找,总会遇到合适的,我跑外宣,外卖的客户资源是可以拥有的。
给点建议:
  1、你老公不管这边了我觉得你自己也有能力把厨房内部事物担起来。感觉你们是江湖菜类别,除了常规的菜品,可以增加一些特色菜品,以及季节性的:比如美娃、鳝段、小龙虾。只是举例,具体的你根据店的情况自己想;
  2、你去厨房了服务方面我估计也存在问题,可以考虑从店面提升一位有潜力的主管。如果现在不能胜任,其实可以花点钱让她去短期培训,让她觉得你重视她,她也会尽力去学;
  3、至于做配送,并不一定走中低端,不然和你实体店定位不相符。可以考虑目标瞄准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群。做精致一点。

       原本定在初九开门营业,因为在老公去和留问题上拖了几天,直到十六才开门营业。没有回旋时间,还是年前的原班人马。如果老公不走,我会请两个有销售能力的人去做配送市场,我相售只要宣传得当得法,会有人试试的,毕竟哪家都有人来客往,招待应酬的。
       今年的生意可能很多店都没体会过开门红的感觉,我们也是如此。加上我一个人无法顾及全盘,按合伙人的建议走,无论是资金还是人的培训,方案的执行各个方面我都落实不到位,心理上豆有N多种打算:转让?寻求合作?
  正月还没完,请的一位服务员说她要外出,让我另外再请个人。我决得也该我作出选择了。转让就等于放弃,不是一个较高的价格我真舍不得,看着那些被自己擦得铮亮的门窗桌椅,还有整齐规划的布局,我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家,象孩子一样爱着。放弃了,我又何去何从?

        尽管纠结,但我还是把店面挂到58同城和赶集网上去了。主题仍然是转让或合作。
  来看的人不少,毕竟是中高端的定位有一定的吸引力,无论环境硬件,还是布局,都打动过一些人。但焦点集中在二楼,位置不是大街面上。但我能感知得出的,大部份人的经营思路和我们不一样,在他们眼里,门面门面,要在大街上才算那种。还有就是今年各行业的不景气,也让大家筹踌不定,心里没底。
  合作的没有一个提及,就如前面有评论者说的:亲娘都可以翻脸,何况外人。我在想合作到底是什么,是合作协议?是几个条条框框?也许都不是。应该只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心,还有消除矛盾的一些举措。
        来看店出价的少,有出价的也压得很低,所以我一直很纠结。因为我们之前打下的底子,每月的收入还没有到入不敷出的地步。毕竟现在的大环境确实不好,我相信能生存下来豆有机会发展。我的顾客也有人知晓我情况的,他们的看法也有两种:—是坚持,但认为我太势单力薄。二是放弃,因为我太累了。说到累,我每天得五点多钟起床去帮我亲戚的面馆。自从把店面挂到网上之后,我们店豆只有两个人。又因为都是订餐,中午大部份情况都没客人,我亲戚面馆又缺人手(两个店不到两分钟距离),他叫我早上中午去帮他,晚上我回店来经营。所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都是两头跑。小面馆有做不完的事,我现在又是主力了,只要一坐下来休息会,豆有一种幸福感。我亲戚也叫我尽量把店面坚持下来,因为他看到那些新手接新店的,哪怕一个豆花饭馆,—个小面馆,沒有老顾客的支撑,生存起来同样恼火得很。
        我现在就是这样两边跑的状态,对于我老公,但愿他能改变自己,也希望他们开的店生意红火而长久。于我而言,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我还得继续。对于店面,视情况而定吧。
 
 
 从一开始我豆处于合作的状态,我能体会的是合作者弥补了我们的不足,就象之前有人说过:功劳最大的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因为一个事业的成功取决于思路和头脑,而不是资金和其它。

经过那么些天,那么多人的劝解和说理,我不再纠结了。对于家庭,我得担当起来,至少我得考虑娃儿和我的将来,对于店面我还是会继续。我们的房租虽然是半年一缴,但每月只有2500元,以现在的情况来说,还不至于亏损。如果能有合作的,反正店是现成的,老顾客也有,只要能把外卖配送做起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我认为还是比另开一个新店要稳妥些。

我之前介绍了店面的投资情况,因为以前是办公的,装修上花的钱并不多,主要在于改造和设备投资上。来看店的人压价太凶,横下心一想,还不如留下各人经营,或者找人合作,哪怕同样的价格,最起码我们还有希望。

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加上选址错误的先天性缺陷导致的现在这种局面,其实你老公只是败家,并不是导致经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只是你下意识的把这一切归咎于他而已了。实际上这个店从一开始就基本没怎么赚钱,只是现金流让你觉得好像是赚钱了,4个人每月盈利2万,每人平均5千也就每个人的人工成本稍微略有些盈利,但这还没算投入的那13万的折旧。其实你自己也很清楚现在很难有一个生意能做几年的,包括餐饮,节奏现在也都变化的很快,几年前流行火锅到处都是火锅店,流行韩国烧烤到处又都是烧烤,小龙虾,石锅鱼,淮南菜,私房菜,网络外卖……一波接着一波,速度也越来越快,每一波都有大批的跟随着倒闭关门,如果没有自己的特别的特色生存下来也越来越难,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公款吃喝的单子,大家伙朋友也都很有激情去拉单,接单,盈利也就在情理中了。至于选址毫无疑问绝对是一个主要原因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就这么说吧,花同样的精力二楼和一楼永远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所以根本不用质疑,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选址,选址,选址,重要的话说三遍,绝对的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